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望夫石原文 诗词名句

望夫石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望夫石原文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诗词问答

问:望夫石的作者是谁?答:王建
问:望夫石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望夫石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王建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建名句大全

王建望夫石书法欣赏

王建望夫石书法作品欣赏
望夫石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在等待丈夫的地方,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
女子变成了石头,永不回首。
在山巅之处,每天风和雨都在循环交替着。
行人若能回来的话,那么石头也应该会说话了。

注释
望夫石:据南朝宋人刘义庆的《幽明录》记载: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其形状像人立。相传过去有个贞妇,其.丈夫远去从军,她携弱子饯行于武昌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望夫石因此而得名。
上:作“山”,山上。
复:作“和”,与。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

  “望夫处,江悠悠”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江畔屹立着望夫山,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山、水、石,动静相间,相映生辉。“望夫处,江悠悠”,写出望夫石的环境、气氛。“悠悠”二字,描绘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同时又衬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在思念,在等待。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不仅使画面生动,有立体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悠悠”在这既是写景状物,渲染环境气氛,又是摹情写人,形象地描画了思妇相思的情状。这二句情与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真有一石三鸟之妙。

  “化为石,不回头”,诗人又以拟人手法具体描绘望夫石的形象。人已物化,变为石头;石又通灵,曲尽人意,人与物合,情与景谐。这不仅形象地描画出望夫石的生动形象,同时也把思妇登临的长久,想念的深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二句紧承上文,是对古老的优美的民间传说作了生动的艺术概括。

  “山头日日风复雨”,是说望夫石风雨不动,坚如磐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长久地经受着风吹雨打,然而它没有改变初衷,依然伫立江岸。这里写的是石头的形象和品格,说的仍是思妇的坚贞。她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饱尝了相思的折磨,依然怀着至死不渝的爱情,依然在盼望着,等待着远方的行人。

  “行人归来石应语”,诗人在结句处把笔宕开,作了浪漫的推想。待到远行的丈夫归来之 时,这伫立江边的石头定然会倾诉相思。“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震《子夜四时歌·春歌》)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始终抓住石之形与人之情来写,构思最为精巧。“望夫处,江悠悠”,从人写起,交代了地点,又以悠悠江水流暗喻时间之长,感情之久。“化为石,不回头”,言望夫之妇化而为石,也暗示时久。妇人伫立江边,看那江水一去不回头,自己也化为石像永远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不畏风吹雨打,不怕天长日久,她一直不回头,一心望夫归。最后,以“行归来石应语”结束全诗,又将望夫石拟人话,可谓匠心独运。

  全诗刻画了古代妇女深情动人的形象,揭示了她们悲苦的命运。诗歌于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只描写了一个有包孕的片段的景物和自己一刹间的感受,平平写出。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标签:冬天思念唐诗三百首妇女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 作者:谢枋得,朝代:宋代
    标签:妇女生活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标签:歌颂,妇女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 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妇女生活思念爱情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 一作: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作者:魏夫人,朝代:宋代
    标签:写山婉约写景妇女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 作者:陈陶,朝代:唐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边塞战争妇女思念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 * 里人。
  • 作者:佟世南,朝代:清代
    标签:婉约妇女相思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 作者:吴淑姬,朝代:宋代
    标签:婉约妇女生活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 作者:张俞,朝代:宋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妇女感伤同情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代
    标签:忧国忧民妇女讽刺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