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导引原文 诗词名句

导引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导引原文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
笳鼓入云悲。
逶迤辇路过西池。
楼阁锁参差。
都人瞻望意如疑。
犹想翠华归。
玉京传信杳无期。
空掩赭黄衣。

诗词问答

问:导引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导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导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导引书法欣赏

佚名导引书法作品欣赏
导引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上林

(1).古宫苑名。 秦 旧苑, 汉 初荒废,至 汉武帝 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 、 户县 界。《三辅黄图·苑囿》:“ 汉 上林苑 ,即 秦 之旧苑也。《汉书》云:‘ 武帝 建元 三年,开 上林苑 ,东南至 蓝田 宜春 、 鼎湖 、 御宿 、 昆吾 ,旁 南山 而西,至 长杨 、 五柞 ,北绕 黄山 ,濒 渭水 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

(2).古宫苑名。 东汉 光武帝 时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 汉 魏 洛阳 故城西。 东汉 永平 十五年冬,车骑校猎 上林苑 ,即此。

(3).古宫苑名。 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在今 江苏 南京市 玄武湖 北。见《宋书·孝武帝纪》。

(4).泛指帝王的园囿。 宋 岳飞 《从驾游内苑应制》诗:“勒报游西内,春光靄上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何处家山,回首上林春老, 秣陵 城烟雨萧条。”

(5).指 司马相如 的《上林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相如 《上林》,繁类以成艳。” 唐 李白 《大猎赋》:“《上林》云:左 苍梧 ,右 西极 。”

仙仗

亦作“僊仗”。1.神仙的仪仗。 前蜀 韦庄 《尹喜宅》诗:“紫气已随僊仗去,白云空向帝乡消。”僊,一本作“ 仙 ”。《云笈七籤》卷 * :“龙轩鹤骑,仙仗森列,驻於空界。”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知君旧籍隶虚皇,列近侍班行,謫来尘土离仙仗。”

(2).指皇帝的仪仗。 唐 岑参 《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金闕晓鐘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瑶阶小立,春生天语,香縈仙仗,玉露冷沾裳。”

郊圻

(1).都邑的疆界;边境。《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 孔颖达 疏:“郊圻,谓邑之境界。” 唐 元稹 《徐智岌右监门卫将军制诰》:“ 邠 之地, 后稷 、 公刘 之所理也。俗饶稼穡,土宜六扰,内扞郊圻,外攘夷狄。” 清 顾炎武 《羌胡引》:“四入郊圻躪 鲁 齐 ,破邑屠城不可数。”

(2).郊野,郊外。 唐 高适 《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宋 王安石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我亦悠悠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清 周亮工 《题<蕉堂索句图>》:“丁亥冬初,予由 江 右入 杉关 ,抵 邵武 时,寇遍郊圻。”

笳鼓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南史·曹景宗传》:“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 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叹不已。”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 明 沉采 《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逶迤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 * 《长征》

辇路

天子车驾所经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輦路经营,脩除飞阁。” 李善 注:“輦路,輦道也。” 宋 陆游 《韩太傅生日》诗:“珥貂中使传天语,一片惊尘飞輦路。” 张怀奇 《颐和园词》:“輦路生禾思故宫,山家献麦悲新饼。”

西池

(1).池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 太子西池 是也。” 刘孝标 注引 山谦之 《丹阳记》:“ 西池 , 孙登 所创,《吴史》所称 西苑 也, 明帝 修復之耳。”《晋书·刘毅传》:“初, 裕 征 卢循 ,凯归,帝大宴於 西池 ,有詔赋诗。”

(2).相传为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的异称。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 西池 。”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不必 西池 献瑞,方披益地之图。”

(3).泛指西面的池塘。 唐 刘禹锡 《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诗:“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宋 晏殊 《玉堂春》词:“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都人

(1).京都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 李善 注:“《毛诗》曰:‘彼都人士。’” 张铣 注:“言此都士女丽美过於五方。” 唐 杜甫 《悲陈陶》诗:“都人迴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仇兆鳌 注:“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 长安 ,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閲《上海新报》,天下震动,举国廷諍,都人惶骇。”

(2). 明 代称宫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家人言解》:“内廷呼宫人曰都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他( 崇祯帝 )望望西洋自鸣钟,看见快到他平日起床拜天的时候,便分付传都人侍候梳洗。”

(3).《诗·小雅》篇名《都人士》的省称。《诗·小雅·都人士序》:“《都人士》 周 人刺衣服无常。古者长民衣服无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 德归壹,伤今不復见古人也。”后人每咏之以慨叹世道之丧乱,礼制之无常。 汉 蔡邕 《逑行赋》:“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甘衡门以寧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望意

迎合在上者的意旨。《魏书·李彪传》:“昔 光武 议为太子置傅,以问其羣臣,羣臣望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 新阳侯 阴就 可。”

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崧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玉京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传信

(1).谓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穀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公殁矣,非我传信,孰当传焉?” 清 张惠言 《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从而为之校者以十数,惟以传信为务,而不以臆断。”

(2).传递消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有人传信道:是随 赵指挥 粮船上京,被 黄河 水决,已覆没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吴氏 正要传信, 太清 也来了。”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方是新年,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

乘驿站车马的凭证。《汉书·平帝纪》“在所为驾一封軺传”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诸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

无期

(1).无穷尽;无限度。《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三》:“《诗》中言‘无期’者,如《南山有臺》篇‘万寿无期’及此篇‘逸豫无期’,皆谓无穷极也。”《吕氏春秋·怀宠》:“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徵敛无期,求索无厌……若此者天之所诛也。” 高诱 注:“期,度;厌,足。” 汉 班婕妤 《自悼赋》:“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

(2).指无了期。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散有限之微财,供无期之久客。”

(3).犹言不知何时,难有机会。《隶释·汉费凤别碑》:“壹别会无期,相去三千里。” 唐 李频 《关东逢薛能》诗:“惟君一度别,便似见无期。” 金 元好问 《京居辛卯八月六日作》诗:“ 平子 归田元有约, 魏舒 襆被恐无期。”

(4).指没有约定日期。 唐 徐夤 《燕》诗:“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

赭黄衣

即赭黄袍。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一:“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 黄巢 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 巢 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参见“ 赭黄袍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黄峨,朝代: 明代
    标签: 思念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 作者: 林亦之,朝代: 宋代
    蒿里歌,蒿里曲。长箫悲奈何,短草叹不足。少年款款嫁夫婿,今夜屋檐何处宿。蒿里歌,蒿里曲。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夷嵏位置孤亭,四邻山色来青。

    六法谁能貌取,岚霭都无定形。

  • 作者: 释文珦,朝代: 宋代
    一年花信过,满院绿阴多。老子於中住,新莺每到歌。萧閒遗世虑,清净合天和。好是孤云性,谁能管得他。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 作者: 纳兰性德,朝代: 清代
    标签: 友人抒怀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 作者: 李覯,朝代: 宋代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此生谁骨肉,末识好衣裳。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翠华初过鲁,宗国此遗墟。

    犹忝持旌节,何殊奉乘舆。

    川原接凫绎,风物近青徐。

    独愧钟离意,名符发瓮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耸似云居浮似航,蓬莱宫阙水中央。

    东西南北望无尽,春夏秋冬景异常。

    是镜何曾藉揩拭,非蟾而觉发辉光。

    拟教庄叟斯焉对,得意于言可易忘。

  • 作者: 胡楚材,朝代: 宋代
    樵猎识冠裳,何言志四方。离秦风日冷,过楚薜萝长。梦野违徵诏,时衰枉荐章。故山隈且僻,应种秫为粮。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