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立道原文 诗词名句

送立道

作者: 吴当朝代: 元代

送立道原文

清笳动城阙,落叶响空井。

羁客增远怀,繁霜集寒景。

依依塞鸿度,杳杳江路永。

昨夜梦沧洲,朝来理烟艇。

诗词问答

问:送立道的作者是谁?答:吴当
问:送立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吴当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当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参考注释

清笳

谓凄清的胡笳声。 南朝 齐 谢朓 《随王鼓吹曲》之七:“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唐 杜甫 《洛阳》诗:“清笳去宫闕,翠盖出关山。” 清 马銮 《文姬》诗:“月下清笳欲别难,归来又促嫁衣看。”《花月痕》第五回:“寒角清笳,月冷 胭脂山 下。”

城阙

(1) 城门两旁的瞭望阁楼

(2) 宫殿

(3) 城市,特指京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羁客

亦作“羇客”。旅客;旅人。 南朝 宋 鲍照 《代櫂歌行》:“羇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 宋 王安石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残红已落香犹在,羈客多伤涕自挥。”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奔走风尘心未老,当年羈客来朝。” 清 姚鼐 《于朱子颍郡斋值仁和申改翁见示所作诗题赠》诗:“一朝解印归不得,西南飘泊猿獶愁。是时 朱君 亦羇客,携子登阁观 江 涪 。”

远怀

远大的抱负。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繁霜

(1).浓霜。《诗·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汉 张衡 《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 唐 戴叔伦 《关山月》诗:“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鲁迅 《野草·秋夜》:“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2).比喻白色。 唐 杜甫 《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诗:“繁霜入鬢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

寒景

指冬天的阳光。《初学记》卷一引 南朝 梁 元帝 《纂要》:“日光曰景。”《初学记》卷三引《纂要》:“景曰冬景、寒景。” 唐 李子卿 《聚雪为小山赋》:“照寒景而逾洁,拂朝霞而更亲。”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江 南腊月半,冰冻凝如瘀。寒景尚苍茫,和风已吹嘘。”

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张景 《飞丸记·公馆言情》:“他那里迢递登山托採蝱,我这里冷落悲秋盼塞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道士笑曰:‘我世外人,不能为君塞鸿。’”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 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宋 苏辙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诗:“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玑还莆田》诗:“寒风江路兼山路,落日长亭更短亭。”

(2).江边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沧洲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烟艇

亦作“烟艇”。烟波中的小舟。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再读 徐孺 碑,犹思理烟艇。”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添渔具·箬笠》:“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 宋 张炎 《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词:“花最盛, 西湖 曾泛烟艇。” 清 顾炎武 《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诗:“烟艇隔 吴门 ,临风苦相思。”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中秋恰度饼瓜筵,启跸行围例按前。

    益壮老当语犹古,自疆不息封惟乾。

    川涂潦退幸非沴,北逊南收历阅田。

    逮八旬将罢乘骑,欣兹一再尚鸣鞭。

  • 作者: 岳飞,朝代: 宋代
    标签:题壁诗
    版本一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髪)从军,历二百馀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河朔岳飞题。版本二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髪)从军,小大历二百馀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今
  • 作者: 吴琏,朝代: 明代

    黄黄衣,娇娇语,冷耳闻之乱心绪。

    安得深止于丘隅,一任弄出调阳律吕。

  • 作者: 杜牧,朝代: 唐代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旌竿幖幖旗(火霍)(火霍),意气横鞭归故乡。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尚可活乡里,岂惟满囷仓。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伯姊子欲归,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既登乃依,如日之升。有严有翼,丕相丕承。天作之合,家邦其兴。朱芇斯星,子孙绳绳。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见说轻坚大邑瓷,几曾髻垦匠师嗤。

    瓶盆徒供家人馈,均汝遥传脩内司。

    无益害功伊古戒,大烹养圣系吾思。

    穆然葆采陈棐几,介绍凫樽与鸟彝。

  • 作者: 葛天民,朝代: 宋代
    冢荒无树亦无碑,土面砖痕似灼龟。坏道尚存翁仲守,传家知是子孙谁。又成东海终难料,欲锢南山最可悲。要寄此情浮世去,临流说与落花知。
  • 作者: 李坚(贞夫),朝代: 明代

    怪甚寒空噪暮鸦,关河千里断行车。

    诸天有相皆成幻,古木无根也著花。

    锦帐酣怀归甲第,剡溪清兴在诗家。

    分明鸡鹜朝来迹,叠叠阶前作篆叉。

  • 作者: 戴表元,朝代: 宋代
    吴姬歌,歌声宛宛歌情多。当尊一阕且呼酒,酒遍余声无奈何。春风颠狂亦如我,坐见花外遥湖波。
  • 作者: 徐玑,朝代: 宋代
    古院嵚崎石作层,绿苔芳草近郊坰。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裹青。静与黄蜂通户牖,閒将白鸟共沙汀。道人亦有能琴者,一曲清徽最可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