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六十一·金太祖原文 诗词名句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六十一·金太祖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白山黑水本灵区,勿吉七部原同俗。

东方云气生异人,端重善射炳智烛。

以此诸部渐归附,素衣朱襮从于沃。

适值辽政渐不纲,混同迎战似神告。

女真满万不可敌,至是其言验如卜。

建国称帝遂号金,败辽达噜穷追逐。

一百廿年帝业开,天相抑亦由人勖。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六十一·金太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2. 金之先出靺鞨部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勿吉有七部曰舒穆尔曰伯苏曰倭彻库曰乌捏曰赫舒曰黑水曰白山黑水部附属于契丹部分南北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曰生女直后改称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参考注释

白山黑水

(1) 长白山和黑龙江

(2) 泛指东北地区

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 唐孙华《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

灵区

(1).美善之区。 宋 苏轼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2).奇美之地。 明 宋濂 《宝盖山实际禅居记》:“ 衢 之 龙游县 北三十五里有山曰 宝盖 ,川媚山明,而林樾鬱苍,儼与灵区奥壤相埒。” 清 许承钦 《石竺山》诗:“灵区与世疏,真仙此盘礴。” 清 戴名世 《蓼庄图记》:“今以 蓼花庄 观之,则夫幽巖深谷,灵区异境,隔絶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

勿吉

我国 南北朝 时少数民族名。居今 吉林 长白山 、 松花江 一带,为满族的祖先。《魏书·勿吉传》:“ 勿吉 国在 高勾丽 北,旧 肃慎 国也。”《北史·勿吉传》:“ 勿吉 国在 高勾丽 北,一曰 靺鞨 。”《金史·世纪》:“ 金 之先,出 靺鞨 氏。 靺鞨 本号 勿吉 …… 隋 称 靺鞨 。”

同俗

(1).风俗相同。《战国策·赵策二》:“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

(2).使风俗同一。《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

(3).随顺世俗。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人习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於众为善。” 宋 戴复古 《哭涧泉韩仲止》诗之一:“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异人

亦作“异人”。1.他人;别人。《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高亨 注:“异人,别人,外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规异事与同计,誉异人与同行者,则以饰之无伤也。” 清 唐甄 《潜书·吴弊》:“ 吴 人发塚,非异人,即其子孙也。”

(2).不寻常的人;有异才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嘆息。羣臣慕向,异人并出。” 晋 陆机 《辨亡论》上:“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卢子由 , 武林 人。聪明博奥,间世异人,医道迥出寻常。”

(3).犹怪人,奇人。《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帝﹞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 玉 各诊一手…… 玉 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

(4).神人;方士。 晋 郭璞 《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行可 问异人 王老志 ,他日官所至。﹝ 王老志 ﹞书‘太平宰相’四字遗之。”《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孔明 曰:‘ 亮 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茅盾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他们中间血性刚强的人就要离乡背井,入深山访求异人学道。”

重善

指重大善行。《吕氏春秋·制乐》:“ 文王 寝疾五日而地动…… 文王 曰:‘ 昌 也请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重善无论报,轻毛庶有因。”

智烛

谓智慧能明察一切,如烛照物。 汉 扬雄 《法言·修身》:“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符也。” 李轨 注:“智如灯烛,可以照察。” 唐 刘禹锡 《谒柱山会禅师》诗:“曈曈揭智烛,照使出昏昧。”《参同契》卷下“孔窍其门,智者审思,以意参焉” 元 陈致虚 注:“孔窍者,包括玄妙之深,实大海之梯航,为昏衢之智烛。”

以此

(1).犹言用这,拿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 武侯 曰:‘试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刘大白 《小鸟之群》:“如果枷锁镣铐,是一种荣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骄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刚为柔, 朱家 亦以此名闻当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

归附

归顺,依服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素衣

(1).白色丝绢中衣。《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 沃 。” 陈奂 传疏:“素衣,谓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论语·乡党》:“﹝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何晏 集解:“ 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

(2).白色丧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郑玄 注:“言以丧礼自处也。” 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 唐 刘禹锡 《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謁新府,旧宾沾素衣。”

(3).泛指白色衣服。《列子·说符》:“ 杨朱 之弟曰 布 ,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第一》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4).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夫君别我应惆悵,十五年来识素衣。”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緇尘染素衣。”

朱襮

红色的绣花衣领。《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 沃 。” 朱熹 集传:“襮,领也。诸侯之服,绣黼领而丹。”

适值

正好遇到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藤野先生》

不纲

《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纲是网上端总绳,引申指大网。谓 孔子 不用大网横断流水以取鱼。后以“不纲”谓朝廷失去纲纪,政治混乱。《汉书·叙传下》:“ 秦 人不纲,罔漏于 楚 。”《新唐书·温大雅传》:“﹝ 大雅 ﹞入 隋 为 泗州 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明史·太祖纪一》:“当是时, 元 政不纲,盗贼四起。” 严复 《原强》:“ 魏 、 晋 不纲,有五胡之乱华, 大河 以北沦於旃裘膻酪者盖数百年。”

混同

(1) 将本质上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

(2) 统一

天地混同

迎战

迎敌作战

女真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为满族的祖先,曾于1115年建立金国,主要分布在今吉林、黑龙江一带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建国

(1) 国家成立

建国后经济发展很快

(2) 建设和发展国家

勤俭建国

称帝

改称号为皇帝;自称皇帝,成为最高统治者;做皇帝

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一百

(1).数词。十的十倍。《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 骆宾王 《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

(2).泛指多数。 北周 庾信 《对酒歌》:“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 宋 杨万里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诗之一:“更无短计消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谓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将近彼岸,跨步而过,亦曰一百。”

帝业

帝王的事业或功业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诸葛亮传》

天相

上天佑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天相 中国 ,斩彼 清 祚。”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 简狄 吞燕卵而生 商 , 刘媪 得交龙而孕 季 ,皆其类也。”

抑亦

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也许”、“或许”

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欲要神仙做,抱元*,胎息绵绵。一回*满一回煎。阴阳媾,赤龙蟠。地户牢封玄门启,滚丹砂、透入泥丸。昆仑上,明珠晃朗,玛瑙珊珊。一炉火灭一炉丹。灰心显、五色光鲜。双关路上气连连。拥真花,上丹田。姹女婴儿交欢笑,驾河车、地火雷迁。醴泉酒,时时饮罢,醉卧桃源。
  • 作者: 张明中,朝代: 宋代
    默识何销语话详,心斋也则坐能忘。如何孔氏家传底,却在高僧衣钵傍。并把禅机俱寂灭,不教妙理费商量。白深化锁轩前路,看尽金炉几篆香。
  • 作者: 王哲,朝代: 元代
    未入道,休要执中迷。先且牢擒劣马子,切须缚住耍猿儿。款款做修持。如省悟,勘破女男妻。自在假身常锻炼,逍遥真性得推移。应是上瑶
  • 作者: 郭印,朝代: 宋代
    林柯初脱叶,江国便知秋。雁过如将信,鸥眠不避舟。一丘终未遂,五斗祗堪羞。不有樽中物,凭谁破客愁。
  • 作者: 张籍,朝代: 唐代
    闻君鹤岭住,西望日依依。远客偏相忆,登城独不归。十年为道侣,几处共柴扉。今日烟霞外,人间得见稀。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园中碧桃树,滋生随处有。

    日久未剪治,丛条觉渐丑。

    游赏寂无人,隐荣山之后。

    嗟哉繁华姿,弃置谁之咎。

    幽斋一日閒,呼僮荷畚走。

    丛者去其杂,隐者出诸薮。

    移植小池前,间以垂丝柳。

    三月花盛开,殷红映纱牖。

    桃兮不徒荣,报我亦已厚。

    我既悟此理,愿告灌园叟。

    良材莫使沦,嗟尔能听否。

  • 作者: 李白,朝代: 唐代
    标签: 怀念感伤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雨满长空水拍畴,荔香松色倚江流。半窗灯火千年梦,万里风波一叶舟。谩道班卿若仙去,谁知谢傅正同忧。西归待我期相告,横被风师三日留。
  •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半夜风如许,平明雪皓然。帘疏穿琐细,竹压更婵娟。窘兔走留迹,饥乌鸣乞怜。遥忻炎海上,还复得新年。
  •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光武中兴三十年,愈民痼疾发灵泉。吾泉何止如光武,瑞井宜通瑞锦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