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望江南/忆江南原文 诗词名句

望江南/忆江南

作者: 康与之朝代: 宋代

望江南/忆江南原文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
淹浸倒东篱。
茱萸胖,黄 1~1菊湿齑齑。
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都道不如归。

诗词问答

问:望江南/忆江南的作者是谁?答:康与之
问:望江南/忆江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望江南/忆江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康与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康与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渐渐

垂垂老矣

戏马台

(1).古迹名。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即 项羽 凉马台 。 晋 义熙 中, 刘裕 曾大会宾客赋诗于此。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诗之二:“重瞳遗跡已冥冥, 戏马臺 前鬼火青。”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嘉庆一统志·徐州府二》。

(2).古迹名。在 河北 临漳县 西。又名 阅马台 。 后赵 石虎 所筑。 虎 从台上施放响箭,作为军骑出入的信号。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3).古迹名。在 江苏省 江都县 。台下有路,名 玉钩斜 ,是 隋 代埋葬宫女的地方。见《嘉庆一统志·扬州府二》。

路上

(1) 路面上

路上没有一个行人

(2) 路中;旅程中

一路上要小心,别把东西丢了

水平

(1) 平行于水平面的

水平距离

水平梯田

(2) 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业务水平

文学水平

水平甚低

淹浸

淹没,浸没。《星经》卷下:“罗堰二星,在牛东。星不明,暗吉;大明,马被水淹浸。”《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六月初五日》:“接 王平华 观察五月十九日来书,知 福州 自十二至十五溪水大涨,四郊田庐淹浸,早禾失收。” 许杰 《江边小景》:“﹝友人﹞问起了我的住处,是否受到大水的淹浸来。”

东篱

(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 镜湖 上,日日醉 东篱 。”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

茱萸

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箬笠

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红楼梦》第四五回:“ 宝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许杰 《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漉巾

即漉酒巾。 明 王世贞 《雪中寄张职方庄》诗:“客自呼投辖,君能问漉巾。”参见“ 漉酒 ”、“ 漉酒巾 ”。

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頫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 *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蓑衣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渔歌子》

都道

都城的街道。《东观汉记·鲍永传》:“案 良 诸侯藩臣,蒙恩入侍,宜知尊帝,城门候吏六百石,而肆意加怒,令叩头都道,奔走马头前,无藩臣之礼,大不敬也。”

不如归

见“ 不如归去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史铸,朝代: 宋代
    圆模罗列占东篱,西帝赐来宫样奇。疑是花神清酌罢,尽教放处不妨歌。
  • 作者: 李雯,朝代: 明代

    漫说海榴开遍了,怎无缘、玉山一倒。

    写破狼毫,题残蚕纸,总为愁人道。

    庭院深深晴昼好,奈相思、梦儿不到。

    反插牙签,倾倒花里,只是闲烦恼。

  • 作者: 释智愚,朝代: 宋代
    冷冰冰地洞阳春,橐签乾坤万物新。抛下葛藤提不起,不知缠缚几多人。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锺。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 作者: 何吾驺,朝代: 明代

    如此云山尔独行,骊驹歌罢不胜情。

    试看一片青天色,忽向江头送雨声。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三十年前客帝城,城南结骑尽豪英。湖山冷落悲陈迹,文字流传付后生。衰老更禁新卧病,尘埃时拂旧题名。马头风卷飞花过,又得残春一日晴。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余民脱死初平寇,歉岁逢秋亦喜凉。止水池边临树影,逆风林下溯花香。尚欣邻壁肯赊酒,不管空庖无宿粮。已往可惊来未测,延缘聊得抚流光。
  • 作者: 王錂,朝代: 明代

    匆匆才离朱门里。

    早来到祗林佛地。

    俯身寻介:看苍藓盈阶。

    残英满砌。

    寻踪问迹凭谁。

  • 作者: 许浑,朝代: 唐代
    香径小船通,菱歌绕故宫。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荷叶桥边雨,芦花海上风。归心无处托,高枕画屏中。
  • 作者: 程珌,朝代: 宋代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