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赠华阴隐者原文 诗词名句

赠华阴隐者

作者: 方干朝代: 唐代

赠华阴隐者原文

少微夜夜当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
花月旧应看浴鹤,松萝本自伴删书。
素琴醉去经宵枕,衰发寒来向日梳。
故国多年归未遂,因逢此地忆吾庐。

诗词问答

问:赠华阴隐者的作者是谁?答:方干
问:赠华阴隐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华阴隐者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方干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干名句大全

方干赠华阴隐者书法欣赏

方干赠华阴隐者书法作品欣赏
赠华阴隐者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50-40

参考注释

少微

(1).微贱。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

(2).稍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农妇》:“腹少微痛,想孽障欲离身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应酬已毕,少微歇息,吃些东西。”

(1).星座名。共四星,在太微垣西南。《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 张守节 正义:“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处士也;第二星,议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士大夫也。占以明大黄润,则贤士举;不明,反是;月、五星犯守,处士忧,宰相易也。”按,五,当从《汉书·天文志》作“四”。《晋书·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

(2).称处士。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唐 牟融 《送沉翔》诗:“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 清 龚自珍 《夜坐》诗:“塞上似腾奇女气, 江 东久霣少微星。”

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仙掌

(1). 汉武帝 为求仙,在 建章宫 神明台 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唐 杜牧 《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 灯暗数声来。”参阅《三辅黄图·建章宫》。

(2). 华山 仙人掌峰 的省称。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 仙掌 。” 明 何景明 《华州作柬桑汝公》诗:“乘兴欲攀 仙掌 去。”参见“ 仙人掌 ”。

(3). 唐 代一度改 华州 为 仙掌 ,后遂称 华州 及 华阴县 为 仙掌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华州》:“﹝ 华阴县 ﹞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寻復旧名。” 唐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诗:“自无 仙掌 分,非是圣心偏。”原注:“去年曾梦除 华州 刺史。” 唐 无可 《寄华州马戴》诗:“水寒 仙掌 路,山远 华阳 人。”

(4).地名。即仙人掌。 清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 仙掌 路,何人为弔 柳屯田 。”详“ 仙人掌 ”。

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花月

(1).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一:“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唐 贾至 《送王道士还京》诗:“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 瀟 湘 。” 清 吴伟业 《阆州行》:“ 扬州 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2).指美好的时光。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好教我出於无奈,泼前程只办的好栽排,想着这半生花月,知他是几处楼臺。”

松萝

亦作“ 松罗 ”。1.即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於松上” 毛 传:“女萝、兔丝,松萝也。” 唐 黄滔 《敷水卢校书》诗:“宅带松萝僻,日唯猿鸟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松萝》:“松萝能平肝邪、去寒热,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

(2).借指山林。 唐 王维 《别辋川别业》诗:“依迟动车马,惆悵出松罗。” 唐 孟郊 《擢第后东归书怀》诗:“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萝者,迫实用也。”

(3).茶名。因产于 安徽省 歙县 松萝山 ,故名。 明 许次纾 《茶疏·产茶》:“若 歙 之松罗, 吴 之虎邱, 钱唐 之龙井,香气穰郁,并可雁行。”

本自

本来就,一向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气,殊自轻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 孟郊 《婵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删书

孔子 删订《尚书》之说。据《尚书璿玑钤》称: 孔子 得 黄帝 玄孙 帝魁 之《书》,至 秦穆公 为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又据《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纬》云: 孔子 得 帝魁 之《书》三千三百三十篇,删定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汉 之 刘歆 、 班固 、 扬雄 , 唐 之 孔颖达 等均尊信 孔子 删《书》之说,以为《尚书》源于古代史官,经 孔子 删次成书。但此说后世多有疑议,认为《书纬》及 司马贞 所引《尚书纬》之说不足据。 宋 林之奇 《尚书集解》称“此说不然”。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书序》更引 孙宣侗 之说,谓:“不但《书序》可疑,并百篇之名,亦未可信矣。”

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礼记·丧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晋书·隐逸传·陶潜》:“﹝ 陶潜 ﹞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五:“安识紫霞客,瑶臺鸣素琴。”

向日

(1) 往日;从前

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玉娇梨》

(2) 朝着太阳;面对太阳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多年

谓岁月长久。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未遂

没有达到;没有实现

政变未遂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师睪,朝代: 宋代
    南枝飞影到横窗,点点凌寒学弄妆。玉色不亲红粉镜,冰肌宜褪绿罗裳。向人骄小春先动,越样尖新夜更香。不为此花排日醉,广平真是铁心肠。
  • 作者: 王企埥,朝代: 清代

    家近毛公里,人推太白才。

    凤毛腾相府,骏价重燕台。

    逸致书连架,闲情酒满杯。

    天涯云树隔,两地共徘徊。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得得来寻真歇兄,孤舟扬檝顺潮行。重联断雁云中字,远赴閒鸥沙上盟。新味清油燣紫菜,古方淳蜜渍黄菁。海山只个供盘箸,一段家风不世情。
  • 作者: 吴当,朝代: 元代

    归舟日日向南风,积雨初收浪拍空。

    梦入龙冈清暑地,夜凉万斛水晶宫。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苍然莫色映楼台,江市游人夜未回。何处酒仙无一事,肩舆鼾睡过桥来。
  • 作者: 石宝,朝代: 明代

    结发事奇谋,年徂志弥远。

    虽蒙簪绂荣,抱病日长偃。

    兴到偶翻阅,吟哦不终卷。

    古来忠与邪,往往激褊浅。

    长城能自坏,元恶畴克殄。

    所以乐道人,但欲脱轩冕。

    境大意自舒,身安虑长鲜。

    此理本分明,不用更辗转。

  • 作者: 张九成,朝代: 宋代
    虬须英武喧天渊,当时功臣画凌烟。汉家骁骑才三万,北攻稽落事燕然。勋名鼎鼎磨星斗,百年衰落归黄泉。人间万事都如梦,不如挂冠神武寻山川。我昔曾登会稽顶,逍遥疑在羲皇前。下观涛江卷飞雪,旁看秦望森摩天。祖龙定是同鲍臭,鸱夷却得携妖妍。悠然会意不复出,倚锄便欲耕春田。君不见渊明归去传图画。伯时妙手垂千年。我藏东绢今拂拭,正欲写此春江浩渺山连娟。更要元龙湖海士,百尺楼中相对眠。玉京蓬岛置勿问,人间今是地行仙。岷江寥寥三峡远,此心欲往知何缘。烦君断取来方丈,径入东坡叠嶂篇。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 作者: 李端,朝代: 唐代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瓦重棕轻人所知,结棕代瓦实相宜。

    团团笠子合谁戴,杜老当年入李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