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雨(三月初二日)原文 诗词名句

雨(三月初二日)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雨(三月初二日)原文

云容迩日浓,起予希泽意。

春膏实润渥,望蜀谁能置。

昨从千亩回,午晴惜且惴。

夜半闻复阴,将晓遂大霈。

濯枝更润叶,三寸馀沾暨。

或云利麦田,或云滋耤地。

我惟感鸿恩,尔漫颂上瑞。

并慰不敢言,慰即虞心肆。

诗词问答

问:雨(三月初二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三月初二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七

2. 三月初二日

参考注释

迩日

近日;近来。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二:“且邇日世途风波,百千其状。”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续》:“虽邇日工价合计尚欠三千餘金,自当妥为办理。”

起予

(1).《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诗:“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我时年尚幼,作赋慕 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启发他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未可以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谨书起予。” 吕向 注:“恐其不致至诚,不知善否之应,故以书起发其章。”

春膏

(1).指春雨。 唐 李咸用 《春晴》诗:“簷滴春膏絶,凭栏晚吹生。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鶯。”

(2).纸名。参见“ 春膏纸 ”。

(3).春天肥沃的泥土。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方其根移露本,盆壅春膏,拟紫茎之逞瑞,伉兰蕙於亭皋。”

千亩

春秋 时地名,在今 山西 介休县 南。《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 千亩 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 杜预 注:“ 西河 介休县 南有地名 千亩 。”《国语·周语上》:“三十九年,战於 千亩 ,王师败绩於 姜氏 之 戎 。”一说 千亩 之地有二:一为 周 地,见《国语·周语上》;一为 晋 地,见《史记·晋世家》。参阅 清 齐召南 《春秋左氏传注疏考证》。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大霈

谓皇帝大施恩泽。多指大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俞侍郎执法》:“﹝ 俞澂 ﹞以为 * 於异代,既更开国大霈,犹所不赦,况 亮 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考察破例》:“即 穆宗 登极,大霈言官,无一遗弃。”

濯枝

见“ 濯枝雨 ”。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云滋

指露水。《云笈七籤》卷七五:“又云欲玉椀鎚研药,益人;渍云滋,最佳。”

鸿恩

大恩。多指皇恩。《汉书·匈奴传下》:“大化神明,鸿恩溥洽。”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刘桢<感遇>》:“微臣固受赐,鸿恩良未测。” 清 蒲松龄 《巡河赦罪表》:“用行肆赦,诞布鸿恩。”

上瑞

最大的吉兆。 唐 韩愈 《贺庆云表》:“臣所领州,今月十六日申时有庆云现於西北……斯为上瑞,实应太平。” 宋 王溥 《唐会要·祥瑞下》:“朕以慈惠恭俭为休徵,以人和年丰为上瑞。”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按野蚕成茧,昔人谓之上瑞。乃今东 齐 山谷,在在有之,与家蚕等。”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虞心

(1).希冀之心;侥幸之心。《左传·桓公十一年》:“我以鋭师宵加於 郧 , 郧 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鬭志。” 杨伯峻 注:“虞心,冀四国援兵之心。”

(2).怡悦心情。虞,通“ 娱 ”。《孔丛子·连丛子》:“下国褊陋,莫以虞心,故乃闢四封以为藪,围境内以为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碧海明初日,青山破宿烟。寒阴都避易,芳景正澄鲜。屋角禽声姹,池塘蝶影翩。春光吾负汝,今日一欣然。
  • 作者: 温镗,朝代: 宋代
    谢家庭槛晓无尘。芳宴启良辰。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榴花一盏浓香满,为寿百千春。岁岁年年,共同劝乐,喜庆与时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

    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

    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

    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

    迎銮三于浙,祝釐两入京。

    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

    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

    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

  • 作者: 丁黼,朝代: 宋代
    梅腊宾春,瑞烟满、华堂馥郁。还又祝、屏垂彩帨,觞称醽醁。南浦西山开寿域,朱帘画栋调新曲。庆彩衣、龙节侍慈萱,春长绿。双鹤发,齐眉福。一麟瑞,如冰玉。看国封重见,五霞凝轴。王母瑶池鸾凤驭, * 金鼎神仙箓。数从今、椿算到何时,蟠桃熟。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晚喜貛郎学,前知杜宇声。乃知常处士,不及邵先生。
  • 作者: 汪应辰,朝代: 宋代
    本是扶犁客,随缘漫作官。故山应念我,薇蕨已阑干。
  •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双井江南妙品,不减建溪月团。

    但使睡魔不作,可须归去蓬山。

  • 作者: 方瑞兰,朝代: 清代

    鹗荐表循良正,时事多艰,慷慨登车,借手还期偿素愿;

    鸿嗷劳抚恤念,河流未塞,仓皇易箦,关心犹自问苍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谷口延缘不见楼,到来俯视白云头。

    蜃窗嫩日宜清坐,树树山山总在眸。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亡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也应学得老渔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