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原文 诗词名句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

作者: 李渔朝代: 清代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原文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
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
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
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诗词问答

问: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的作者是谁?答:李渔
问: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渔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渔名句大全

李渔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书法欣赏

李渔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书法作品欣赏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飕飕

(1) 象声词

(2)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 赵壹《迅风赋》

(3)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 杜甫《秋雨叹》

麦秋

麦子成熟后的收割季节,一般在夏季,但具体日期各地不一

望岁

(1).盼望丰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杨伯峻 注:“岁谓丰收。” 晋 潘岳 《藉田赋》:“无储稸以虞灾,徒望岁以自必。”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舒和》诗:“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清 钱谦益 《父宗翘先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加赠中宪大夫》:“然而本仁祖义,尔之底法既勤;而读书纘言,尔之望岁良苦矣。” 胡蕴 《杂诗》之十四:“万事多空惟望岁,无聊意绪入诗筒。”

(2).满一岁。即周岁。 晋 潘岳 《皇女诔》:“迎时夙智,望岁能言。”

密云

(1).“哭而无泪”的歇后隐语。意思是故作悲凄之态,而实则并不悲伤。语本《易·小畜》:“密云不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有王子侯, 梁武帝 弟,出为东郡,与 武帝 别,帝曰:‘我年已老,与汝分张,甚以惻愴。’数行泪下。侯遂密云,赧然而出。”《太平御览》卷四八九引 晋 裴启 《语林》:“有人诣 谢公 别, 谢公 流涕,人了不悲。既去,左右曰:‘向客殊自密云。’ 谢公 曰:‘非徒密云,乃自旱雷。’”

(2).密布的浓云。《后汉书·桓帝纪》:“顷雨泽不沾,密云復散,儻或在兹。” 晋 曹摅 《思友人诗》:“密云翳阳景,霖潦淹庭除。” 许地山 《你为什么不来》:“在密云不飞,急雨如注的时候,谁不愿在深闺中等她心爱的人前来细谈呢?”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三楚

(1). 战国 楚 地疆域广阔, 秦 汉 时分为 西楚 、 东楚 、 南楚 ,合称 三楚 。《史记·货殖列传》以 淮北 、 沛 、 陈 、 汝南 、 南郡 为 西楚 ; 彭城 以东, 东海 、 吴 、 广陵 为 东楚 ; 衡山 、 九江 、 江南 、 豫章 、 长沙 为 南楚 。《汉书·高帝纪上》“ 羽 自立为 西楚 霸王 ”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音义》,以 江陵 (即 南郡 )为 南楚 , 吴 为 东楚 , 彭城 为 西楚 。二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以泛指 长江 中游以南,今 湖南 湖北 一带地区。 唐 李商隐 《过郑广文旧居》诗:“ 宋玉 平生恨有餘,远循 三楚 吊 三閭 。”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 刘郎 豪气今何在,应是 九疑 三楚 。” 孙中山 《挽刘道一》诗:“半壁东南 三楚 雄, 刘郎 死去霸图空。”按, 刘道一 , 湖南 湘潭 人。

(2). 五代 时, 马殷 据 长沙 , 周行逢 据 武陵 , 高季兴 据 江陵 ,都在古 楚 地,亦称 三楚 。见 宋 周羽翀 《三楚新录》。

饥寒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民命

(1).民众的意旨。《书·盘庚下》:“朕及篤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宋 陈亮 《廷对策》:“二者(指君道、师道)交脩而并用,则人心有正而无邪,民命有直而无枉,治乱安危之所由以分也。”

(2).民众的生命;人命。《六韬·王翼》:“揔揽计谋,保全民命。” 南朝 梁 沉约 《授蔡法度廷尉制》:“民命所悬,繫乎三尺。止杀除残,寔由乎此。”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张巡许远刘昌守城》:“ 孟子 之意皆欲其轻土地而重民命也。 巡远 虽忠义乃能以三万口而博一城,城终不可守,其得为仁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清 高旭 《甘肃大旱感赋》诗:“官心狠豺狼,民命贱鷄狗。”

(3).指主宰民命之君。《书·多士》:“今我曷敢多誥,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 孔 传:“我惟大下汝四国民命,谓诛 管 、 蔡 、 商 、 奄 之君。”

(4).人民的生活,生计。《三国志·魏志·辛毗传》:“﹝方今二 袁 ﹞朝不谋夕,民命靡继,而不绥之,欲待他年……失所以用兵之要矣。”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况今兵荒相继,民命不堪,流莩满路,伤心怵目。”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建都》:“ 江 南之民命竭於输輓,大府之金钱糜於河道,皆都 燕 之为害也。”

仓廪

储藏米谷之所

发仓廪,赐贫穷。——《礼记》

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问天

谓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 汉 王逸 《<楚辞·天问>序》:“《天问》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一:“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卯入辰春春合早,却因春冷冻开迟。

    凿冰劳勠誇劬者,不以为嘉翻饬之。

  •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楼阁溪山两斗雄,中横千丈未雩龙。

    当时令尹儿啼处,依旧东流绕七峰。

  • 作者: 朱翌,朝代: 宋代
    湖海重相面,干戈早脱身。亦知怀琰琬,宁肯就风尘。船泛东吴夜,梅寻故国春。毛锥有持护,如子岂长贫。
  • 作者: 姜特立,朝代: 宋代
    少时守岁喜蹁跹,老境衰颓只益眠。明日未尽添白发,怕人问处是增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丁香不解结,疑愁春欲阑。

    堂堂九十过,四出枝头攒。

    岂喜早夏来,笑靥开玉颜。

    觅句花下立,谓花具达观。

    恋春春肯驻,光阴迅指弹。

    幽香引蝶栩,繁蕊泣露漙。

    愁喜两不著,迎风舞白鸾。

    女夷学卢生,一梦迷邯郸。

  • 作者: 翁卷,朝代: 宋代
    空把月中枝。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郭外人家近翠微,雨馀岚气湿窗扉。

    花畦软土红粘屐,竹径深 * 染衣。

    门巷日长人语寂,楼台春尽燕来稀。

    静观万物多消长,造化无言默运机。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候潮门外观潮楼,闽省水师备阅视。

    列营布阵诚合宜,抢风施铳皆精技。

    履水如履平地安,爬桅似爬墙梯倚。

    撇捩腾掉逞雄强,以此临敌谁能扺。

    己丑征缅因选精,意谓目无全敌矣。

    及至临阵乃不然,闻敌炮响先惊死。

    尽欲泅水远遁逃,反累我师救而止。

    师回重处示创惩,今兹水兵仍昔彼。

    不过演习为美观,譬之戏场一剧耳。

    水师本意岂其然,节镇侍前应悉此。

    笑谓江宁将军云,汝水师更逊剧拟。

  • 作者: 韩维,朝代: 宋代
    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 作者: 李江,朝代: 明代

    烟笼弱柳淡飞寒,隔断秋江漾碧澜。

    月落夜空心自苦,风残天老梦还单。

    不如道蕴曾何愧,也似孟光久已安。

    今夕何期成千古,烟笼弱柳淡飞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