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剡坑探梅原文 诗词名句

剡坑探梅

作者: 王铚朝代: 宋代

剡坑探梅原文

岭上寒梅自看栽,山斜一半似屏开。
春寒点点枝头雨,为有东流水过来。

诗词问答

问:剡坑探梅的作者是谁?答:王铚
问:剡坑探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铚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唐 张谓 《早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 明 何景明 《二月见梅》诗:“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寧与艷阳期!” 柯灵 《香雪梅·序一》:“初来时霜菊正丹,现在早开的寒梅已经着花。”

一半

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虫灾

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点点

(1)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2)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东流水

(1).东逝的流水。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潕水》:“ 南阳 叶 方城 邑西……有东流水,则 子路 问津处。”

(2).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唐 高适 《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过来

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能力、数量充分(多跟“得”或“不”连用)

活儿不多,我一个人干得过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沈辽,朝代: 宋代

    孤猿逸重巘,清啸久不闻。

    中怀为牢落,日跂吴山云。

    宓子有深致,远将清思分。

    萧飒野人姿,慰我澧江濆。

    动静得真性,超然离世纷。

    春华二月来,苑囿争敷芬。

    谁言关闭趣,聊以乐朝曛。

    毋怀故山归,吾将汝为群。

  • 作者: 彭龟年,朝代: 宋代
    少读丽泽书,投老未尽识。譬如涉大海,渺不见其极。去之若有失,从之了无得。约兄自西来,为我倒胸臆。始知公输巧,要不外绳墨。从兹往来频,不辨主与客。去住宁有定,长恐使南北。谁题治中舆,别日忽相逼。欲留留不可。把袂三叹息。送君浙河西,狂涛立如植。君其稳驾浪,我亦理行幅。
  • 作者: 王玠,朝代: 元代
    五更月落,渐觉东方晓。谷里真大人,已见分明了。玉户鸾骖,金顶龙蟠绕。打破虚空,万道金光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无色形天有色形,鸣条送爽复流青。

    东坡昔日乘凉处,翠幕张如择胜亭。

  • 作者: 李覯,朝代: 宋代
    遥闻金在沙,知是虚名号。世人方竞奢,何兹有遗宝。
  • 作者: 杨公远,朝代: 宋代
    冬孟犹余一叶蓂,中原贤哲此时生。星辉南极躔吴分,月出东山照歙城。耐与寒花香晚节,清如冷蕊味和羹。童颜鹤发神仙骨,便是崆峒老广成。
  • 作者: 释绍昙,朝代: 宋代
    薄福住山,百无所取。何以表勤,惟诚为主。祈晴便得晴,祈雨便得雨。
  • 作者: 曾会,朝代: 宋代
    赤城山去刺桐城,还往都无一月程。日日焚香遥稽首,五更河露湿人衣。
  • 作者: 于鹄,朝代: 唐代
    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
  • 作者: 黄人杰,朝代: 宋代
    老火西流,风露洗、银湾一色。还又近、半秋天气,月将成魄。玉燕来时清梦觉,书麟游处飞仙谪。问东南、一尉着斯人,如何得。君不学,吴门卒。君不问,长安狄。且持杯半揖,楚江鸂鶒。东府西台看历遍,归来绿野盟泉石。却从容、三万六千朝,追元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