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感时原文 诗词名句

感时

作者:释文珦 朝代:宋代

感时原文

厚地产桑谷,为民衣食资。
井田取什一,公私两俱宜。
今者异古昔,苛征常倍蓰。
倍蓰犹未厌,泛索仍无时。
官因字民设,胡为反害之。
尽以应上求,民病莫能支。
织者恒苦寒,耕者恒苦饥。
空村绝鸡犬,败屋多流离。
白叟与我言,其言乃如斯。
老夫为悲吟,闻者当致思。

诗词问答

问:感时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感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地产

(1) 私有或公有的土地

(2) 租出的财产,租给租佃者的财产

把他自己拔出的一片小地产建成一座整洁砖房的小庄,以每年一个畿尼(旧英金币)的租金租出

(3) 不动产

房屋四周全是地产

桑谷

二木名。古时迷信以桑穀生于朝为不祥。《书·咸有一德》附《<亡书>序》:“ 伊陟 相 大戊 , 亳 有祥,桑穀共生于朝。” 孔颖达 疏:“桑穀二木,共生於朝。朝非生木之处,是为不善之徵。”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北燕·冯跋》:“桑穀生朝, 太戊 修德而 殷 道兴。” 唐 独孤及 《谏表》:“彼 太戊 桑穀, 宋景 荧惑,焉足为陛下道哉。”

衣食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復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什一

(1).十分之一。《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史记·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 卜子夏 、 田子方 、 段干木 。”《明史·李应祥传》:“贼先断浮桥,士卒多溺死, 显 及二子与焉。 元镇 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

(2).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管子·治国》:“关市之租,府库之徵,粟什一。”《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 范宁 注:“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赵岐 注:“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耕七十亩者,以七亩助公家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宋 苏轼 《策别十五》:“三代之赋,以什一为轻。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赋敛为病者,岂其岁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3).以十博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后因以“十一”泛指经商。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 ,字 彦实 ,乃 弘农 人也。幼习儒业,颇识诗书;后从商贾,专趋什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玉翁 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

公私

公方和私方

公私一体,没有分别

公私分明

古昔

古时

苛征

横征暴敛。语本《荀子·富国》:“重田野之税以夺之食,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先是 淄川 苦调外苛征,公尝与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

倍蓰

亦作“ 倍屣 ”。亦作“ 倍徙 ”。谓数倍。倍,一倍;蓰,五倍。《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要之策士浮谈,视丹书敬义之规,何啻倍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后輦货而归,其利倍蓰。” 王闿运 《罗季子诔》:“ 龚生 之夭,倍徙君年。”

泛索

亦作“泛索”。古代宫中供帝王所用的点心。非定时所进,故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秋》:“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非时取唤,谓之泛索。”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上过 德寿宫 起居,太上留坐 冷泉堂 进泛索讫,至石桥亭子上看古梅。”

无时

(1).不定时,随时。《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 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今屡濬屡塞,而 黄河 又衝决无时,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时,我更起居‘无时’,不是游息的‘无时’,而是劳作的‘无时’。”

(2).不知何时。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 唐 岑参 《送郑堪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艾青诗选>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无时不在闪耀着形象思维的光辉。”

(4).不逢时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弔。”

字民

抚治、管理百姓。《逸周书·本典》:“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隋书·经籍志二》:“君臣忠义之节,经国字民之务,盖亦勤矣。” 清 钮琇 《觚賸·公归集》:“﹝ 陆稼书 ﹞慈惠字民,强毅任事,一时有神君之颂。”

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民病

民众的苦难。《周礼·地官·司救》:“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 宋 张孝祥 《与胡帅书》:“ 孝肃公 一代伟人,名盖夷虏,其忠言嘉謨,既已行之当时,补衮职而起民病,遗稿所传,又当使凡为士大夫者家有而日见之。” 明 宋濂 《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且察夫民病,请免夏赋之丝,频役之军,与夫輓运芻茭之艰。”

苦寒

极端寒冷;严寒

苦饥

困于饥饿;很饿。 汉 贾谊 《新书·瑰玮》:“即遇凶旱,必先困穷迫身,则苦饥甚焉。” 唐 杜甫 《杜鹃行》:“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 唐 孟郊 《感伤》诗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饥形貌伤。”

空村

(1).人烟稀疏的村落。 金 宇文虚中 《安定道中》诗:“牛羊争隘道,乌鹊聚空村。”

(2).谓村民倾家而出。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繅丝。”

流离

(1)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到处逃难

黎民流离,困于道路。——《后汉书·和殇帝纪》

流离失散

(2) 另有“淋漓”之义

白叟

白发老人。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宋 苏辙 《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 明 王錂 《寻亲记·惩恶》:“白叟休猜,黄童莫覩,违者断无轻恕。” 清 洪昇 《长生殿·改葬》:“黄童白叟共相扶,尽欢呼,天颜重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於至诚者。”

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悲吟

(1).哀叹。 汉 张衡 《南都赋》:“寡妇悲吟,鵾鸡哀鸣。”《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2).悲歌。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暨其清激悲吟,杂以怨慕,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唐 白居易 《咏怀》:“长笑 灵均 不知命, 江 篱丛畔苦悲吟。”

致思

谓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 北游於 农山 , 子路 、 子贡 、 颜渊 侍侧。 孔子 四望,喟然而叹曰:‘於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吉将择焉。’”《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歷筭。”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沈守正,朝代:明代

    委羽日以远,回看可奈何。

    何须孙赋合,只似米山多。

    赶石果奇绝,幽溪曾一过。

    更能迟半月,红树满岩阿。

  • 作者:曹雪芹,朝代:清代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有暇步斜阳,秋清爽不凉。

    深林寻径石,一鹿倒鸣鎗。

    徐返山斋晚,分颁蒙古王。

    群欢称老健,原自视为常。

  • 作者:高登,朝代:宋代
    风际氅披鹤,云根杖策鸠。幽栖知好在,归梦故难留。山放数峰出,泉分一派流。把茅何日办,缚屋护松楸。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宫漏夜丁丁,千门闭霜月。华堂列红烛,丝管静中发。歌眉低有思,舞体轻无骨。主人启酡颜,酣畅浃肌发。犹思城外客,阡陌不可越。春意日夕深,此欢无断绝。
  • 作者:李洪,朝代:宋代
    陋巷晨炊乐一箪,慕膻逐臭两知难。自甘香积伊蒲馔,宁叹栏干苜蓿盘。禅老竹萌资净供,诗人菜把诮园官。喜参玉版宗风在,何待丛林一击看。
  • 作者:吕祖俭,朝代:宋代
    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圣远道难继,事变如山连。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时与旧朋俦,曳杖访林泉。忽来朝市中,岁月复推迁。一朝忽南去,道里有余艰。韶阳号善地,九龄亦称贤。杜门省愆咎,夙夜问周旋。异时归故里,拜扫明招阡。目力傥未衰,庶几守遗编。
  • 作者:曾逮,朝代:宋代
    吴中大县数昆山,心定庭空亦不难。多事要将无事治,万人须作一人看。床头有易何妨读,琴上无弦不用弹。况是威名贤太守,吏民谁敢半言谩。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赋性本刚褊,直欲栖深山;晚乃稍悔悟,自恨不少宽。胡越本一家,祸福环无端,少忍万事毕,孰为热与寒?我友为我言:冠盖满长安,人人不如君,八十犹朱颜。
  • 作者:王国维,朝代:近现代
    天公应自嫌寥落,随意著幽花。月中霜里,数枝临水,水底横斜。萧然四顾,疏林远渚,寂寞天涯。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