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韵梁教章宰喜雪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梁教章宰喜雪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次韵梁教章宰喜雪原文

穷腊缺膏润,何异客病渴。
龙伯供雪事,落势不受遏。
缤纷一再余,旋报焦卷活。
去年痛无年,回首气尚夺。
流亡何纷纷,哀诉良聒聒。
为民倒陈红,拟效叫阍谒。
绣衣肉骨手,在帚扫妖孽。
贷金今可偿,复许岁再阅。
秦越作肥瘠,德人终不屑。
协气非挽回,何以救方割。
想闻三白讯,把酒颜为说。
嗣岁屈指计,老农聚头说。
团栾饱饼饦,市鬻追时节。
忍思狼狈初,草木茹根叶。
苦乐倚伏间,此耻幸一雪。

诗词问答

问:次韵梁教章宰喜雪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韵梁教章宰喜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穷腊

古代农历十二月腊祭百神之日。后以指农历年底。 唐 杨凌 《锺陵雪夜酬友人》诗:“穷腊催年急,阳春怯和歌。”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时方穷腊,坐上有 北京 压沙梨,冰冻不可食。” 元 戴良 《岁暮偶题》诗:“寒天催日短,穷腊逼年更。”

膏润

(1).指使草木滋润生长的雨露和养料。亦借喻对人的恩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 宋 苏辙 《寒食赠游压沙诸君》诗:“微风细雨膏润足,枝头万万排明珠。”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夫埽除之猥,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为膏润。”

(2).含水分多,不干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栽竹﹞暑月尤宜,盖土膏润而雨泽多也。” 郑振铎 《劫中得书记·读书志》:“饭后微雨,地膏润若暮春时节。”

(1).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施以恩惠。《诗·小雅·黍苗序》:“黍苗,刺 幽王 也,不能膏润天下。” 郑玄 笺:“膏润者,以君之恩惠及下,似雨泽之润於物。然水之润物,又似脂膏,故言膏润也。”《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隋书·音乐志上》:“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礼意风猷,乐情膏润。” 唐 柳宗元 《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太阳既昇,煦育资始,霈泽斯降,膏润无遗。”

(2).使润泽。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復问须油安用?曰:‘吾遍体创裂,藉此膏润,则痛少差耳。’”

何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 * 。”

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龙伯

(1).指 龙伯国 的巨人。 唐 张说 《入海》诗之二:“ 龙伯 如人类,一钓两鼇连。”《三国演义》第四六回:“至若 龙伯 、 海若 、 江妃 、 水母 ,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咸集而有。”

(2).喻指渔者。 唐 李白 《大猎赋》:“龙伯钓其灵鼇, 任公 获其巨鱼。” 清 赵翼 《晚泊》诗:“远火晚廻龙伯驾,荒芦寒打雁奴更。”参见“ 龙伯国 ”。

缤纷

繁多而杂乱

五彩缤纷

色彩缤纷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焦卷

(1).枯萎,卷缩。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顷者炎旱,日更增甚,沙砾销鑠,草木焦卷。” 唐 王维 《苦热》诗:“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天无行云野赬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2).指枯萎的庄稼、草木。 唐 杜甫 《雨》诗:“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金 元好问 《乙酉六月十一日雨》诗:“元气淋漓中,焦卷意已回。”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无年

(1).饥荒之年。《周礼·地官·均人》:“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息饗报嘉岁,通急戒无年。” 吕向 注:“无年,饥年也。”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 关陕 无年,未宜轻动。”

(2).无年寿,寿命不长。《宋书·谢庄传》:“家世无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二,亡祖四十七。”《南史·萧晔传》:“﹝ 曄 ﹞初封 安陆侯 。 憺 特所钟爱,常目送之曰:‘吾所深忧。’左右问其故,答曰:‘其过俊发,恐必无年。’” 明 李贽 《与焦弱侯太史》书:“昨閲《近谿子集》,深嘆此老日进一日,脱化如此。故知人不可以无年也决矣。”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气尚

(1).风尚,气节。《魏书·成淹传》:“ 淹 好文学,有气尚。”《北史·甄琛传》:“ 纂 颇涉经史,雅有气尚,交结胜流。”

(2).指气度。

流亡

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流落逃亡在外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哀诉

悲伤地诉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耳。” 唐 杜甫 《瘦马行》:“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提琴的柔和的略带一点哀诉的调子在空中飘荡。”

聒聒

(1).多言喧扰貌。引申有愚而拒善自用之意。《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孔 传:“聒聒,无知之貌。” 陆德明 释文:“ 马 及《説文》皆云拒善自用之意。” 明 唐寅 《醉时歌》:“几番死兮几番活,大梦无凭閒聒聒;都是自家心念生,无念无生即解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路上又遇一失路人,再三求住,聒聒不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言天然,则禘祫海藻,享祧蝯蜼,六洲之氓,五色之种,谁非出於一本?而何必为是聒聒者邪?”

(2).象声词。 唐 皇甫冉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流聒聒兮湍与瀨,草青青兮春更秋。” 宋 欧阳修 《归田四时乐春夏》诗之一:“鸣鳩聒聒屋上啄,布穀翩翩桑下飞。”《西游记》第十三回:“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 康濯 《东方红》第十二章五:“人丛中爆发出了聒聒不停的掌声。整个会场接着更喧腾的宛如烧起了大火。”

(3).即聒聒儿。 明 袁宏道 《畜促织》:“又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师人谓之聒聒,亦捕养之。南人谓之纺线娘。”参见“ 聒聒儿 ”。

陈红

《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 颜师古 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后因以“陈红”指陈年的谷类。 宋 程俱 《和翁秘监彦深喜》:“即看新緑归千亩,还见陈红积九年。”

拟效

仿效。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 秦 汉 事神,歌工所奏,隶之乐府,辞调殊异,遂相拟效,即称乐府。”

叫阍

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叫閽”。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昭代将垂老,途穷乃叫閽。”《旧唐书·王廷凑传论》:“茫茫黔首,於何叫閽?”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披腹叫閽,变岂虚来。” 李光 《感事寄秋叶》诗:“駡座人惟赢一死,叫閽客亦悮三生。”

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南史·崔祖思传》:“ 东阿 妇以绣衣赐死, 王景兴 以折米见誚。” 元 萨都剌 《鹦鹉曲》:“ 双成 小立各宫样,绣衣乌帽 高将军 。”

(2).见“ 绣衣直指 ”。

肉骨

使白骨再生肌肉。比喻受人深恩。《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 申叔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杜预 注:“已死復生,白骨更肉。” 宋 欧阳修 《代辞胥学士启》:“永怀肉骨之私,寧止捐躯之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信勇公》:“且天朝已擒我,不即诛復释还,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妖孽

(1) 古时指怪异反常的事物

(2) 比喻 * 的人

驱百万之师扫四方之妖孽。——《三国志平话》

秦越

春秋时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后比喻两方疏远

这公子赋性慷慨,原不是秦越肥瘠,不肯引手一救之人。——《歧路灯》

肥瘠

(1).亦作“ 肥膌 ”。谓肥瘦。《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管子·问》:“时简稽帅牛马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 唐 韩愈 《杂说》:“善医者,不视人之肥瘠,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 宋 黄庭坚 《书吴无至笔》:“使学书人试提笔去纸数寸,书当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

(2).亦作“ 肥塉 ”。指土地的肥沃和硗薄。《书·禹贡》“厥田惟中中” 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兴起稻田数千顷,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旧唐书·职官志二》:“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园宅之地亦如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地有肥瘠,能者择焉。” 王西彦 《乡下朋友》:“主人依然兴致高旺地为客人解释着这和那,说明着田水的灌注,泥土的肥瘠和秕稂的剔拔。”

(3).特指字的形体复杂和简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 周振甫 注:“单复,指字的笔划少和多,构成字的瘠和肥。”

德人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汉 贾谊 《鵩鸟赋》:“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宋 秦观 《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诗稿属序。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

(2). 明 代初期对高级官员母、妻的封号。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洪武 八年, 宋濂 官礼部侍郎,封 濂 母 陈氏 、妻 贾氏 为德人。见誥命。后无‘德人’之称。”

不屑

(1)

认为不值得

轻之而不屑问焉。——清·刘开《问说》

(2)

形容轻视

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协气

和气。《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协气横流,武节猋逝。” 李善 注:“协气,和气也。” 宋 陆游 《天申节贺表》:“协气熏为太平,华夷衔莫报之德。”《宋史·乐志八》:“灵光下烛,协气斯陈。”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湻化浹虫蛾,协气蒸舆盖。”

挽回

扭转不利局面

挽回败局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方割

(1).普遍为害。《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孙星衍 疏:“是方割为溥害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家大人曰:‘方皆读为旁,旁之言溥也,徧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十:“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

(2).指普遍的祸害。 唐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诗:“天子咨四岳,佇公济方割。”

想闻

想望,仰慕。《汉书·霍光传》:“﹝ 霍光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宋 苏轼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 。”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 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 明 唐寅 《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 《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 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 贡父 问三白。答曰:‘一撮盐,一楪萝卜,一盌饭,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吴兴 造者,胜於 金昌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其中矫矫独出者,则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黄极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参见“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

(5).同“ 三白法 ”。《高僧传·遗身·元慧》:“何谓三白?通曰:事理二种,一白饭、白水、白盐事也;二身不遍触、口诵真经、意不妄缘,此三明白非黑业也。”

酒颜

酒后的容颜。 清 孙枝蔚 《同友陪吴园次登多景楼》诗:“潮头日午添帆影,楼角风微散酒颜。” 清 顾图河 《息交》诗:“君子如春风,可爱不可竭;小人如酒颜,但得暂时热。”

嗣岁

《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 毛 传:“兴来岁,继往岁也。” 郑玄 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 宋 苏轼 《杭州祷观音祈晴文》:“永惟嗣岁之忧,将有流离之惧。” 宋 苏辙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之一:“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屈指

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聚头

聚首;会面;人碰在一起

不是冤家不聚头

团栾

(1).犹檀栾。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澹瀲结寒姿,团欒润霜质。”

(2).圆貌。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值月团欒。”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欒月?”

(3).指圆月。 宋 林逋 《又咏小梅》诗:“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4).借指月光。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回文五》词:“月也异当时,团欒照鬢丝。”

(5).团聚。 唐 孟郊 《惜苦》诗:“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欒。” 元 张养浩 《普天乐》曲:“山妻稚子,团欒笑语,其乐无涯。” 明 王韦 《玉漏迟》词:“缅想此日家园,正儿女团欒。”

(6).环绕貌。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见寄》:“有情碧嶂团欒绕,无数朱楼縹緲临。”

(7).团子。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诗:“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团欒﹞,糰子。”

市鬻

在市上出售。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诗:“自陈剪髻鬟,市鬻充杯酒。”《宋史·食货志下八》:“行者齎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约如此。”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狼狈

(1).二兽名。狈是传说中一种似狼的野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絶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如‘自朱耶之狼狈,致赤子之流离’,不唯赤对朱,耶对子,兼狼狈、流离,乃兽名对鸟名……如此之类,皆为假对。”

(2).喻指恶人。 唐 舒元舆 《坊州按狱》诗:“门墙见狼狈,案牘闻腥臊。”

(3).喻艰难窘迫。《后汉书·任光传》:“ 更始 二年春, 世祖 自 蓟 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 信都 独为 汉 拒 邯郸 ,即驰赴之。”《三国志·蜀志·马超传》:“ 康 故吏民 杨阜 、 姜敍 、 梁宽 、 赵衢 等,合谋击 超 ……﹝ 超 ﹞进退狼狈,乃奔 汉中 依 张鲁 。” 晋 李密 《陈情表》:“臣欲奉詔奔驰,则 刘 病日篤;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三国演义》第三一回:“ 绍 口吐鲜血不止,嘆曰:‘吾自歷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他现在感到自己出马过早,使得处境狼狈,进退不得。”

(4).急速,急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周伯仁 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 刁玄亮 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明旦,报 仲智 , 仲智 狼狈来。始入户, 刁 下牀对之大泣,説 伯仁 昨危急之状。”《宋书·后妃传·文帝袁皇后》:“初,后生 劭 ,自详视之,驰白 太祖 :‘此儿形貌异常,必破国亡家,不可举。’便欲杀之。 太祖 狼狈至后殿户外,手拨幔禁之,乃止。”《隋书·李密传》:“ 世充 夜潜济师,詰朝而阵, 密 方觉之,狼狈出战,於是败绩。” 宋 司马光 《尚书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少时家贫,有衣一笥,夜遗火,比家人觉,狼狈救之,笥衣已尽。”

(5).喻互相勾结。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漕弊》:“﹝盐漕﹞浮收之原由于旗丁之索加帮费……卫官在 淮 ,奉法惟谨,不率则漕督褫其章服而扑之;及到 江 南,挑米色,促兑期,互为狼狈,又旗丁之羽翼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绅士为平民之公敌》:“盖政府既利用彼,彼又利用政府,同恶相济。而又别有彼所利用之人……彼欲为最有权力之绅士,必先利用此两种人,夫然后上可以狼狈政府,假公济私,下可以把持社会,淆黑乱白。”

(6).喻互相配合。 梁启超 《论俄罗斯虚无党》:“虚无党之筹款,亦固有术;大率由募集而得者十之一二,由强取而得者十之八九……此等手段,必与 * 手段相狼狈,而非泛泛然以口舌煽 * 者所能有也。”

(7).犹竭力。《南史·刘歊传》:“奉母兄以孝悌称,寝食不离左右。母意有所须,口未及言, 歊 已先知,手自营办,狼狈供奉。”《英烈传》第十一回:“却説 滁阳王 未及半月,偶因惊疑成疾, 太祖 日视汤药,十分狼狈。”

(8).困顿疲惫貌。《 * 词话》第二六回:“可怜这 来旺儿 ,在监中监了半月光景,没钱使用,弄的身体狼狈,衣服蓝缕,没处投奔。”《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説孽龙精既出其井,仍变为 慎郎 ,入于 贾使君 府中。使君见其身体狼狈,举家大惊,问其缘故。”《说唐》第五五回:“﹝ 盖世雄 ﹞被 秦叔宝 打了一鐧,背上又痛,身子又十分狼狈……这番一放倒,就睡着了。”

(9).破敝不整貌。《西游记》第三八回:“彩画雕栏狼狈,宝妆亭阁攲歪。”

(10).指邋遢。 沉从文 《大小阮》:“他见 小阮 衣着显得有点狼狈,就问 小阮 到了 北京 多久,住在什么地方。” 老舍 《骆驼祥子》三:“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虽然是那么破烂狼狈,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确是还活着呢。”

(11).犹尴尬。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新人交拜的时候,几个伴娘扶着新郎跪起,形相略带狼狈,象醉人跌交似地。” 沙汀 《祖父的故事·三斗小麦》:“她们一时被他的反话弄得狼狈起来。”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四:“ 黎伥 被骂得狗血喷头,有口难言;含垢忍辱,蜡黄着脸,狼狈地离开宴席。”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根叶

(1).植物的根与叶。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蕖,亦曰泽芝。”

(2).喻事事物的各个方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倚伏

依存隐伏

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歌罢海西流。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中兴尚有名臣子,江表能馀正始音。拟赞经纶须老手,更分符竹此何心。麒麟阁上风云旧,烟雨楼前山水深。世事由来偶然耳,公馀端不废清吟。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白发萧然海上村,犹能草草置清樽。今年项里杨梅熟,绿李来禽不足言。
  • 作者: 释妙伦,朝代: 宋代
    明珠璨璨对人倾,是甚多年鱼眼睛。抛撒满前收不上,粪箕埽箒乱纵横。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谢病归来,便文殊相问,懒下禅床。雀罗晨有剥啄,颠倒衣裳。袖中贽卷,原夫辈、安敢争强。若不是,子期苗裔,也应通谱元常。村叟鸡鸣籁动,更休烦箫管,自协宫商。酒边唤回柳七,压倒秦郎。一觞一咏,老尚书、闲杀何妨。烦问讯,雪洲健否,别来莫有新腔。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祭罢回銮路转西,趯台仲月晓寒凄。

    池馀冰雪春犹浅,架列诗书古与稽。

    向以问安过翠跸,兹因进讲驻彤闺。

    偷閒偶此寻芳景,却是韶光尚有徯。

  • 作者: 韩元吉,朝代: 宋代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翰理。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风尘三十载,碌碌类余子。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邕。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俗事常妨把一杯,等闲开过小园梅。自伤惟有寻春梦,百舌无情又唤回。
  • 作者: 王珪,朝代: 唐代
    东风吹画省,衰病若为情。自惜春将过,相逢老已惊。夜愁聊把酒,早梦忽闻莺。犹喜年来事,门前桃李生。
  • 作者: 康与之,朝代: 宋代
    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