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原文

谢公中年后,畏与亲友别。
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
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
著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
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

诗词问答

问: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陈师道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书法欣赏

陈师道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谢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中年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亲友

亲朋好友

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冠缨

(1).帽带。结于颔下,使帽固定于头上。《韩非子·奸劫弑臣》:“ 楚 王子围 将聘於 郑 ,未出境,闻王病而反,因入问病,以其冠缨绞王而杀之,遂自立也。”《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 仰天大笑,冠缨索絶。”

(2).指帽。 明 张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3).指仕宦。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流血涂野草,豺浪尽冠缨。” 陈炜谟 《狼筅将军》:“他是世代冠缨,满室钩牒, 金鸡寺 的荷花有多少朵,他家就有多少官。”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死当

当在当铺里的东西超过赎取期限,就不能再赎取,称“死当”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辕下驹

(1).指车辕下不惯驾车之幼马。亦比喻少见世面器局不大之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 张守节 正义引 应劭 曰:“驹马加著辕。局趣,纤小之貌。” 唐 杜甫 《别苏徯》诗:“赠尔 秦 人策,莫鞭辕下驹。”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一日会食中书,漏下三鼓矣。 千里 一尽数豆,忽奋迅大言駡坐。凤阁侍郎 王及善 嘆曰:‘是局趣辕下驹耳。幸致位此,乃欲一鸣惊人乎?’”亦省作“ 辕驹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出尘皆野鹤,歷块匪辕驹。” 清 赵翼 《浮论》诗:“局促辕驹岂足道,出门一笑开心颜。”

(2).用作自谦之辞。 宋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辕驹蒙推挽,官次奉丹鈆。”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改辙

改变行车的路线。比喻改变原来的方法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三国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翠裘朝罢转昕霞,颁服诸方走使车。泥和五芳中出诏,锦裁双兽织成花。官叨侍橐恩加等,例及和门赐有差。坐袭馀温身更宠,不惭多病带镮赊。
  • 作者: 郑清之,朝代: 宋代
    安晚生涯冷似灰,别墅经营半月回。夸与儿郎翁骤富,诗囊盈握送陈雷。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榆街无夜禁,鹊驾有仙踪。

    似彼何妨别,如予岂复逢。

    蛩声传砌乱,露气拂花浓。

    拟向天孙问,白云千万重。

  • 作者: 韦应物,朝代: 唐代
    还同一叶落,对此孤镜晓。丝缕乍难分,杨花复相绕。时役人易衰,吾年白犹少。第一百九十二卷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麦黄秧碧百家衣,已热犹寒四月时。雨复觅春无一寸,野蔷薇发酽燕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去岁山庄称避暑,也原炎热炽如薰。

    今年膏雨常依节,消得书堂静不纷。

    高树总能布嘉荫,夏花偏觉有清芬。

    神心适处忽弗怿,为缱农夫炙背耘。

  • 作者: 黄公度,朝代: 宋代

    羊,尝遗示梅词。公依韵和之。初公被召命而西过分水岭,有诗云:“呜咽泉流万仞峰,断肠从此各西东。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及公遭谤归莆,赵丞相鼎先已谪居潮阳,谗者傅会其说,谓公此诗指赵而言,将不久复偕还中都也。秦益公愈怒,至以岭南荒恶之地处之,此词盖以自况也。
    一枝雪里冷光浮。空自许清流。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昔年曾共孤芳醉,争插玉钗头。天涯幸有,惜花人在,杯酒相酬。

  • 作者: 释道潜,朝代: 宋代

    湖岸茸茸细草生,芳洲杜若想纵横。

    去年问柳寻花地,谁伴穿云渡水行。

  • 作者: 王冕,朝代: 元代
    白雾黄烟惨百蛮,长年不见鹤书还。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白首词臣空堕泪,青春才子强回颜。旧愁新恨知多少?都在闲花野草间。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禁密因离乱,机闲为太平。山河虽设险,道德岂容争。不究千一义,空传百二名。遐方久无外,何复用鸡鸣。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