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平陸知县尹象先原文 诗词名句

送平陸知县尹象先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送平陸知县尹象先原文

之子被尉薦,走马赴关西。
西人待贤相,抚育庶有宜。
羌羶汙右鄙,秦陇含创痍。
健将贪屯聚,砦栅犹鳞差。
四年结不解,糧饷先自疲。
兵分势已弱,贼入纵横驰。
营阵讫不立,安得张吾师。
比来守禦计,尚复纷相訾。
子今位苦下,何由能夺奇。
悉力字羸瘼,姑守簿书期。

诗词问答

问:送平陸知县尹象先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送平陸知县尹象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走马

(1) 骑着马跑

平原走马

(2) 善跑的马

团长有一匹棕色马,是匹好走马

关西

指 函谷关 或 潼关 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 关中 摇足,则 关 西非陛下有也。” 宋 俞文豹 《吹剑续录》:“学士(指 苏軾 )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 东去’。”《水浒传》第三回:“洒家始投老 种 经略相公,做到 关 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西人

西洋人,指欧美各国的人

西人长火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贤相

贤明的宰相。《荀子·富国》:“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承上问而不蔽下臣之美,贤相之盛节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我们的学者也曾说过:要征服 中国 ,必须征服 中国 民族的心。其实, 中国 民族的心,有些是早给我们的圣君贤相武将帮闲之辈征服了的。”

抚育

照料培育

抚育烈士子女

庶有

犹庶类,万物。《逸周书·寤儆》:“赦有罪,怀庶有,兹封福。” 朱右曾 校释:“庶有,犹庶类也。”

秦陇

(1). 秦岭 和 陇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秋至怀归》诗:“ 楚 关带 秦 陇 , 荆 云冠 吴 烟。”《旧唐书·音乐志二》:“鸚鵡, 秦 陇 尤多,亦不足重。” 清 方苞 《释兰谷传》:“遵 秦 陇 ,入栈道。”

(2).指今 陕西 、 甘肃 之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姚福进 者, 兕麟 之祖也, 德顺军 人,以挽强名於 秦 陇 间。” 陈毅 《寄友》诗:“ 秦 陇 消息倩谁问,故交鬼影梦中归。”

创痍

亦作“ 创夷 ”。1.创伤。《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 高帝 蒙霜露,沬风雨,赴矢石,野战攻城,身被创痍,以为子孙成万世之业,艰难危苦甚矣。”《三国志·吴志·程普传》:“攻城野战,身被创夷。”

(2).指受伤之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於幽冥,创痍被於草棘。”

(3).指战祸造成的破坏。《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于今创痍未瘳, 噲 又面諛,欲摇动天下。”《新唐书·冯盎传》:“天下初定,创夷未復,大兵之餘,疫癘方作。” 王闿运 《胡公祠碑》:“创夷在侧,兵革不息。”

健将

(1) 某种活动中的能手

(2) 运动员等级中最高一级的称号,由国家授予

(3) 古时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屯聚

(1) 聚集;集合

屯聚之兵。——宋· 苏轼《教战守》

(2) 集结

砦栅

为防御而设的竹木栅栏等障碍物。《宋书·柳元景传》:“又於东南据高丘,屯砦栅。” 明 宋濂 《故胡母欧阳夫人墓志铭》:“募驍勇,植砦栅,相率固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 蒙古 图垒 帅众入 陕西 ,于京兆、 同 、 华 间破砦栅六十餘所,遂趋 凤阳 。”

鳞差

犹鳞次。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 姑苏臺 枕 吴江 水,层级鳞次向天倚。”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壬午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 黄鹤山 上,轮奂高寒,甲於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林行一二里入谷,两厓夹径,径竝东厓,大石鳞差,马足行甚艰。”

不解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 余开选 《狮子》:“‘你要干啥?’ 王天明 不解地问。”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先自

先已;本已。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诗:“骨都先自讋,日逐次亡精。” 唐 上官婉儿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二三:“ 沁水 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 宋 辛弃疾 《瑞鹧鸪》词:“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又添愁!”《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衙内自思量道:‘先自肚里又饥,却教喫茶!’”

分势

地位权势。《韩非子·八经》:“分势不贰,庶适不争。权籍不失,兄弟不侵。”

横驰

从这一边驶向那一边。 艾芜 《海岛上》:“海面上正横驰着两只黄色渡轮,一只由大陆到海岛去,一只由海岛到大陆去。”

营阵

亦作“ 营陈 ”。指军队的结营布阵。《史记·李将军列传》:“ 程不识 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闻 孟获 者,为夷 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明史·兵志四》:“五曰练营阵,详布阵起行、结营及交锋之正变。” 清 魏源 《荆溪周君保绪传》:“至是益交 江 淮 豪士,互较所长,尽通其术,并详训练营阵之制。”

比来

近来

比来天下奢靡。转相念效。——《三国志·徐邈传》

相訾

相互诋毁、非议。《庄子·天下》:“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元史·李德辉传》:“况復军政不一,相訾纷纷,朝夕败矣,岂能成功哉!” 明 方孝孺 《送梁宏省亲还广东序》:“而自私之人,犹窃窃相訾不置,何其甚惑耶。”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悉力

尽力;全力。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离合根》:“为人臣常竭情悉力,而见其短长,使主上得而器使之。”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在官折节於奔走,悉力於米盐之末务,此固任小者之常,无不自安之意。”《明史·罗一贯传》:“ 辽阳 陷, 西平 地最衝, 一贯 悉力捍御。”《花月痕》第四六回:“水陆悍贼无数,悉力抗拒。”

簿书

(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周礼·天官·小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汉 郑玄 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方将区区於簿书米盐之间,碌碌於尘埃箠楚之地。” 清 刘大櫆 《乞捐输以待周急引》:“其取息几何,其已用及未用几何,登之簿书,岁终会计。”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说:上官如云,过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陈检点,尚恐不及,苦哉!苦哉!”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汉书·贾谊传》:“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唐 李绅 《宿越州天王寺》诗:“休按簿书惩黠吏,未齐风俗昧良臣。” 明 李东阳 《再哭体斋迭见慰哭子韵》:“山斗正悬天下望,簿书长绕病中身。”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宪驾经临,自当远接,只因簿书碌碌,致失郊迎,多有得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行尸走骨贪名利,分定刚图。不念身躯。皮与骷髅作殡居。劝人割断攀援索,跳出红炉。整顿元初,有个山侗著力扶。
  • 作者: 吴亿,朝代: 宋代
    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认得裙腰芳草路,魂消。曾折梅花过断桥。潘鬓为谁凋。长恨金闺闭阿娇。遥想晚妆呵手罢,夭饶。更傍珠唇暖玉箫。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古郢繁华得少留,披云更喜识贤侯。径容拱挹侍谭笑,怪底咄嗟成献酬。罗绮香中偷醉眼,蕙兰丛里掉吟头。何如白玉堂中客,试问樽前小莫愁。
  •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法施老人卧不出,呼我取别行问疾。摩盘拭箸劝一饱,少待须臾莫苍猝。早年著眼觑文字,万卷初无一言契。多生绮语未经忏,半世虚名足为累。此去它来尚有缘,头童齿豁恐无年。殷懃三请久住世,弊恶可念未可捐。平生准拟西行计,老著人间此何意。他生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
  • 作者: 姬翼,朝代: 元代
    林下山间,人市处处,天游在在玄虚。更不许丝毫增损,具足无余。漆桶甘沉默音,戏场自作涂糊。枯骸隐几,苍天谁问,枉用吹嘘。形名寓耳,*缕真容,非铅非汞非珠。纵举似、百端拈弄,妙处难模。谁有轮扁手段,成风去垩功夫。头头物物,洪纤巨细,色色如如。
  • 作者: 冯时行,朝代: 宋代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 作者: 赵希逢,朝代: 宋代
    昨夜何人雪里归,岭头折得去年枝。莫将寒暖分南北,直为春光剖破篱。
  • 作者: 陶渊明,朝代: 魏晋
    标签: 写酒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 作者: 叶向高,朝代: 明代

    满眼蓬蒿游子泪;一盂麦饭故乡情。

  • 作者: 梅挚,朝代: 宋代
    才地渊友笔力恢,三年粉社幸游陪。八吟丽赋凭高得,三咏雕触选胜开。玉苑早容收朴樕,兰池尝许试虺{虺虫换贵}。海棠风里甘棠政,祇恐星趋节召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