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登清凉三山亭原文 诗词名句

登清凉三山亭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登清凉三山亭原文

絮风花雨一春残,未厌兹亭夜倚阑。
隐隐三山抱江月,清凉境界露松寒。

诗词问答

问:登清凉三山亭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登清凉三山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释正觉登清凉三山亭书法欣赏

释正觉登清凉三山亭书法作品欣赏
登清凉三山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风花

(1).风中的花。《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 卢照邻 《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宋 陈师道 《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

(2).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 宋 晁补之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明 杨慎 《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

(3).指起风前的大雾。 宋 陆游 《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4).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诗眼》云:‘世俗喜綺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春残

春将尽。 唐 王建 《谢田赞善见寄》诗:“自知酒病衰肠怯,遥怕春残百鸟凌。” 五代 齐己 《蝴蝶》诗:“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宋 陆游 《南郑马上作》诗:“ 南郑 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嶸。”

倚阑

见“ 倚栏 ”。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江月

(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 张说 《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明 周致尧 《西津夜泊》诗:“卧听海 * 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清 马士成 《虞美人·月下闻雁》词:“碧空江月明如昼,北雁征霜候。”

(2).江中的月影。 唐 杜甫 《漫成》诗:“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宋 赵汝愚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清 许廷鑅 《湘帆图》诗:“醉来长啸 湘 云飞,一笑停帆弄江月。”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境界

(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陆蕙奴,朝代: 元代

    耶娘重利妾身轻,独抱琵琶万里行。

    弹后月明人拍手,不知元是断肠声。

  • 作者: 沈佺期,朝代: 唐代
    春风摇碧树,秋雾卷丹台。复有相宜夕,池清月正开。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熠爚光如沸,翩翾景若摧。半环投积草,碎璧聚流杯。夜久平无焕,天晴皎未隤。镜将池作匣,珠以岸为胎。有美司言暇,高兴独悠哉。挥翰初难拟,飞名岂易陪。夜光殊在握,了了见沉灰。
  • 作者: 王渐逵,朝代: 明代

    二子湖南来,跋涉数千里。

    罗浮相对望,溟渤庆来止。

    泉翁坐天关,闭户避嗔訾。

    堪嗟浊世人,背目且信耳。

    月旬何所有,澄默契玄理。

    星堂承过访,欣慰淂二美。

    如何忽旋驾,令我心未已。

    遥遥初秋棹,渺渺桂阳俟。

    白发翘倚门,庭训逾深旨。

    归来有馀师,夫道一而已。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为僧{左屈右刂}剞,与世支离。目瞳青炯炯,头发白丝丝。劫空有句,真得无师。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万像森罗一音说,何须特地挂唇皮。
  • 作者: 岑万,朝代: 明代

    荇沼芳溪锦鬣香,依稀相见午桥庄。

    红莲落瓣冲风出,似与游鱼较短长。

  • 作者:王琼,朝代: 明代
    标签: 重阳节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明当立秋节,暑气迫蒸冲。

    婪尾应斯甚,需头答弗慵。

    暇惟寻茂树,风亦落高峰。

    念我军和将,冒炎正凶。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天作陇头石阙,人言要隔尘樊。百年会须作鬼,无事先穿鬼关。
  • 作者: 文天祥,朝代: 宋代
    标签: 中秋节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 作者: 释普济,朝代: 宋代
    南山云,北山雨。毗卢楼阁,豁开门户。花簇簇,锦簇簇。弥勒大士,倾肠倒腹。百城风月,目前领话,人畜草芥。一时知有不知有,毗目个人执善财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