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原文 诗词名句

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原文

晚花吹酒送行人,迢递风烟上七闽。
江海身孤虽恋阙,豺狼路静不埋轮。
阳林撷露茶腴早,侧树烘霞荔子新。
毛竹乾鱼仙祀古,请君寻遍武夷春。

诗词问答

问: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名句大全

宋祁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书法欣赏

宋祁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书法作品欣赏
送张司勋福建转运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送行

(1) 送人启程远行

到机场送行

(2) 饯行

设宴为他送行

迢递

亦作“ 迢遰 ”。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递 ”。1.遥远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指 苍梧 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递,更和那风雨瀟疎。” 明 何景明 《辰溪县》诗:“蛮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 清 孙枝蔚 《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诗:“水程迢逓日将晡,风伯颠狂雨又俱。”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三:“三步復五步,京市亦迢遰。” 王统照 《牧羊儿》诗:“故乡迢递。”

(2).指思虑悠远。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詗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望上林何日得双栖,心迢递。”

(3).高峻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三:“迢递 槐江岭 ,是为 玄圃 丘。”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南朝 梁 王锡 《宿山寺赋》:“延层轩之迢逓,属广廡之踟蹰。” 宋 司马光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山椒迢遰峻无极,行挽枯藤蹋危石。” 苏曼殊 《无题》诗之二:“寄语 * 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4).曲折貌。《陈书·江总传》:“喜园迢遰,乐树扶疎。” 元 杨载 《诗法家数·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要铺敍,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软腐。”

(5).婉转貌。 宋 丘崈 《夜行船·越上作》词:“恣乐追凉日暮,簫鼓月明人去,犹有清歌迢逓,声在芰荷深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一人奏繁华令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

(6).连绵不绝貌。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逓,翠华葳蕤。” 唐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诗:“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山围草木翠烟平,迢遰新城接旧城。”

(7).时间久长貌。 唐 韦应物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南馆》诗:“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唐 元稹 《古决绝词》之三:“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彻。有此迢递期,不如死生别!”

见“ 迢递 ”。

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七闽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苏曼殊 《本事诗》之三:“ 丹顿 拜伦 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 宋 苏轼 《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为退隐。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中丞闻琴》:“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宋 苏轼 《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归歟之叹。”

(4).泛指四方各地。《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会 。”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苏,干戈暂止。”

恋阙

留恋宫阙。旧时用以比喻心不忘君。 唐 杜甫 《散愁》诗之二:“恋闕丹心破,霑衣皓首啼。” 唐 韩愈 《次邓州界》诗:“ 潮阳 南去倍 长沙 ,恋闕那堪更忆家。”《镜花缘》第六八回:“况臣自到天朝,业经两载,私製金甌之颂,幸依玉烛之光,食德饮和,感恩恋闕。”

豺狼

(1) 豺和狼

(2) 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埋轮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 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埋轮拗鏃 周 千亩,蔓草枯杨 汉 二京。”

(2). 东汉 顺帝 时,大将军 梁冀 专权,朝 * 败。 汉安 元年(公元142年)选派 张纲 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 纲 独埋其车轮于 洛阳 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 梁冀 ,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后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亦作“ 埋车 ”。《旧唐书·毕构传》:“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分歧》:“恩沾九霄,荣齐六曹,埋轮自有 张纲 操。”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念臣等啊,埋轮亲矢,愿从君侧除奸宄。”

(3).比喻月落。轮,喻月。 唐 唐彦谦 《七夕》诗:“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轮。”

(4).比喻停留。 明 高启 《<独庵集>序》:“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

阳林

(1).生在山南的林木。《文选·左思<招隐诗>之一》:“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阳木生於山南也。’”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惠风佇芳於阳林,醴泉涌溜於阴渠。” 唐 皎然 《读<张曲江集>》诗:“春杼弄緗綺,阳林敷玉英。”

(2).古地名。《文选·曹植<洛神赋>》:“容与乎 阳林 ,流眄乎 洛川 。” 李善 注:“ 阳林 ,一作 杨林 ,地名。生多杨,因名之。”

荔子

荔枝树的果实。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又致酒麵、海物、荔子等。僕岂以口腹之故千里劳人哉!” 清 金农 《咏频婆果》之二:“翻恨 炎州 鲜荔子,秪目风露不同生。”

毛竹

竹的一种,又叫南竹。通常高达二三丈,节间的距离较短。它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真宗,朝代: 宋代
    要栈在户,金奉在庭。笾豆有践,黍稷非声。平尽蠲洁,诚通杳冥。言旋风驷,祚我修龄。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松楸接神路,历久郁葱苍。

    忌甫过正月,岁惊逾六霜。

    心摧含檗味,泪洒共椒浆。

    礼蒇仍还去,不堪回首望。

  • 作者: 李益,朝代: 唐代
    生长边城旁,出身事弓马。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 作者: 元好问,朝代: 金代
    形神自相语,咄诺汝来前。天公生汝何意,宁独有畸偏。万事粗疏潦倒,半世栖迟零落,甘受众人怜。许汜卧床下,赵壹倚门边。五车书,都不博,一囊钱。长安自古歧路,难似上青天。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平地有神仙。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
  • 作者: 朱南杰,朝代: 宋代
    凭虎蝃蝀逼人寒,中有危亭百尺宽。天接水腰呈绝景,风回帆脚涨狂澜。半稿落日吟将就,一抹晴烟画亦难。不是酒杯今日窄,直须邀月上栏干。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北别泰山麓,西临阙里程。

    言将脩释奠,久以阔瞻诚。

    顿宿循而驻,书斋洁且清。

    髫龄读论语,所愧是躬行。

  • 作者: 释如珙,朝代: 宋代
    闻声不见形,撼树却惺惺。体用何须论,归家落日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裁锦裁锦可喻政,学而后入斯为正。

    子皮信进贤,侨也善譬是以能为郑。

    呜呼为量不宏者,可以倾耳听。

  • 作者: 何吾驺,朝代: 明代

    閒开脩竹社,折简过论文。

    含意霏沆露,摛词下彩云。

    一行弹别柱,满坐怅离群。

    待寄南来雁,秋声使尔闻。

  • 作者: 晏几道,朝代: 宋代
    标签: 写人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香看未真。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