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满庭芳 悟生死原文 诗词名句

满庭芳 悟生死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满庭芳 悟生死原文

七十韶华,暂时光景,寻思一向沉吟。
酸辛入鼻,苦痛事攒心。
生死都来两字,既生身、有死相临。
堪养氯,要逃生死,物外去搜寻。
心开通妙用,火中养木,水里生金。
把乾坤骨髓,收向朱林。
龙虎变成婴姹,灵灵显、岂论阳阴。
无生灭,真真了了,跨鹤上瑶岑。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悟生死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悟生死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悟生死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暂时

短时间内

因内部维修,暂时停止营业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计

(2) 一般的情况

今天太闷热,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装在套子里的人》

寻思

想;思考

一向

(1) 向来;从来

(2) 表示行为、情况从上次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老陈一向好哇!

(3) 过去的某一段时期

你这一向进步不小吧

沉吟

(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酸辛

辛酸;悲伤痛苦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唐· 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苦痛

痛苦

攒心

聚集心头。《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南朝 梁 沉炯 《归魂赋》:“矧今古之悲凉,并攒心而霑袂。”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长乐暇日,陋巷穷时,聊撼膝以书绅,匪攒心而就简。” 明 刘基 《短歌行》:“列星满天河汉横,繁思攒心剧五兵。”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万虑攒心,思觅短见。”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都来

(1).统统,完全。《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只为长时,驱驰辛苦,形貌精神,都来失绪。” 唐 罗隐 《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 宋 柳永 《慢卷绸》词:“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2).总共;共有。《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经説比丘之众,其数都来多少?经:‘千二百五十人俱。’”

(3).算来。 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残灯明灭枕头欹,諳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 徐朔方 等注:“都来,算来。”

(4).总是,老是。《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日日都来总不织,夜夜调机告吉祥。” 蒋礼鸿 通释:“都来和总连用,意思一样,就是日日总不织。加上‘都来’仅仅凑足七个字而已。” 唐 秦韬玉 《问古》诗:“都来总向人间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生身

(1) 生育自己的

生身父母

(2) 出生

生身之地

死相

(1).要死的样子。 茅盾 《子夜》四:“他是一个老实人,一眼看着 曾沧海 那种‘死相’,一面他就想到假使吓死了这个鸦片烟老头子,那他的罪过可不小。”

(2).为詈词。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死相!你把你丈夫叫起来没有。”

逃生

逃出险境,以求生存

霍克伯里河及其支流全部泛滥,灾情那么严重,农民们不得不赶快逃生

死里逃生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搜寻

四处搜索寻找

失踪的人们正在由警察搜寻

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清贫》

心开

谓心灵开悟。《汉书·酷吏传·王温舒》:“为人少文,居它惛惛不辩,至於中尉则心开。”《明史·孙承宗传》:“帝每听 承宗 讲,輒曰:‘心开。’”

妙用

奇妙的作用或用处

妙用无穷

水里

在水面下

一阵风把下风甲板吹进了水里

生金

(1).出产黄金。《韩非子·内储说上》:“ 荆 南之地、 丽水 之中生金。”《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 唐 王建 《寻李山人不遇》诗:“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金》﹝集解﹞引 陶弘景 曰:“金之所生,处处皆有。 梁 、 益 、 寧 三州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

(3).金矿石之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金》:“毒金即生金,出 交 广 山石内,赤而有大毒, * ,炼十餘次,毒乃已。”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骨髓

(1) 一种软而富含各种血细胞的结缔组织,占据大多数骨的骨髓腔和网眼部分

(2) 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清· 黄宗羲《原君》

虎变

(1).谓虎皮的花纹斑斓多彩。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易·革》:“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孔颖达 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鳖行。”《魏书·律历志下》:“伏维陛下,当璧膺符,大横协兆,乘机虎变,抚运龙飞。”

(2).喻非常之人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唐 李白 《梁甫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亦用以喻文章的绮丽变化。 晋 陆机 《文赋》:“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灵显

犹灵应。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罗巩阴谴》:“ 大观 中,在太学。学有祠,甚灵显, 巩 每以前程事,朝夕默祷。”《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既然娘娘庙灵显,小子亦欲附舟一往。”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铁人》:“ 杭 人云此铁甚灵显,凡有人盗窃银钱物件者,失主祷之,十日内必有应验。”

生灭

(1).佛教语。依因缘和合而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无,谓之“灭”。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电》:“倏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恆物生灭后,谁復覈迟速。”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清 陈维崧 《念奴娇·春日同纬云南畊遍历南岳诸园林》词:“何限向来哀乐事,一笑浮沤生灭。”

(2).犹生死。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宋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梦已 商 人奠,身犹 汉 相朝;古来贤达意,生灭两消摇。”

真真

副词。的确,实在

真真不能忘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了了

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

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画了了。——明· 魏学洢《核舟记》

跨鹤

(1).乘鹤,骑鹤。道教认为得道后能骑鹤飞升。 宋 林景熙 《简卫山斋》诗:“何当躡飞珮,跨鹤青云端。”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徐仙》:“县丞 卓津 题《卜算子》词云:‘流水小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水摇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鹤仙去。”参见“ 丁令威 ”。

(3).见“ 跨鹤扬州 ”。

瑶岑

(1).美丽的山丘。《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山浄云收,徐步瑶岑,瀟颯风褰袖。” 明 陈子龙 《杂诗》之四:“卿云覆瑶岑,崇兰生浚谷。”

(2).指积雪的山。 唐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二五:“餘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朝披南陵云,夕揖建平树。啼鸦随客樯,落日满孤戍。恶滩不可说,石芒森如锯。浪花一丈白,吹沬入窗户。是身初非我,底处著忧怖?酒酣一枕睡,过尽鲛鳄怒。欣然推枕起,曳杖散予步。殷勤沙际柳,记我维舟处。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祥风扇盎融,金翼影方中。

    阊阖千门启,逶迤一路通。

    心因绳武恪,礼以重农隆。

    蚕馆初诹吉,勤民此意同。

  •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开门无远近,淡漠孤烟生。

    林光 * 迸,短桥人独行。

    众鸟方归息,草虫时一鸣。

    溪流杂雨响,断续间疏更。

  • 作者: 李廌,朝代: 宋代
    关山千里涌银涛,晚日烘云欲动摇。滕六自知迁客近,前驱一洗瘴烟消。
  • 作者: 舒岳祥,朝代: 宋代
    弟以冬菊为兄寿,临风多情为三嗅。煌煌金碗覆金柈,葱管玲珑明艳透。重阳曾见金佛头,顶似旋螺踊泡沤。别有一种金荔子,心中簇簇高堆起。此时众菊争纷敷,二品於中亦自殊。况此千林骨立后,何从得此金覆盂。从来菊号霜下杰,今当唤作雪中英。雪中松柏不若贞,孔云后凋特晚耳,冬岭落毛钗乱横。水仙山礬何足道,此花便是梅花兄。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平生仰东坡,苏程契尤熟。两家流庆深,云外世高躅。於今凤池贵,方判卞氏玉。何止试典刑,一想岷峨绿。
  • 作者: 吴则礼,朝代: 宋代
    * 湿不鲜,白雁寒更哀。何由穿雨屐,一登宋王台。眷予良友生,南山安在哉。行将北湖鬓,投老照清淮。
  • 作者: 陈元晋,朝代: 宋代
    同时制锦七宗英,更有珠聊五舜臣。瞩望诸贤皆邑最,和衷一语见情真。方时艰棘难为政,随事斟量可及民。缓急之中权阖辟,政面不失本心仁。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一花两花春信回,南枝北枝风日催。烂熳却愁零落近,丁宁且莫十分开。
  • 作者: 王渐逵,朝代: 明代

    回首朱明意若何,石楼潜听步虚歌。

    黄龙锁断梅花路,只恐游人到不多。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