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

作者: 佚名朝代: 两汉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原文

其一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其二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其三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诗词问答

问: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两汉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相聚的美好时光不再,分手离别的时刻就在须臾之间。
友人间在四通八达的路口彷徨,手牵手在即将分手的野外徘徊。
抬头仰望,天际间浮云朵朵,随风奔驰;它们急剧地互相超越;
而后被长风猛吹,各失其所,飘零于天各一方。
从此分手了,再也难相见了,就再多停留片刻,再叙几句离别之言。
真希望自己能随着晨鸟一起,亲自送友人远去。
美好的聚会很难再有机会了,以往相聚的三年,结下了深情厚谊,胜似千秋。
送友送至河畔,用河水再为友人洗一洗系马的革带,一想到即将离去的友人心中惆怅难消。
向着友人欲去的远处望去,催人泪下的悲风扑面吹来;举杯欲饮送别酒,心中却只念别离,难以劝饮。
远行的人非走不可,一心惦记着征程上的事。欲留不可欲,使人愁上愁。用什么来慰安自己的忧愁呢?
唯有斟满了的酒,与友人一起痛饮,祝福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
手拉手走上送别的桥梁,远游的朋友临晚时将前往何方?
徘徊在小路旁不忍前行,愁绪满怀连临别的赠语都难以说出。
但终究要分手别离,但愿你我心中常常思念对方。
要知道人不是月,不能按一定的周期周而复始,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人的分离,能否再见,可就难说了。
只盼各自珍重,努力保持好的品质、培育崇高的品德。就算等到年老白头也要相见。

注释
须臾;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
屏营(bīng):彷徨。
衢路:道路。
踟蹰:徘徊。
奄忽:疾速,急剧。
斯须:片刻,一会儿。
长缨:指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长革带。
绸缪:指 * 难解的情意。
盈:充满。
觞酒:杯酒。
悢悢:悲伤;怅惘。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杨炎正,朝代: 宋代
    标签: 送别婉约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 作者: 李颀,朝代: 唐代
    标签: 唐诗三百首送别友情叙事写景抒情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色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作者: 李攀龙,朝代: 明代
    标签: 古诗三百首送别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标签: 送别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 作者: 杨巨源,朝代: 唐代
    标签: 惜别送别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 作者: 徐铉,朝代: 唐代
    标签: 离别送别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 作者: 高适,朝代: 唐代
    标签: 送别友人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 作者: 薛昂夫,朝代: 元代
    标签: 送别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六曲小山屏,题满伤春句。春若有情应解语,问着无凭据。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标签: 送别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
  • 作者: 包融,朝代: 唐代
    标签: 送别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