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载月四咏·其四·松岭月原文 诗词名句

载月四咏·其四·松岭月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载月四咏·其四·松岭月原文

小游适可命维舟,云馆言归岭上头。

松际流光胜秉烛,恰同谢客复登楼。

诗词问答

问:载月四咏·其四·松岭月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载月四咏·其四·松岭月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载月四咏·其四·松岭月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四

参考注释

适可

(1).适合;适宜。《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及其饱闷已过,情景适可,则仍旧如前锁门独坐而读我书也。”

(2).只能,仅仅可以。《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维舟

(1).古代诸侯所乘之船。维连四船,使不动摇,故称。《尔雅·释水》:“天子造舟,诸侯维舟。” 郭璞 注:“维连四船。”

(2).泛指帝王贵族所乘之船。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六龙齐軫御朝曦,双鷁维舟下緑池。”

(3).系船停泊。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居人行转軾,客子暂维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维舟上读半磨灭,使君乃缘戚里恩。”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望见有石壁甚峭峻,维舟登岸,寻之得一尼菴。”

云馆

高耸入云的馆舍。亦为馆名。 汉 应瑒 《正情赋》:“还幽室以假寐,固展转而不安……气浮踊而云馆,肠一夕而九烦。”《文选·左思<吴都赋>》:“寒暑隔阂於邃宇,虹蜺迴带於 云馆 。” 李周翰 注:“ 云馆 ,馆名。言此馆至高,虹蜺之气绕带於傍也。” 唐 王维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

言归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流光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谢客

(1) 婉言拒绝会见宾客

(2) 向宾客致谢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度正,朝代: 宋代
    捐躯陈大义,戴力济多艰。贤相寻迁死,明公亦放还。俄闻奸党败,仅见圣恩颁。已矣埋黄壤,伤哉涕泪潸。
  • 作者: 敖陶孙,朝代: 宋代
    舍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青留姓名。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百战淮西仅奏功,澶渊欲战已平戎。三纡相绂犹公道,长为莱公羡晋公。
  • 作者: 袁说友,朝代: 宋代
    危栏徙倚纳清观,蹁跹意已追鸿鹄。仙官五千九百到,我亦悠然立于独。雾收江际天接水,日动山尖光漾木。倚楼拍手叫青天,一笑江横送飞鹜。
  • 作者: 贺铸,朝代: 宋代
    严公桐江上,吕父清渭滨。出处两能事,寥寥乎若人。拥蓑芘苙吴侬子,身偶一竿生寄水。侯庖富馔美鲥鲈,寸鬣分鳞辱刀机。吾将一钩悬十犍,笑倚扶桑不计年。鲲鲸怀饵脱相得,坐使东南饫食鲜。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有真意与无尽意,曰一不可何况二。

    而我每以相较量,是诚躁人辞多类。

    雨馀山馆洒然清,鸟鸣其喜林空翠。

    无色声天契太初,我亦忘言胥且置。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宣化承流退自公,优柔厌饫有新功。先天勘破道玄牝,后社推为诗长雄。情性唐虞三代上,篇章韶濩六{径彳换音}中。河汾所续吾其再,首录东吴两国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较农今岁好,筹远旁秋烦。

    了识无多幸,人情未易言。

    即看一雨爽,便为昨朝暄。

    坐对濛濛者,因之忆玉门。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古干那知春与秋,迩来也觉翠阴稠。

    云和疑是双成按,声在绿琼深处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