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原文 诗词名句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原文

载酒无人过子云,年来家酝有奇芬。
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
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

诗词问答

问:《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过子

来回反复的次数;遍。《红楼梦》第五五回:“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纔罢。”《红楼梦》第六五回:“虽然 平姑娘 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他还要口里掂十个过子呢。”一本作“ 过儿 ”。

家酝

家中自酿的酒。 唐 杜甫 《王侍御许携酒至草堂便请邀高使君同到》诗:“绣衣屡许携家醖,皁盖能忘折野梅。”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序》:“余退居 渭 上,杜门不出,时属多雨,无以自娱,会家醖新熟,雨中独饮。” 清 汪懋麟 《叔定家兄入京同朝采出郭相迎抵寓即事》诗之二:“风味此乡安稳未,且尝家醖剪园蔬。”

有奇

还有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醉乡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同梦

(1).《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毛 传:“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 郑玄 笺:“虫飞薨薨,东方且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后以为夫妻情深之典。 柳亚子 《席上赋赠蔡贤初将军罗西欧夫人伉俪》诗:“革命应关同梦计,双栖喜在首都逢。”

(2).喻指知己,密友。 宋 曾几 《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睡息

睡眠时的呼吸。 宋 苏轼 《石芝》诗:“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来初匀。”

齁齁

(1).熟睡时的鼻息声。 宋 苏轼 《尝天门冬酒》诗:“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 元 王德信 《集贤宾·退隐》曲:“饱时节婆娑松下走,困时节布衲里睡齁齁。”《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齁齁鼻息,响动如雷。”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夜里,十五个汉子快乐一阵以后,都在茅棚里睡得齁齁。”

(2).形容生气时呼吸急促貌。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你还待要闹啾啾,越激的我可也怒齁齁。”

口业

(1).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懺悔,晚间纵口业駡詈人。” 宋 苏轼 《胜相院藏经记》:“结习口业,妄言綺语,论説古今是非成败。”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业,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

(2).指诗文的创作。 唐 宋 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唐 白居易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诗:“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宋 苏轼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诗之二:“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3).藉以为生的产业。《清史稿·世祖纪一》:“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

小小

(1).最小;很小。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闻 楚 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云梦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 清 李渔 《巧团圆·掠妪》:“我乃 闯将 过天星 标下,一个小小头目是也。” 刘半农 《稻棚诗》:“凉爽的席,松软的草,铺成张小小的床。”

(2).少量,稍稍;短暂。《太平御览》卷八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大饿不在车饭。谓……辅车上饭,小小不足济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校事 刘慈 等,自 黄初 初数年之间,举吏民奸罪以万数。 柔 皆请惩虚实,其餘小小掛法者,不过罚金。”《水浒传》第五三回:“ 戴宗 道:‘我説甚么?且不要道破他,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 鲁迅 《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爱和憎的纠缠,感情和理智的冲突……都逐着这‘小小十年’而开展。”

(3).幼小。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宋 辛弃疾 《蝶恋花·席上增杨济翁侍儿》词:“小小年华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

(4).即 南齐 妓女 苏小小 。 唐 白居易 《杨柳词》:“若解多情寻 小小 ,緑杨深处是 苏 家。” 宋 徐铉 《柳枝辞》之三:“凭郎暂住青驄马,此是 钱塘 小小 家。”

(5).泛指妓女。 宋 晁说之 《都下追感往昔》诗之一:“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眼花

看东西模糊不清

头昏眼花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淮南

(1) 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2) 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淮南煤矿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泛溢

亦作“泛溢”。1.漫溢;泛滥。《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秋,大霖雨, 汉水 汎溢。”《宋书·孝武帝纪》:“雨水猥降,街衢泛溢。” 前蜀 杜光庭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自汎溢以来,累有摧坏。” 宋 苏辙 《筠州祈雨青辞》:“去夏大水汎溢城邑,继以秋旱,民食不足。” 清 唐孙华 《连雨》诗:“吾乡本沮洳,百川愁汎溢。” 王西彦 《鱼鬼》:“洪水来了,从溪岸泛溢出白流,远远望去,好像是无数道瀑布的倾泻。”

(2).水广大无际貌。 汉 扬雄 《反离骚》:“驰 江 潭之汎溢兮,将折衷虖 重华 。”

(3).多而滥;空泛不切实。《群书治要》卷四八引 三国 魏 桓范 《世要论·序作》:“世俗之人,不解作体,而务汎溢之言,不存有益之义。” 王闿运 《湘绮楼论文》:“诗则有家数,易摸拟,其难亦在於变化……成家之后,亦防其泛溢。”

(4).犹洋溢。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子牟》:“清音激越,遐韵泛溢,五音六律,所不能偕。” 郑振铎 《蝴蝶的文学》一:“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得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溢着快乐。”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一种忘怀一切、天真、甜美的表情在 骆刚夫 底脸上泛溢着。”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縠纹

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唐 罗隐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诗:“御题綵服垂天眷,袍展花心透縠纹。” 宋 苏轼 《和张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鸣江瀨,清 洛 朝回起縠纹。” 明 杨慎 《渡黑龙江时连雨水涨竟日乃济》诗:“雨过添清气,风生爱縠纹。” 清 陈其年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词之五:“ 曲阿 湖上,重看縠纹平似掌。”

诗文赏析


【原题】: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雀啄江头黄柳花,䴔䴖鸂鶒满晴沙。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沈郎吟处秋风老,今代何人诗斗南。练石补天君特妙,追云逐月我何堪。极知才倍曹丕十,不但人如汉杰三。欲与东湖传活法,当家衣钵付谁参。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青非来则轩成独,人不来轩谁识青。

    安得忘言契倪筦,由他色色与形形。

  •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春色才从野外知,柳阴花气暖霏霏。出林啼鸟逢人住,掠路游蜂傍马飞。薄宦尘埃空自哂,长吟风物阻相依。弟酬兄唱饶才思,珠玉同携满袖归。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纡跸团河祗廿里,五年以阅一宜停。

    昨朝野甸扬尘处,润沃黄根即发青。

  • 作者: 李云龙,朝代: 明代

    千灯一坐放光明,帝网交罗互不争。

    谁与春风露消息,珊瑚枝上唤流莺。

  • 作者: 李彭,朝代: 宋代

    湛湛太液池,气接昆崙丘。

    雕葫紫箨辈,茂密谁能俦。

    凫雏与雁子,溯波还复流。

    偓佺倚黄鹄,往往乘风游。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柏槐根本不相同,他植较来品又崇。

    院各东西世唐汉,忘年友意在其中。

  • 作者: 岑参,朝代: 唐代
    仙掌分明引马头,西看一点是关楼。五月也须应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 作者: 刘义,朝代: 唐代
    君莫嫌丑妇,丑妇死守贞。山头一怪石,长作望夫名。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