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行香子原文 诗词名句

行香子

作者: 高登朝代: 宋代

行香子原文

瘴气如云。
暑气如焚。
病轻时、也是十分。
沈疴恼客,罪罟萦人。
叹槛中猿,笼中鸟,辙中鳞。
休负文章,休说经纶。
得生还、已早因循。
菱花照影,筇竹随身。
奈沈郎尩,潘郎老,阮郎贫。

诗词问答

问:行香子的作者是谁?答:高登
问:行香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行香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高登的名句有哪些?答:高登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瘴气

指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间湿热蒸发能致病之气。《后汉书·南蛮传》:“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 南朝 宋 鲍照 《苦热行》:“瘴气昼熏体,菵露夜霑衣。” 公刘 《太阳的家乡》:“邻家有个孩子病了,显然是因为衣衫单薄,营养不良等外因诱发的疟疾,人们却议论纷纷,说他一定是遇到瘴气了。”

如云

(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

(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暑气

盛夏的热气

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沈疴

亦作“ 沉痾 ”。亦作“沉痾”。重病;久治不愈的病。 南朝 宋 鲍照 《自砺山东望震泽》诗:“以此藉沉痾,栖迹别人羣。” 唐 权德舆 《卧病喜惠上人李炼师茅处士见访以赠》诗:“沉疴结繁虑,卧见书窗曙。”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书》之八:“弥年沉痾,无一日强健。” 清 龚玉晨 《紫姬小传》:“矧余沉疴委顿十餘年,需人娱侍,得此贤孝之媛,而復失之。” 庐隐 《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我的姑妈在 杭州 住,我打算到她家去,或者能借天然的美景,疗治我的沉疴。”

罪罟

《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按,罪、罟皆为网,然 郑玄 笺曰:“我诚思归,畏此刑罪罗网我,故不敢归尔。”直以罪为刑罪。后人遂宗其说,释为罪网。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四:“因缘罣罪罟,未许即潜伏。”《明史·田大益传》:“矿税不撤,而羣小犹恣横,閭阎犹朘削,则百工之展布实难,而罪罟之罗织必众。”

笼中鸟

比喻受困而丧失自由的人。

负文

(1).背负《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 孔 传:“天与 禹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明 海瑞 《治安疏》:“ 禹 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於背,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参见“ 负图 ”。

(2).指写作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赞曰:伟矣前修,学坚才饱,负文餘力,飞靡弄巧。”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生还

从危险的遭遇中活着返回

无一生还

因循

(1) 沿袭按老办法做事

因循守旧

(2) 迟延拖拉

因循坐误

(3) 轻率;随便

苟或因循,何由体悟。——《五灯会元》

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筇竹

(1).竹名。因高节实中,常用以为手杖,为杖中珍品。 晋 戴凯之 《竹谱》:“筇竹高节实中,为杖之极。《广志》云山 南广 邛都县 。”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筇竹笋长椒瘴起,荔支花发杜鹃鸣。”

(2).手杖。 宋 陆游 《出游》诗:“来往人间不计年,一枝筇竹雪垂肩。” 元 善住 《次韵山村先生》之二:“待得笙歌城郭去,苧袍竹筇自閒行。” 明 高启 《偃松行》:“ 葛陂 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覊?”

随身

带在身边;跟在身旁

随身携带

沈郎

(1).指 南朝 梁 沉约 。亦借指腰肢瘦损之义。 南唐 李璟 《浣溪沙》词之三:“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沉郎 多病不胜衣。”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酒杯千古思 陶令 ,腰带三围恨 沉郎 。” 清 孙枝蔚 《同邓孝威饮钱山铭广文斋中》诗:“ 沉郎 初病起, 郑老 况官贫。”参见“ 沉腰 ”。

(2).指 晋 沉充 。参见“ 沉郎钱 ”。

潘郎

指 晋 潘岳 。 岳 少时美容止,故称。 南朝 陈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 潘郎 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宋 史达祖 《夜行船》词:“白髮 潘郎 宽 沉 带,怕看山,忆他眉黛。”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一折:“ 河阳 城里鬭丰神,好映 潘郎 彩色新。” 宁太一 《秋兴四迭前韵》之二:“ 潘郎 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后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 前蜀 韦庄 《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 潘郎 。”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穠李夭桃,是旧日 潘郎 ,亲试春艷。”参见“ 潘安 ”。

阮郎

(1). 汉明帝 永平 五年, 会稽郡 剡县 刘晨 、 阮肇 共入 天台山 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阮郎 本指 阮肇 。后亦借指与丽人结缘之男子。 唐 刘长卿 《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诗:“应向 桃源 里,教他唤 阮郎 。”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难摆脱情魔障,肯向人间魅 阮郎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 阮郎 归,买宅 桃叶 春水。”

(2).指 晋 阮咸 。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参见“ 阮家贫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昔年颐志寻无踪,曾子养志难再同。

    今时颐志殊艰致,箕畴时若不易逢。

    奎文辉焕犹丽榜,敬缅当日两事亦廑躬,敢不聪听圣训励寅恭。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丙午陂当复,王春瑞习占。龙楼上宝册,鹤诏下穷檐。地脉通闽蜀,人才出老严。定羞新学曲,只守旧心潜。剩想尧眉乐,深垂舜目谦。有怀天变数,无计士风廉。庶证方如此,君行得滞淹。六题聊复尔,制策待韬钤。久噎须详吐,沈疴与痛砭。一扶媮意立,尽解结喉箱。人士回生气,乾坤振绝焰。宏开九县赤,永息万方黔。治世吾何用,媸人影自嫌。弃荆宜入蜀,比素讵将缣。逐食俱随雁,论心偶类鹣。雅怀钦粹淑,盛事惬窥觇。从此迟为圃,它年说作监。因声到邛僰,市肆觅疏帘。
  • 作者: 孟郊,朝代: 唐代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珪。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唯当清宵梦,仿佛愿攀跻。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 作者: 葛长庚,朝代: 宋代
    西畔双松百尺长。当时亲自见刘王。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南粤路,汉宫墙。晚风历历说兴亡。摩挲东晋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初闻讣告一场悲,写尽心肝在挽词。今日亲来见灵柩,对君妻子但如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迩日东北风,情知应有雪。

    雪弗雪皆可,积素存郊埒。

    西南廑河工,阻流虞决裂。

    行行入齐疆,六花为飘暼。

    宿麦未萌芽,亦无虑冻结。

    未能忘远愁,聊以咏近悦。

    胥因勤民务,君职缘民设。

  • 作者: 何吾驺,朝代: 明代

    朔风起,万马嘶。

    有梦饮胡血,无书寄客归。

    夜深燐火英雄泪,待昼淩烟洗战衣。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春风何淡荡,疏拙恋閒居。

    一著登山屐,如乘下泽车。

    明农忧旱涝,读易悟乘除。

    偃蹇从吾道,无劳问索虚。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