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龙江馆舍原文 诗词名句

龙江馆舍

作者: 黄庚朝代: 宋代

龙江馆舍原文

幽栖俗事不相关,家在青松翠竹间。
绕屋四围都是水,隔林一片不多山。
诗篇陶写清秋景,书册消磨白日间。
门外沙鸥如旧识,忘机飞去又飞还。

诗词问答

问:龙江馆舍的作者是谁?答:黄庚
问:龙江馆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庚名句大全

黄庚龙江馆舍书法欣赏

黄庚龙江馆舍书法作品欣赏
龙江馆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幽栖

(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俗事

世俗的事务

俗事缠身

相关

彼此关连;相互牵涉;互相关心

青松

青翠的松树

翠竹

绿竹。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积芳兮选木,幽兰兮翠竹。”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明 何景明 《过马溪田村居》诗:“宛宛清河曲,团团翠竹村。” 叶圣陶 《线下·金耳环》:“绿意弥漫的原野在两旁平转;时时有一丛深树或翠竹一闪而过,标识着那里有村落。”

四围

四周;周围

在房子四围遍植花草

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诗篇

(1) 诗的总称

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激情

(2) 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

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

(3) 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光辉的诗篇

陶写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觴。”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关河冻,雨雪频。不知何处醉斜曛,陶写见天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偶然学着对个策,做篇论,那还觉得活泼些;或者做个词章,也可以陶写自己的性情。”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书册

装订成册的书;书籍

埋头书册

消磨

(1) 逐渐消耗;磨灭

消磨志气

(2) 消遣,打发时光

消磨岁月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沙鸥

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如旧

如故;跟原来一样

小桥,荷花,…一切如旧

忘机

指没有巧诈的心思,与世无争

陶然忘机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今年下诏复河湟,峡路王师出省章。已报龙支新拓境,更开属国处降羌。
  • 作者: 周紫芝,朝代: 宋代

    然如身在孤山,雪后园林、水边篱落,使人神气俱清。又明日,乃作此词歌于妙香寮中,亦仆西来一可喜事也
    香满箱奁,看沈犀弄水,浓麝含薰。荀郎一时旧事,尽属王孙。残膏胜馥,须倾囊、乞与兰荪。金兽暖,云窗雾阁,为人洗尽余醺。
    依稀雪梅风味,似孤山尽处,马上烟村。从来甲煎浅俗,那忍重闻。苏台燕寝,下重帏、深闭孤云。都占得,横斜乱影,伴他月下黄昏。

  •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东野多穷辄自鸣,半生云水共将迎。朝廷织悉收遗老,笔势巉岩压后生。天上恩袍新草色,道傍诗句古钟声。出秦壮思磨锋锷,欲破刘郎五字城。
  • 作者: 释迈贤,朝代: 宋代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向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忆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边擘荔枝。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静宜十里静明临,路便因之胜历寻。

    时值仲春犹峭景,斋斯最古阅清音。

    兹因泉也呈澄澈,彼以山乎耸嶬岑。

    伯仲埙篪原一致,底须分别起尘心。

  •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奇哉慧剑,无影无形。纯钢斩龟截钉。劈碎恩山,斫断 * 尘情。剿除三尸六贼,不须弹、神龟皆惊。常把握,镇龟蛇二物,足下安宁。此剑人人皆有,但专心向道,自显功能。更以常清常静,龟刃光明。自然通玄通妙,又何愁、龟不灵灵。功行满,也须当,须去蓬瀛。
  • 作者: 刘跂,朝代: 宋代

    巍巍堂堂,妙庄严聚。

    一念现前,非针非缕。

    文闻已彰,何妨金露。

    满月当空,谁知在处。

  • 作者: 李复,朝代: 宋代
    古槐疏惨倚颓墙,病叶先秋已半黄。封植不知何岁月,凋零今困几风霜。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马系韁。叹惜他年承爱赏,清阴曾借暑天凉。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往还原自向年同,叠树高低绿变红。

    税驾徒然驻塞苑,问安那复谒慈宫。

    即今对景淡无味,忆昔承欢恨不穷。

    清夜芸齐频有梦,梦醒其奈总成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