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吉州龙溪原文 诗词名句

题吉州龙溪

作者: 何敬朝代: 唐代

题吉州龙溪原文

龙溪之山秀而峙,龙溪之水清无底。
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濛溢清泚。
奔流百折银河通,落花滚滚浮霞红。
四时佳境不可穷,仿佛直与桃源通。

诗词问答

问:题吉州龙溪的作者是谁?答:何敬
问:题吉州龙溪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吉州龙溪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全唐诗:卷772-7

参考注释

龙溪

茶名。《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无底

(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列子·汤问》:“有大壑焉……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 晋 陆机 《从军行》:“谿谷深无底,崇山鬱嵯峨。”

(2).无限度;无穷尽。《后汉书·张纲传》:“甘心好货,纵恣无底。”《西游补》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鸳鸯无底,见他俩个把我做阁板上货,我哪得不生悲怨!”

(3).谓不知底细。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到底是真是假, 周祺 心中无底。”

狂风

(1) 气象术语中指速度为每小时88到108公里的风

(2) 猛烈的风。比喻破坏性的力量或影响

战争的狂风摧毁了他的家

激烈

(1)

(2) 剧烈

激烈争辩

(3) 声音高亢激昂;激越

激烈的演说

薄雾

淡薄的雾气;霾

冥濛

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游人夜到 汝阳 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 扶桑 野阳乌闪烁,遥认着 蓬莱山 烟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参见“ 冥蒙 ”。

清泚

(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奔流

(1) 流得很急

这条河奔流入海

(2) 流得很急的水流

百折

(1).极言曲折之多。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执事之文,紆餘委备,往復百折,而条达疎畅,无所间断。”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湍流落空嵌,百折不容骋。” 明 韩守益 《苏武慢·江亭远眺》词:“地涌 岷 峨 ,天开 巫峡 , 江 势西来百折。”

(2).见“ 百折不挠 ”。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滚滚

(1) 大水急速翻腾向前

大江滚滚东去

(2) 也泛指急速翻腾的样子

浓烟滚滚

开路的炮声像滚滚春雷,震撼着崇峻岭。——《太行青松》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佳境

美好的境界

渐入佳境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仿佛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普度,朝代: 宋代
    白云高,滩水急。不动脚头,全身直入。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武夷老子雪垂肩,喜事何曾减少年。鹦鹉螺深翻细浪,辟邪炉暖起微烟。幽花滴露沾纱帽,乱絮凭风扑画船。虎豹九关君勿叹,未妨一笑住壶天。
  • 作者: 苏颂,朝代: 宋代
    封邑从夫贵,传家嗣子贤。初闻板舆去,忽怆寿宫迁。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
  • 作者: 张祜,朝代: 唐代
    锦堂昼永绣帘垂,立却花骢待出时。红粉美人擎酒劝,青衣年少臂鹰随。轻将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枝。近地独游三五骑,等闲行傍曲江池。
  • 作者: 郭三聘,朝代: 宋代
    忆昔游澹岩,文社四为侣。相逢各年少,抱负俱有素。训狐圣得知,夜半叫已屡。主人知客来,倒屣相告语。且言龙王神,多有灵异处。殷勤叩科名,吉兆齐确许。未成三先达,陆续霄汉去。转盼三十载,独我尚困沮。行将贾余勇,犹幸有孤注。乘兴偶重游,寓敬香一炷。再拜问龙王,前约何可岁。朱衣愿点头。成就在此举。拟欲鑱坚珉,纪此一奇趣。
  • 作者: 沈大本,朝代: 明代

    放鹤人何在,孤亭横翠微。

    客来亭上坐,惟见白云飞。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驻鸾恰自西池返,携得蟠桃且未尝。

    却是飞琼相赠与,慢疑人是女东方。

  • 作者: 唐寅,朝代: 明代
    绿阴清画白猿啼,三峡桥边路欲迷。赖得泉声引归路,泉声鸣咽路高低。
  • 作者: 舒邦佐,朝代: 宋代
    籋云追电笑谈间,争看骅骝出帝闲。暂借短檠赊眼力,莫因远别梦眉山。诗闻庭下频趋鲤,易在床头久铸颜。趁取双亲皆未老,绿衣归换彩衣斑。
  •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先从攒殿拜昭慈,尚想从容镇事仉。九十三年神驭邈,架椸犹是旧裳衣。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