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原文 诗词名句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作者: 傅耆朝代: 宋代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原文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诗词问答

问: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的作者是谁?答:傅耆
问: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傅耆的名句有哪些?答:傅耆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推毂

(1).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后因以称任命将帅之礼。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去当推轂送,来佇出郊迎。”《花月痕》第五一回:“正看着皇上亲行拜将推轂之礼,何等热閙!”

(2).推动;协助。《史记·荆燕世家》:“今 吕氏 雅故本推轂 高帝 就天下,功至大。” 司马贞 索隐:“谓 吕氏 素心奉推 高祖 取天下,若人推轂欲前进涂然也。”《新唐书·裴寂传》:“朕有天下,公推轂成之也。”

(3).荐举;援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 武安 俱好儒术,推轂 赵綰 为御史大夫。”《南齐书·陆厥传》:“ 永明 末,盛为文章, 吴兴 沉约 、 陈郡 谢朓 、 琅邪 王融 以气类相推轂。” 宋 司马光 《送祖择之守陕》诗:“俊德争推轂,荣涂易建瓴。” 明 归有光 《与徐子与书》:“实赖吾丈雅故推轂之。”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郎》诗:“羣公极推轂,玄币争相持。”

多忌

(1).多猜疑;多猜忌。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成功有要,在众思欢。人之多忌,掩之实难。”《三国志·魏志·丁谧传》“於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颺 、 謐 ……等,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謐 为人外似疎略,而内多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汉武帝 、 徐乐 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尔雅翼·释兽三》:“麝性多忌,今亦未知其所以为多忌者。”

(2).谓多有不适宜而须避免的。 宋 范成大 《久病或劝勉强游适吟四绝答之》之四:“羸如蓐妇多忌,倦似田翁作劳。”

对面

(1)

(2) 对门

他就住在对面

(3) 当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正前方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水浒传》

幽室

(1).幽暗或没有光亮的屋子。《礼记·仲尼燕居》:“譬如终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烛何见?”《东观汉记·张湛传》:“以篤行纯淑,乡里归德,虽居幽室闇处,必自整顿,三辅以为仪表。”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德用 ( 侯德用 )欲杀打更浄军 梁暹 、 赵进忠 二命,闭之幽室,刻期必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妾幽室之中,暗无天日,鞭创裂肤,飢火煎心,易一晨昏,如歷年岁。”

(2).墓穴。 晋 陶潜 《挽歌》:“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初君襄事期迫,不暇纳幽室之铭。” 清 姚鼐 《副都统朱公墓志铭》:“作铭幽室埋其阿,此石可泐名不磨。”

(3).石室,山洞。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嘉录嶂山诗》:“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4).指肾脏。《黄庭内景经·上有》:“幽室内明照阳门。” 白履忠 注:“幽室,肾也。阳门,命门也。”

未偶

犹未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唐 司马贞 述赞:“ 张季 未偶,见识 袁盎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 开元 中,诗人 王昌龄 、 高适 、 王焕之 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唐 韩偓 《惜春》诗:“愿言未偶非高卧,多病无憀选胜游。”参见“ 未遇 ”。

幸会

(1).幸运遇合。 南朝 宋 谢瞻 《於安城答灵运》诗:“幸会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唐 韩愈 《答张籍书》:“及聆其音声,按其辞气,则有愿交之志,因缘幸会,遂得所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李王二公书画》:“不图夤缘幸会,获庇所天。”

(2).好时会,好时运。《魏书·陆俟传》:“臣等邀逢幸会,生遇昌辰。” 宋 曾巩 《襄州与交代孙欣启》:“惟事契之稠重,实愚冥之幸会。”

(3).敬辞。谓荣幸地会见。 唐 李商隐 《可叹》诗:“幸会东城宴未迴,年华忧共水相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坡 ]此是 琴操 ,如今就要为尼了。[ 佛 ]久闻久闻,幸会幸会!”《红楼梦》第一○九回:“近来因为园内人少,一个人轻易难出来,况且咱们这里的腰门常关着,所以这些日子不得见你。今儿幸会!”京剧《猎虎记》:“久仰二位英名,今日幸会了!”

翘翘

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为惶恐谨慎貌。 4.上举貌。 5.众多貌。 6.企盼貌。

碌碌

(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升堂

(1).登上厅堂。 唐 韩愈 《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2).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定命録》: 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唐 顾况 《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

(2).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论语·先进》:“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颜 氏居八人焉。”《云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辞云尔。” 清 王士禛 《绘川书院诗为汤荆岘侍讲赋》之一:“ 汤公 起 梁 宋 ,摄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学舌学得太不象,还是我大哥仅学了半年的 日本 话还没有升堂,那样的一句话完全没有打响。”

(3).旧谓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幽州 路总管 泰不华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随牌进府,递将状子上去。”《梼杌闲评》第三六回:“ 许显纯 叫下了软监,就将参本上道他侵挪十餘万钱粮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恶狠狠的夹打一番。”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来此已是宣抚衙门,不免在廊下站立一会,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三:“县衙的差役们……一齐放开那苍老低沉的嗓音大声嚎叫:‘大老爷升堂--!’最后这个‘堂’字,喊得长而且响。”

(4).见“ 升堂拜母 ”。

旧时官吏到公堂办公,谓之“陞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仪犹相沿 明 制,凡冠军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趋贺,悉如大部制,故其秩虽次领侍卫府,而威仪过之。”

高论

敬辞,见解独到不同凡响的议论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日景

太阳光。《文选·班固<西都赋>》:“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 李善 注:“言宫殿光辉外激於日,日景下照而反纳其光也。”《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震声日景,炎光飞响。” 李善 注:“言威声如雷,光景若日也。”

日影。常用以指时间。景,“ 影 ”的古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陆德明 释文:“景,本或作‘影’。”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 宋 苏辙 《代李诚之待制遗表》:“衰病既侵,大期将至。顾视日景,瞻恋圣时。忍死一言,瞑目无恨。”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冬夏致日春秋致月》:“按太阳去人有远近,故日景有长短,凡日在天顶,则表无景。”

经义

(1) 经籍的义理

明经义谙雅故。——清· 袁枚《祭妹文》

(2) 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以经书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

叩击

叩打,多用于比喻

她的诉说叩击着我的心弦

往复

(1) 来回;反复

循环往复

(2) 往来

通信往复

引重

(1).载运重物。《易·繫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2).标榜,推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亦倚 魏其 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故虽公卿贵人,亦往往相为引重不少矣。”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同志益相为引重,则异己益相为忌嫉。”

良玉

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几席

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诗:“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嵐。”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

羲娥

(1).日御 羲和 与月神 嫦娥 的并称。借指日月。 唐 韩愈 《石鼓歌》:“ 孔子 西行不到 秦 ,掎摭星宿遗 羲娥 。” 朱熹 考异引 孙汝听 曰:“ 羲娥 ,日月也。 羲和 ,日御; 嫦娥 ,月御。” 宋 王安石 《闻望之解舟》诗:“黯黮虽莫测,皇明迈 羲 娥 。” 清 姚鼐 《答王生》诗:“尘霿苟不兴,万里曜 羲娥 。”

(2).泛指岁月。 宋 苏轼 《次韵杨褒早春》:“破恨径须烦麴蘖,增年谁復怨羲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寿祐之弟时新居落成》词:“只将緑鬢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3).指日夜。 宋 文天祥 《真州杂赋》:“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 真阳 。”自序:“首尾恰四十日。”

昏旭

(1).黄昏和清晨。 唐 李绅 《逾岭峤荒陬抵高要》诗:“百处溪滩异雨晴,四时雷电 * 旭。” 宋 王禹偁 《济州众等寺新修大殿碑序》:“先是无鐘以警昏旭,乃范金以鸣之。”

(2).以指短时间。 前蜀 杜光庭 《醮名山灵化词》:“未更昏旭,悉已荡餘。中外再寧,寰海称抃。”

远闻

声名远播。《楚辞·九章·抽思》:“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姜亮夫 校注:“远闻,谓声闻之远也。”

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宾朋

宾客和朋友

宾朋毕集

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痛饮

畅快地喝酒

杯中醁

亦作“杯中淥”。亦作“杯中绿”。指美酒。 南朝 梁 王僧孺 《在王晋安酒席数韵》:“何因送款款,半饮杯中醁。” 唐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诗:“ 子猷 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緑。”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清谈误国

忘倦

谓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又每与公评隲诗词,瑕輒疵之;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态风流,使人忘倦。”

佳篇

佳作,优美的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子建 、 士衡 ,咸有佳篇。”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宗英乃禪伯,投赠有佳篇。” 明 叶显祖 《鸾鎞记·品诗》:“佳篇见投,他怎敢糊涂了应酬。”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这等小姐的佳篇,请念一念。”

相勗

(1).勉励。 唐 李白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故人深相勗,忆我劳心曲。”

(2).互相勉励。 明 杨慎 《与方思道别》诗:“芝兰在久要,丹雘失相勗。”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家庆》:“忠和孝,节与义,须相勗。” 清 曾国藩 《罗忠节公神道碑铭》:“余与公以学行相勗,又相从於金革。”

毕力

尽力;竭力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徒弟

从师学艺的人

强勉

1.亦作"勉强"。 2.努力;尽力而为。 3.硬去做不愿做的事或难以做到的事。 4.生硬;不自然。

高躅

(1).崇高的品行。《晋书·隐逸传赞》:“确乎羣士,超然絶俗,养粹巖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唐 颜真卿 《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体浑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东阳 《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其他名师硕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盖亦多矣。”

(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苏舜钦 《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近臣上荐书,天子渴高躅。”

(3).指归隐。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太平广记》卷七五引 唐 张读 《宣室志·王先生》:“有 弘农 杨晦之 ,自 长安 东游 吴 楚 。行至 乌江 ,闻先主高躅,就门往謁。”

(4).健步。

(5).比喻雄健豪迈的艺术风格。 唐 窦臮 《述书赋》:“高躅莫究其涯,雄风于焉已扇。”

(6).比喻艺术风格雄健豪迈的诗文作品。

异时

(1).不同时候。《墨子·经上》:“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路 者 颜回 父,父子尝各异时事 孔子 。” 晋 孙绰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 、 向秀 雅尚 庄 老 ;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絳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2).往时;从前。《史记·平準书》:“异时算軺车、贾人緡钱皆有差。” 司马贞 索隐:“异时,犹昔时也。”《新唐书·于頔传》:“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廞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前代悬购遗书,咸著条目: 隋 有闕书録, 唐 有访书録, 宋 有求书録。异时人主留意若此。” 章炳麟 《訄书·订孔》:“异时 老 墨 诸公,不降志於删定六艺,而 孔氏 擅其威。”

(3).以后;他时。《史记·苏秦列传论》:“然世言 苏秦 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 苏秦 。” 宋 陆游 《跋<西崑酬唱集>》:“记之为异时一笑。” 清 姚莹 《与陆次山论文书》:“异时集成付刻,或即以此书列其首,亦无不可者。”

公行

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

(1).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 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 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预 注:“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参见“ 公路 ”。

(2).鸦片战争前 广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会组织。 清 康熙 五九年(1720年)创设,次年解散,后屡设屡废。设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担官府差科,消除内部竞争,规定进出口货市价,分配各行业务,约束外商活动,经办中外交涉事项和解决同业困难。《南京条约》签订后,公行取消。

(3).复姓。 战国 齐 有 公行子 。见《青州府志》。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疲蹇

(1).衰老的跛脚马。 南朝 齐 谢朓 《游山》诗:“託养因支离,乘闲遂疲蹇。”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岂敢言病,谨当策励疲蹇,上副天慈。”

(2).谦言愚钝无能。 明 高启 《送许先生归越》诗:“羣龙在廷翊昌运,疲蹇岂足追腾驤。”

蕴蓄

积蓄

舒张

心肌由紧张状态变为松弛状态

舒张压

太平策

安邦治国的策略。 唐 杜淹 《文中子世家》:“西游 长安 ,见 隋文帝 。帝坐 太极殿 ,召而见之。因奏太平之策十有二焉,推帝皇之道,杂王伯之略,稽之於今,验之於古,恢恢乎若运天下於掌上矣。” 宋 叶适 《送邓谏从制干》诗:“终携太平策,还上 蜀 江船。”

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忝辱

玷污,玷辱。《后汉书·公孙瓒传》:“忝辱爵命,背违人主, 绍 罪二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昨夜中庭树,阴寒叶上稠。

    今宵扫疏影,写出十分秋。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宽袂新裁大布裘,低篷初买小渔舟。旧交只有青山在,壮志皆因白发休。漫道卧罴吞貉子,安能淅米向矛头?山园芋栗秋方熟,一饱今知本易谋。
  • 作者: 朱学熙,朝代: 明代

    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

    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

    点检游山具,苍云满碧衫。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官傅好山。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何关渠?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老穷只是诗自悟,春色撩人又成句。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春天晴更好,无奈恶情怀。马死鞍空在,花开酒欠佳。邻医赊药饵,侍婢典簪钗。倚杖吟还喜,新分孔暮楷。
  • 作者: 卢祖皋,朝代: 宋代
    梅花此夜稀,嘉月弄光辉。不饮强呼酒,欲眠重启扉。语高惊鹤睡,坐久见乌飞。想见湖居友,扁舟不肯归。
  • 作者: 冯时行,朝代: 宋代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祗相宜。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 作者: 徐衡,朝代: 宋代

    百尺楼成接昊苍,御题仁寿问行藏。

    四端所有虽为贵,五福为先孰敢当。

    日出千山凝晓色,花开十里带秋香。

    老来意外无他念,赢得登临兴味长。

  •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湘水遥连汉水长,美人为政有辉光。

    悬知潘县桃初熟,无限春晖照北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