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苏瑑觉斋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题苏瑑觉斋二首

作者: 廖行之朝代: 宋代

题苏瑑觉斋二首原文

不随凿枘辨方圆,安用蓍龟考未然。
万物由来皆备我,寸心既尽即知天。
见几那俟拈花手,乐道浑忘绝易编。
自得诚明千古学,谁能证此具精专。

诗词问答

问:题苏瑑觉斋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廖行之
问:题苏瑑觉斋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廖行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廖行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凿枘

比喻互相投合。凿,榫眼;枘,榫头

有文武之规矩,而无 周(文王) 吕(太公)之凿枘,则功业无成。——《盐铁论·非鞅》

方圆

(1) 指定半径范围内的面积

20公里方圆之内的40个内湖

(2) 围绕;在…周围地

这个湖方圆一里,宽半里

蓍龟

(1).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易·繫辞上》:“探颐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唐 崔涂 《友人问卜见招》诗:“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万万餘之现金以偿地主,使得用之以营他业,固於民无所甚损,然此著之不能办到,无待蓍龟矣。” 宋 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巍巍 文正 ,国之蓍龟,民之父师。” 明 方孝孺 《祭太史公》之八:“惟 太史公 ,间世之英,国之蓍龟,人之典刑。”

(2).喻德高望重的人。

(3).引申为借鉴。《晋书·王鉴传》:“歷观古今拨乱之主,虽圣贤,未有高拱闲居,不劳而济者也。前鉴不远,可谓蓍龟。”《魏书·李彪传》:“是以 谈 迁 世事而功立, 彪 固 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鉴之轨辙,后镜之蓍龟也。”

未然

还未变成现实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见几

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上》:“﹝ 范蠡 ﹞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穆王 笑曰:‘ 陈 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拈花

(1).见“ 拈花一笑 ”。

(2).绣花。《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颜色,善能描龙画凤,刺绣拈花。”

乐道

喜欢谈论

他总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

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诚明

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语出《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郑玄 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 唐 李翱 《复性书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於书,以开诚明之源。” 宋 邵雍 《诚明吟》:“ 孔子 生知非假习, 孟軻 先觉亦须脩;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精专

精纯专一。《汉书·佞幸传·石显》:“以 显 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 唐 谷神子 《博异记·王昌龄》:“常有道士七十餘人,皆精专修习,法籙斋戒皆全。” 清 吴敏树 《黄特轩传》:“地必深阻易守,人必简练,习部分战鬭,气力精专,而又财用饶给。”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亦犹即绍圣以侮元佑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虽曰自盖,断犹可识。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 作者: 龚自珍,朝代: 清代
    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太湖夜照山灵影,顽福甘心让虎丘。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湖上多甘井,磑泉尤得名。何时枕白石,静听辘轳声?
  • 作者: 黄滔,朝代: 唐代
    犹自莓苔马迹重,石嵌泉冷懒移峰。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隔岸青山秋见寺,半床明月夜闻钟。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水亭相对静无尘,荷制衣裳垫角巾。

    检校一篇隐士传,还教白眼看他人。

  • 作者: 沈松年,朝代: 宋代

    夹岸莺花接凤城,天开灵域作蓬瀛。

    一池冠剑鱼龙寂,四壁松篁风雨鸣。

    人物未销金粉气,山川亦具绮罗情。

    东南片石标今古,不让金焦独擅名。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两月重来月又圆,寺钟惊梦五更残。此情谁遣啼雅觉,飞过东墙代诉寒。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十日春雨霪,百疾投间作。呻吟虽甚苦,饮啗尚自若。筋骸则已疲,正气亦消铄。行年垂八十,所恃岂在药。魔军累百万,指顾可尽缚。君看仁义师,何至用韬略。川云忽破散,平地见日脚。无人画此翁,缥渺立孤鹤。
  • 作者: 张明中,朝代: 宋代
    雪映横塘月浸阶,半扃庭户未全开。猛香特地清人骨,多谢溪风为送来。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今夕复何夕,皎皎明月光。

    酌酒登高楼,岂不怀故乡。

    欲驾车无輗,欲济河无航。

    仰视云汉间,迢迢参与商。

    悲风西北来,越鸟东南翔。

    援琴不成曲,清泪沾衣裳。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