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 诗词名句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 纳兰容若朝代: 清代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词问答

问:长相思·山一程的作者是谁?答:纳兰容若
问:长相思·山一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纳兰容若的名句有哪些?答:纳兰容若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注释

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⑹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诗文赏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 * 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紧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帐灯”,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境遇,让纳兰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更”是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况。这怎不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满怀心事悄悄跃然纸上。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王国维曾评:“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吴伯通,朝代: 明代

    落花片片点春泥,芳草萋萋衬马蹄。

    记取今朝送行处,官桥流水是西溪。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宿有青霞愿,惟应白鹭知。风烟聊晚望,山水入秋宜。老里还多病,贫中却剩诗。浪愁余热在,会自有凉时。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要路如公今著鞭,况逢圣主正需贤。长贫岂谓连三世,不调那知又十年。道在未应终困踬,时来看取即腾骞。此行会有知音者,送上通津岁九迁。
  • 作者: 蒋之奇,朝代: 宋代
    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
  • 作者: 赵期颐,朝代: 元代

    三山瀛海雪涛深,税驾尘寰一降临。

    鸣鹤在阴元有子,閒云出岫本无心。

    国中调燮多馀暇,笔底经纶自好音。

    昨日离筵相接近,情怀恋恋酒频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落照辉西岭,新晴景色佳。

    龙文湔绿竹,蝉韵亮高槐。

    水足新秧插,时和胜赏排。

    宁宜耽物玩,聊复课书斋。

    销暑几方暇,祈年愿略谐。

    西成期尚远,敢懈劭农怀。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长城

    五日晴光晒,几盘山路宽。

    全殊跋泥泞,顿觉众娱欢。

    可识情何定,多因境以安。

    满川绘桃柳,一岭隔暄寒。

    画意如开帧,诗材得据鞍。

    回看西北迥,尚有玉峰攒。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此事谁知我,他年岂料今。棋残才有眼,灯暗欲无心。衰老常为客,山林故自深。忘形侣猿鹤,可待整冠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瀑水当轩落涧纡,岩边驯鹿可招呼。

    林泉寄傲非吾事,保泰思艰怀永图。

  • 作者: 宁参,朝代: 宋代
    何必观春渚,他山质自奇。危层分荡漾,峭碧认逶迤。禁陛宜相接,星机好共支。高空如有阙,一补未为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