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原文 诗词名句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作者: 王炎朝代: 宋代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原文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诗词问答

问: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书法欣赏

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书法作品欣赏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流别

(1) 江河的分支

(2) 流派;派别

驾临

敬辞,称对方来临

敬候驾临

苕溪

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行厨

亦作“ 行厨 ”。1.谓出游时携带酒食;亦谓传送酒食。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十七:“行厨半路待,载妓一双迴。”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献食表》:“伏知金鷄瑞鼎,盈上帝之珍羞;玉女行厨,尽羣仙之品味。” 唐 张谓 《春园家宴》诗:“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乍暖风烟满江乡,花裡行厨携着玉缸;笛声吹乱客中肠,莫过 乌衣巷 ,是别姓人家新画梁。”

(2).指所携带的酒食。《太平广记》卷六十引 晋 葛洪 《神仙传· * 》:“﹝ * ﹞入拜 方平 , 方平 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

(3).犹执炊,掌灶。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八:“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

见“ 行厨 ”。

幽奇

(1).指玄妙的哲理。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夫神光灵变,及无量之寿,皆由诚信幽奇,故将生于佛土,亲映光明,其寿无量耳。”

(2).幽雅奇妙。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烂漫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清 姚莹 《游榄山记》:“是乡在 香山 治东北七十里,居稠而民富,无幽奇壮胜之观,而人士彬彬有文采。” 朱自清 《怀魏握青君》:“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说一会,默一会。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

五湖

(1).古代 吴 越 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 吴县 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泽藪曰 具区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郑玄 注:“ 具区 、五湖在 吴 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 具区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 吴 ,战於 五湖 。” 韦昭 注:“ 五湖 ,今 太湖 。”《文选·郭璞〈江赋〉》:“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 五湖 者, 太湖 之别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韦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於 具区 ,谓之五湖口。五湖谓 长荡湖 、 太湖 、 射湖 、 贵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夏本纪》“ 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贡湖 、 胥湖 ,皆 太湖 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

(2). 江 南五大湖的总称。《史记·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 司马贞 索隐:“五湖者, 具区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阳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苏 长荡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阳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东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 五湖 秋。” 朱鹤龄 注:“雁至 衡阳 则回。此五湖当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称 华中 、 华东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阳湖 、 巢湖 、 洪泽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国 大夫 范蠡 ,辅佐 越王 勾践 ,灭亡 吴国 ,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於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寻渔父於沧浪。”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清 李渔 《巧团圆·闻诏》:“从今后呵,纔知道隐 三湘 泛五湖,这仙缘没福难图。”

浩荡

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三江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 钱塘江 、 浦阳江 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为三江。《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 娄江 、 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 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内水 沱江 也。”

(3).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 、 北江 、 东江 。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指 鸭绿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鸭緑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不知凡几

不知道有多少,表示同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 清 张三礼 《<空谷香>序》:“余谓海内如 顾 姚 之事者不知凡几,不遇 苕生 ,莫传姓氏。”

高纵

(1).谓恣意远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

(2).指高尚的德行。《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委辞名位,帝嘉厥庸。追赠宠服,以显高纵。”

心目

(1) 内心

吾心目中。——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想法和看法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尘寰

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弹压

镇压;制服

当局派军队弹压

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妙语

(1) 指意味深长或说得很俏皮的话

(2) 快速、简练而漂亮、诙谐的说法

用一些妙语使他们的评论生动

(3) 词美意深而富于情趣的言语

妙语惊人

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金相玉质

形容人或物外表和内质俱美。 汉 王逸 《<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周书·苏绰传》:“若刀笔之中而得志行,是则金相玉质,内外俱美,实为人宝也。” 唐 李峤 《昭觉寺佛像碑》:“金相玉质,凤毛龙翰。”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三七回:“两旁分列楹联,左首八字,是‘天上神仙,金相玉质’;右首八字,是‘女中豪杰,说礼明诗’。”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杨 *,朝代: 宋代

    金炉喷兽枕欹山。衾帐不知寒。数片飞花,初临窗外,犹作坠梅看。明年此际应东去,藤轿逐征鞍。山水屏中,莺花堆里,相与下临安。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雨余湖上数峰青,湖水连天似镜平。一棹迎凉快襟袖,香从苹末晚风生。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苕溪在何许,水远山幽幽。自闻远斋亡,时序忽晚秋。尺书不能寄,有怀空泪流。何以谅我心,诸兄交白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东西路径原一路,南北灵岩有二灵。

    岂必长卿重赓句,依然元奘尚留亭。

    漫云逝水如其往,试看石泉镇此渟。

    调御丈夫独无语,由他色色与形形。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名王金冠玉蹀躞,面缚纛下声呱呱。稿街未遽要汝首,卖与酒家钳作奴。
  • 作者: 廖行之,朝代: 宋代
    年年六月二十一,举酒华堂祝诞辰。此意肯为身快乐,须知所喜寿慈亲。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韵士得幽趣,名山还再寻。

    逍遥清凉界,披豁烦热襟。

    粲粲古桂花,娟娟青竹林。

    慧日散佳彩,慈云结轻阴。

    超然外形迹,静焉观我心。

    境空无碍物,地胜多布金。

    业缘尚觉浅,味道殊喜深。

    薄暮想忘归,坐聆清磬音。

  • 作者: 李彭,朝代: 宋代

    湛湛太液池,气接昆崙丘。

    雕葫紫箨辈,茂密谁能俦。

    凫雏与雁子,溯波还复流。

    偓佺倚黄鹄,往往乘风游。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平生抱遐尚,抚剑远行游。迹谢声利牵,心与岩壑谋。东征泛沧海,南惊逾丹丘。西登峨峨啸,北望关陇愁。匡庐挽归辔,名字横九州。出门宛在眼,欲往辄不酬。人事具好乖,山灵岂吾分。忽近益可笑,投老空自尤。兹辰下芳香,会心得良俦。赢良幸易足,决策遂所求。中宵雨声断,逗晓霁色浮。天容极莹净,风气正和柔。瘦筇挟篮舆,野服兼轻裘。遥遥指林麓,欣欣听溪流。试屐请贤岭,弭盖白水湫。飞湍响淙潺,怪松韵萧飕。艰然小羊额,喘若料虎头。甓石访岁期,负樵歌道周。百折快一眺,千里森双眸。峰峦何绵聊,脉络相缠缪。化钧妙融结,神工巧雕锼。长风动溟渤,洪涛簸瀛洲。居鳌出贔屭,游龙绕蚴醪。鲸鹏恣摩汤,虫鱼纷叠稠。万怪各起伏,千帆递行留。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大冶鎔金入范看,不嫌口阔肚皮宽。得来妙触通身眼,净放光明赤肉团。衲子落成俱受赐,檀那相助许投干。底心试问楞严友,道契圆通只个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