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炅法师葬诗原文 诗词名句

送炅法师葬诗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送炅法师葬诗原文

龙泉今日掩。
石洞实时封。
玉匣摧谈柄。
悬河落辩锋。
香炉犹是柏。
麈尾更成松。
郭门未十里。
山回已数重。
尚闻香阁梵。
犹听竹林钟。
送客风尘拥。
寒郊霜露浓。
性灵如不灭。
神理定何从。

诗词问答

问:送炅法师葬诗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送炅法师葬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龙泉

(1).宝剑名。即龙渊。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棠谿鱼肠之属,龙泉太阿之辈,其本鋌山中之恒铁也。”

(2).泛指剑。 唐 李白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诗:“寧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王琦 注:“龙泉即龙渊也, 唐 人避 高祖 讳,改称龙渊曰龙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张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清 宋玉叔 《<述哀>题后》诗:“我有父兄千载恨,对君霑血拂龙泉。”

(3).喻行事果断。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龙泉独断,龟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万户。” 唐 常衮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壶之清澄,兼龙泉之断割。”

(4).佛寺名。 北周 庾信 《送灵法师葬》诗:“ 龙泉 今日掩,石洞即时封。” 倪璠 注:“《法苑》云: 庐山 西有 龙泉精舍 , 慧远 沙门之所立也。”

(5).常泛指僧院、佛门。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序:“来从 许 下,月旦出於龙泉;言入 蜀 中,星文见於牛斗。” 唐 贾岛 《送僧归太白山》诗:“夜禪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6).喷泉。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阳岫照鸞采,阴谿喷龙泉。”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石洞

岩洞。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根。”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八三:“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元 刘詵 《征夫叹》:“贼来多如云,石洞穿千嶅。”《广西风物志·榕荫古渡》:“对岸一山,卓然独秀,山上有一天然贯穿的石洞,名叫 穿岩 。”

实时

事物发生过程中的实际时间

玉匣

(1).玉饰的匣子。亦指精美的匣子。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拟<行路难>》诗之一:“奉君金卮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唐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宝刀隐玉匣,绣涩空莓苔。” 宋 苏轼 《龙尾砚歌》:“锦茵玉匣俱尘垢,擣练支床亦何有。”

(2). 汉 代帝王葬饰,亦以赐大臣,以示优礼。《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丧乱以来, 汉氏 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唐 白居易 《狂歌词》:“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谈柄

(1) 话柄;被人拿来做谈笑资料的言行

(2) 古人谈论时所执的拂尘

悬河

(1) 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

(2) 瀑布

(3) 比喻说话或文笔流畅

口若悬河

辩锋

论辩的锋芒。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 枚 藻清词律, 邹 谈耀辩锋。”

香炉

烧香用的器具,尤指用于宗教仪式中吊在链子上摆动的有盖香炉

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麈尾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 唐 白居易 《斋居偶作》诗:“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牀。”《红楼梦》第一○九回:“只见 妙玉 头带妙常冠……腰下繫一条淡墨画的白綾裙,手执麈尾念珠。”

更成

谓重修旧好。《左传·隐公六年》:“六年春, 郑 人来渝平,更成也。” 孔颖达 疏:“变更前恶而復为和好……自 狐壤 以来,与 郑 不和,今日復和,故曰更成。言更復 狐壤 以前之好也。”

郭门

外城的门。《左传·昭公二十年》:“ 寅 闭郭门,踰而从公。” 唐 韩愈 《过南阳》诗:“ 南阳 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宣和 ……乙巳之春,开 金明池 ,有旨令从官於清明日恣意游宴。是夜,不扃郭门。贵人竞携妓女,朱轮宝马,駢闐西城之外。” 清 王士禛 《漫兴》诗之一:“郭门传息壤,不障 洞庭 流。”

香阁

(1).青年妇女的内室。 唐 李白 《菩萨蛮》词:“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2).宫廷或佛寺的台阁。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香阁披青磴,琱臺控紫岑。”《元史·世祖纪七》:“乙酉,帝御香阁,命大乐署令 完颜椿 等肄文武乐。”

香閤:青年女子的住室。 唐 谢偃 《踏歌词》之二:“逶迤度香閤,顾步出兰闺。” 明 张景 《飞丸记·芸窗望遇》:“我听説你离香閤,吓得我魄散分。”

林钟

(1).古乐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吕,林钟为六吕之一。《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钟。” 郑玄 注:“林钟者,黄钟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六寸,季夏气至,则林钟之律应。”《史记·律书》:“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林钟长六寸,积四百八十六分。”

(2).指农历六月。《吕氏春秋·音律》:“林钟之月,草木盛满,阴将始刑。” 高诱 注:“林钟,六月。” 汉 班固 《 * 通·五行》:“六月谓之林钟何?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

(3).钟名。《左传·襄公十九年》:“ 季武子 以所得於 齐 之兵作林钟而铭 鲁 功焉。” 孔颖达 疏:“是言度律以长短,然后铸钟,钟声应律,遂以律名钟。此钟声应林钟,故以林钟为名。”

送客

为客人送行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寒郊

(1).冷落寂静的郊野;寒天的郊野。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唐 沉佺期 《扈从出长安应制》诗:“是节严阴始,寒郊散野蓬。” 唐 李群玉 《游玉芝观》诗:“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

(2).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 郊 寒 岛 瘦, 元 轻 白 俗。”后以“寒郊”称 唐 诗人 孟郊 。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诗:“红袖共斟将共若,锦囊须佩却须奚,寒 郊 瘦 岛 吟成蛰,煖肉肥肌屏作闺。”参阅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孟东野贾浪仙》。

霜露

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性灵

指人的精神、性格等

神理

(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李善 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李善 注:“神理,犹神道也。” 宋 范成大 《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

(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 晋武帝 每餉 山涛 ” 刘孝标 注引《谢车骑家传》:“ 玄 ( 谢玄 )字 幼度 ,镇西 奕 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3).灵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戴公 见 林法师 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緜緜,不与气运俱尽耳。’”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

何从

(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史记·大宛列传》:“﹝ 宛 贵人﹞约曰:‘ 汉 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 汉 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汉 军熟计之,何从?’”

(2).从何处,从哪儿。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文字如此之难,工农何从看起?”

(3).犹何尝,何曾。《白雪遗音·马头调·又是想来》:“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从有真心。”《红楼梦》第一百回:“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沈辽,朝代:宋代

    当年不佩封侯印,后世谁寻堕泪碑。

    定远将军岂夸勇,关南常侍最能诗。

    故人不解传遗事,五岭犹能识信旗。

    墓下寂寥无鼓角,秋风独向白杨悲。

  • 作者:尤袤,朝代:宋代
    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领雄藩向暑行。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
  • 作者:朱翰,朝代:明代

    风尘荏苒岁华深,抚剑蹉跎报国心。

    白屋坐来芳草歇,青山归去断猿吟。

    功名此日羞看镜,故旧何时喜盍簪。

    一曲清歌渺天地,水流东去日西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应候金风爽透帷,王孙花下欲归时。

    乍听此夕繁如是,因识鸣秋竟不疑。

    梦入寒丛同蘧栩,语来露砌许犹夷。

    云和丝竹无须奏,搦管閒吟有所思。

  • 作者:朱京,朝代:宋代
    山寺藏遗刻,尘埃字半昏。空挥岘首泪,谁起谢公门。白石千年像,苍头五世孙。他年想陈迹,卜筑向云根。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元正才过绮筵排,节赐先期为值斋。

    遂试冰嬉千队出,旋歌露湛八音谐。

    旧藩已似世臣荩,新部胥娴国礼佳。

    紫阁犹然战图绘,旌功益切奠遐怀。

  • 作者:刘拯,朝代:宋代
    妙理悟三伊,巍巍抗奇节。千尺岩下松,萧然独凌雪。珠影虽青黄,月输岂圆阙。危石扬寒泉,至今伴清绝。
  • 作者:朱淑真,朝代:宋代
    片片飞花弄晚晖,杜鹃啼血诉春归。凭谁碍断春归路,更且留连伴翠微。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甘泽连朝拍稻畴,老天著意做今秋。软炊已报生尘甑,艰食俄忘淅米矛。甽口涨新浮白腻,禾头濯秀湿青油。疲农欢喜还长叹,官已催租不待收。
  • 作者:徐一山,朝代:宋代
    堤上柳依依,柳风吹絮飞。帝京三月尽,客子几时归。山近鸟栖早,花残人买稀。尽多湖水在,谁与浣尘衣。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