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野步十首原文 诗词名句

野步十首

作者: 陈普朝代: 宋代

野步十首原文

按步缓寻幽草,扬眉一望平林。
鸟景渔矶日暮,豆花村屋秋深。

诗词问答

问:野步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问:野步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普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普名句大全

陈普野步十首书法欣赏

陈普野步十首书法作品欣赏
野步十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寻幽

(1).寻求幽胜。 唐 李商隐 《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2).探究深奥的事理。《北史·杨伯丑传》:“时有 张永乐 者,卖卜京师, 伯丑 每从之游。 永乐 为卦有不能决者, 伯丑 輙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扬眉

(1).举目。《列子·汤问》:“ 离朱 子羽 方昼拭眥,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 宋 苏轼 《戏子由并次慎老韵》之二:“何必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济颠化缘疏》:“一举手,一低头,只此便是 弥陀佛 ;或扬眉,或謦欬,何处更参慈世尊。”

(2).形容得意、忧愁、愤怒等貌。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唐 杜甫 《晚晴》诗:“未怪及时少年子,扬眉结义 黄金臺 。”《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发跡司判官忽扬眉盱目,咄嗟长叹而谓众宾曰:‘诸公各守其职,各治其事……大难将作,虽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天安门诗抄·扬眉剑出鞘》:“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3).谓摄提星星光闪烁。《汉书·翟方进传》:“今提扬眉,矢贯中。”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摄提星也。扬眉,扬其芒角也。” 王先谦 补注引 沉钦韩 曰:“摄提两星颊曲,人眉似之。”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平林

平原上的林木。《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毛 传:“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唐 李白 《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径入天涯。” 清 叶锦 《晓渡》诗:“隔岸疎鐘动,平林宿鸟飞。”

渔矶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磯緑玉湾。” 清 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 吴 船快于马,迟我坐渔磯。”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豆花

(1).指豆类植物开的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豆》:“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唐 许浑 《题韦隐居西斋》诗:“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只有扁豆一种,交到秋时,西风发起,那豆花越觉开得热闹。”

(2).方言。即豆腐脑。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雪嫩的豆花--这和豆腐一样的制作,是比豆腐还要简单,还要好吃。” 岚云 《逐渐消失的行业》:“虽可吃到甜咸加料的豆花,却不如挑担而来的姜汤豆花味美。”参见“ 豆腐脑 ”。

秋深

深秋。指晚秋时节。 南朝 陈 陈叔齐 《籁纪》:“擣衣者,秋深治衣之声也。” 唐 刘长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唐 李绅 《重别西湖》诗:“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西直门

    所胜当年田遍耕,益资膏泽润苗茎。

    通宵甘雨滋优渥,尚有馀情惜晓晴。

  • 作者: 葛天民,朝代: 宋代
    时俗常谈已断霜,雨寒翻著絮衣裳。花枝照眼堂堂去,茗碗关心故故香。杨柳稍传莺割据,茅茨敢望燕商量。旧游莫诵兰亭语,自觉中年易感伤。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赐对云帘几刻留,东南公利入牙筹,方船万粟浮江下,封府三钱出地流。驿路尘清迎弩密,省台薰歇护衣愁。不妨遍历骚人国,金橘丹枫互占秋。
  • 作者: 佘光裕,朝代: 明代

    九日酣歌兴未休,尊中冠盖尽瀛洲。

    芙蓉十里红相媚,杨柳千条翠欲流。

    紫禁梦悬燕市月,白云心系越山秋。

    江南烟景依然在,明岁看花忆旧游。

  • 作者: 秦嘉,朝代: 两汉
    岩石郁嵯峨。
  • 作者: 朱国祚,朝代: 明代

    阊门开晓日,玉律下云边。

    一纪逢羲驭,千秋卜汉年。

    灵台占气早,上苑得春偏。

    瑞霭含蓂荚,欢呼杂管弦。

    三辰传夏令,万国戴尧天。

    欲进升平颂,惭无白雪篇。

  • 作者: 石宝,朝代: 明代

    底事逢春直苦吟,五云东北最关心。

    防身剑可长三尺,买赋名空直万金。

    海上风涛多浩荡,路傍花木自高深。

    青山日暮催行客,几为离亭滴壮襟。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 作者: 张尧同,朝代: 宋代
    孝德襄陵久,天然与众殊。生男不能养,应合愧杨姑。
  • 作者: 林亦之,朝代: 宋代
    乘轺岭外丈人回,奉使天南学士来。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驿辞濑口初逢菊,界入潮州客折梅。莫怪襄阳负韩约,芸香又好赐环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