首页>> 古诗文>> 赋得退之画像原文 诗词名句

赋得退之画像

作者: 黄庶朝代: 宋代

赋得退之画像原文

功名已写后世耳,身入人间图画看。
叹息浮图满天下,犹疑怒发尚冲冠。

诗词问答

问:赋得退之画像的作者是谁?答:黄庶
问:赋得退之画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庶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庶名句大全

黄庶赋得退之画像书法欣赏

黄庶赋得退之画像书法作品欣赏
赋得退之画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世耳

世俗之耳。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二:“世耳不欲闻, 子期 今则亡。”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浮图

(1) 梵语音译,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指佛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犹疑

见“犹豫”

怒发

勃发。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

冲冠

谓头发上指把帽子冲起。形容极为愤怒。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玡城》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衝冠。怀纪 燕山 石,思开九谷丸。” 隋炀帝 《白马篇》:“衝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谋臣为之切齿,壮士为之衝冠。” 黄节 《宴集桃李花下》诗:“丈夫拊髀惊,衝冠裂目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绍昙,朝代: 宋代
    柏板门槌伎俩穷,人前偏要辱宗风。驴鸣狗吠成狼籍,瞒得梁王屈宝公。
  • 作者: 胡仲弓,朝代: 宋代
    独坐过湖船,凉生欲暮天。鸥眠汀草乱,鱼跃浪花圆。足迹烟霞外,今声风月边。万缘无所欠,只欠买山钱。
  • 作者: 张咏,朝代: 宋代
    楚王不识圣人风,纵有英贤声少通。可惜灵均好才术,一身空死乱离中。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月下百年缘,天上双星样。九秩齐开自是稀,清健那堪两。红叶景翻新, * 香宜晚。笑拥眉开祝寿声,满劝鸳鸯盏。
  • 作者: 李大同,朝代: 宋代
    法持三尺弼皇尧,盛德英风满市朝。千里关山思召伯,十年海内生皋陶。遨游上界星辰近,出入中天雨露饶。何用烧灯歌法活,只须洗耳听鸣韶。
  • 作者: 张至龙,朝代: 宋代
    日夜江水流,不海水不止。孰谓流去者,不是海中水。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兴安乐石响於桐,作阮犹堪继仲容。茂苑乐閒真好事,为君添起晋玲珑。
  • 作者: 张九龄,朝代: 唐代
    标签: 咏物写鸟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 作者: 徐之才,朝代: 唐代
    踟蹰下山妇,共申别离久。为问织缣人,何必长相守。
  • 作者: 杜安世,朝代: 宋代
    标签: 婉约音乐伤怀

    尊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