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倡女行原文 诗词名句

倡女行

作者: 乔知之朝代: 唐代

倡女行原文

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愿君驻金鞍,
暂此共年芳。愿君解罗襦,一醉同匡床。文君正新寡,
结念在歌倡。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且歌新夜曲,
莫弄楚明光。此曲怨且艳,哀音断人肠。

诗词问答

问:倡女行的作者是谁?答:乔知之
问:倡女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乔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乔知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石榴酒

酒名。 南朝 梁简文帝 《执笔戏书》诗:“玉案 西王 桃,蠡杯石榴酒。” 南朝 梁元帝 《古意》诗:“樽中石榴酒,机上葡萄纹。”

葡萄

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小花。果实也叫“葡萄”,成串,味酸甜,多汁,可生食、制干、酿酒,是一种普通的水果

兰桂

(1).兰和桂。二者皆有异香,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文选·刘琨<答卢湛>诗》:“虚满伊何,兰桂移植。” 吕向 注:“兰桂,喻君子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之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卢文弨 补注:“兰、桂,皆有异香。以喻怀才抱德之士,耻为若人之所为也。” 元 麻革 《密国公挽词》:“零落伤兰桂,孤高叹凤鸞。” 清 顾炎武 《哭顾推官》诗:“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

(2).比喻子孙。参见“ 兰桂齐芳 ”。

茱萸

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解罗

犹解网。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鳞羽被解罗之泽,黎元沐仁寿之慈。”

匡床

安适的床。一说方正的床。《商君书·画策》:“人主处匡牀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匡牀旃席,侍御满侧者,不知负輅輓船,登高絶流之难也。” 王利器 校注:“《淮南子·主术篇》曰:‘匡牀蒻席。’今案 高诱 注曰:‘匡,安也。’《庄子·齐物篇》:‘与王同筐牀。’《释文》云:‘本亦作“ 匡 ”’, 司马 云:‘安牀也。’一云:‘正牀也。’”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坐匡牀兮抚婴儿,何所匄沐兮,何从仰飴。”《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书房中匡牀罗帐,藤簟纱衾。” 清 董道权 《王麟友同宿客舍志感》诗:“鼓声坎坎下三四,解衣灭烛眠匡床。”

文君

(1).指 周文王 。《文选·张衡<思玄赋>》:“ 文君 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旧注:“ 文君 , 文王 也。”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 文王 可以为 文君 。”

(2).指 晋文公 。《楚辞·九章·惜往日》:“ 介子 忠而立枯兮, 文君 寤而追求。” 王逸 注:“ 文君 , 晋文公 也。”

(3).指 卓文君 。 汉 临邛 富翁 卓王孙 之女,貌美,有才学。 司马相如 饮于 卓氏 , 文君 新寡, 相如 以琴曲挑之, 文君 遂夜奔 相如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指代美女。 唐 温庭筠 《锦城曲》:“ 巴水 漾情情不尽, 文君 织得春机红。” 宋 沉端节 《薄倖》词:“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

(4).指代寡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 清 方文 《喜得姚休那先生书》:“劝我休买孺子妾,孺子妾不如文君。”此指再醮的寡妇。

新寡

(1) 新近守寡

(2) 新近守寡的妇人

结念

念念不忘。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諼。” 唐 沉佺期 《凤笙曲》:“岂无嬋娟子,结念罗幃中。” 林景行 《斋中读书》诗之二:“结念游 柏林 ,长怀终弗释。”

昨宵

昨夜。 南朝 梁 沉约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

绮帐

(1).华丽的帷帐。《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七》:“兰房竞妆饰,綺帐待双情。”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幃綺帐脂粉香。” 唐 骆宾王 《帝京篇》:“小堂綺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2).芙蓉花之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芙蓉》:“綺帐。《广事类赋》注:‘芙蓉,一名綺帐。’”

韩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后因以“韩寿”借称美男子,多指出入歌楼舞榭的风流子弟。 唐 乔知之 《倡女行》:“昨宵綺帐迎 韩寿 ,今朝罗袖引 潘郎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当时若是逢 韩寿 ,未必埋踪在 贾 家。”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套曲:“大筵排回雪 韦娘 ,小酌会窃香 韩寿 。”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潘郎

指 晋 潘岳 。 岳 少时美容止,故称。 南朝 陈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 潘郎 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宋 史达祖 《夜行船》词:“白髮 潘郎 宽 沉 带,怕看山,忆他眉黛。”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一折:“ 河阳 城里鬭丰神,好映 潘郎 彩色新。” 宁太一 《秋兴四迭前韵》之二:“ 潘郎 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后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 前蜀 韦庄 《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 潘郎 。”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穠李夭桃,是旧日 潘郎 ,亲试春艷。”参见“ 潘安 ”。

羌笛

羌族簧管乐器,双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上端装有竹簧口哨,竖着吹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邻里

(1) 邻居;家庭居所

邻里之间

(2) 邻居或同乡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洞房

(1) 深邃的内室

搬来搬去,也很费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老残游记》

(2) 新婚夫妇的居室

夜曲

一种器乐曲,和小夜曲相似,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楚明光

古琴曲名。 唐 阎朝隐 《明月歌》:“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唐 乔知之 《倡女行》:“且歌《新夜曲》,莫弄《楚明光》;此曲怨且艷,哀音断人肠。”

哀音

悲伤之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 唐 元稹 《莺莺传》:“﹝ 鶯鶯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復知其是曲也。” 清 黄景仁 《典衣行》:“谁家箜篌伤客心,邻舟少女弹哀音。” 闻一多 《红烛·孤雁》诗:“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迸出这样的哀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沈守正,朝代: 明代

    溪碧秋逾澈,枫丹日渐浓。

    方期频促膝,何意更分踪。

    世态驱寒暖,君才定鼎钟。

    中原鞭弭日,谁肯谢从容。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迩日晴佳好,秋阳暴稼成。

    粮收闰夏早,价比昨年轻。

    似此心应慰,而何意总怦。

    擒凶围较近,露布盼军营。

  • 作者: 刘一止,朝代: 宋代
    华旌耀日,报天上使星,初辞金阙。许国精忠,试此日传岩,济川舟楫。向来鸡林外,况传咏、篇章雄绝。问人地、真是唐朝第一,未论勋业。鲸波霁云千叠。望仙驭缥缈,神山明灭。万里勤劳,也等是壮年,绣衣持节。丈夫功名事,未肯向、尊前轻伤别。看飞棹、归侍宸游,宴赏太平风月。
  • 作者: 张栻,朝代: 宋代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 作者: 先秦无名,朝代: 先秦
    父邪母邪。天乎人乎。
  • 作者: 释道宁,朝代: 宋代
    祖师门下,妙旨无私。不堕物机,混融凡圣。所以涅磐城里,作者犹嗤。明月堂前,道人不顾。灰身灭智,岂是丈夫。避色逃声,何名作者。捞龙打凤,须信男儿。露刃藏锋,还他开士。化城抹过,宝所非遥。独步坤维,何人境界。打破画瓶归去后,南山下雨北山云。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暮山层碧。掠岸西风急。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玉人还伫立。绿窗生怨泣。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适野自可爱,况逢佳主人。马穿宫柳影,衣拂帝城尘。物外谁知乐,樽前别有春。年华已消歇,历历见松筠。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世殊数百载,厥宅访何从。

    但自存高致,无妨问故峰。

    入云寻玉径,镌石现金容。

    春日重临寺,六朝尚有松。

    影标霞际塔,声落讲时钟。

    唐吏将齐隐,忘年任相逢。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庭树方迎夏,阶花早饯春。

    寝兴恒此熟,景物又从新。

    丝竹诚何藉,简编良足亲。

    入官资学古,况乃治官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