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仇英桃源图原文 诗词名句

仇英桃源图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仇英桃源图原文

钞锣溪接武陵源,峡口通人宛见村。

望去陌阡鸡犬富,迎来老幼笑言温。

传神别致超凡品,避世高情足静论。

粉本问从谁所得,伯驹真迹石渠存。

诗词问答

问:仇英桃源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仇英桃源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仇英桃源图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六

2. 仇英画多院体此卷独摹赵千里法无凡俗气

参考注释

钞锣

即?锣。宋苏轼有《就驿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钞锣等口宣》﹑《赐大辽贺正旦人使银沙锣唾盂子锦被等口宣》。参见"?锣"。

武陵源

(1).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载: 晋 太元 中, 武陵 渔人误入 桃花源 ,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復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唐 宋之问 《宿清远峡山寺》诗:“寥寥隔尘事,何异 武陵源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 武陵源 。”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七:“归来向人説,疑是 武陵源 。”亦作“ 武陵滩 ”、“ 武陵川 ”。 唐 汪遵 《东海》诗:“同作危时避 秦 客,此行何似 武陵滩 。” 唐 皇甫冉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诗:“寒侵 赤城 顶,日照 武陵川 ;若览名山誌,仍闻《招隐》篇。” 明 唐顺之 《广德道中》诗:“倘遇 秦 人应不识,只疑误入 武陵川 。”

(2).亦作“ 武陵溪 ”。 东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迷不得返,饥食桃果,寻水得大溪,溪边遇仙女,并获款留。及出,已历七世,复往,不知何所。后成文人经常援引的典故。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唐 王之涣 《惆怅词》之十:“ 晨 肇 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 武陵溪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多管为残花几片,悮 刘晨 迷入 武陵源 。”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有缘千里能相会, 刘晨 曾入 武陵溪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为甚呵,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也则为水点花飞在眼前。”

峡口

(1).指 西陵峡 口,为 长江 出 蜀 的险隘。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 荆 杨 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引《直都记》:“自 黄牛滩 东入 西陵 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紆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峡口 大江 开,西南控百蛮。”

(2).泛称峡谷之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北即 苍山 ,至此南尽。中穿一峡,西去甚逼,而峡口稍旷。” 清 阮元 《由龙洞岩下西过三龙潭》诗:“ 三龙潭 峡口,如防復如堂。”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这个极险的山峡中间, 河 水从三条峡口奔腾而出,真象千军万马似的。”

通人

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赞》

陌阡

阡陌。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三:“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礼记·乐记》:“老幼孤独,不得其所。”《国语·晋语七》:“养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属。 晋 潘岳 《西征赋》:“牧疲人於西夏,携老幼而入 关 。”

笑言

(1).谓又说又笑;边说边笑。《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唐 韩愈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诗:“行行指 汉 东,暂喜笑言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珙》:“ 珙 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无应者,笑言自若。”

(2).笑话。《太平广记》卷一 * 引 隋 侯白 《启颜录》:“ 秦 优旃 善为笑言,然合於道。”

(3).笑容与言语。 宋 曾巩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气仁色温,寡笑言。”

传神

指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

别致

与众不同,新奇

湘云笑道:“这倒别致。”——《红楼梦》

凡品

(1).平庸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凡品则不然,论人不恕己,动作不思心……行己若此,难以称仁矣。”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远 胄虽参华,身实凡品。”《说岳全传》第四回:“我看令郎骨格清奇,必非凡品,也是吾兄修来的!”

(2).世间常人。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异骨殊凡品,前身本解禪。” 明 吴承恩 《陌上佳人赋》:“纵復有一焉,必非凡品,或幻怪而仙灵。” 明 屠隆 《綵毫记·庐山受枉》:“看老叟奇男子,定非人间凡品,我固疑之。”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蟒》:“我非凡品,得侍巾櫛,夙夕使然,若洩天机,必受大累。”

(3).普通品种。 金 丘处机 《水龙吟》词:“看仙花瑞草,迎风照日,腾光彩,异凡品。”

避世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粉本

(1).画稿。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画稿为粉本。 唐 韩偓 《商山道中》诗:“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 宋 苏轼 《阎立本职贡图》诗:“粉本遗墨开明窗。” 王十朋 集注:“ 唐明皇 令 吴道子 往貌 嘉陵 山水,回奏云:‘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一:“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寳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 宣和 、 绍兴 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 清 方薰 《山静居画论上》:“画稿谓粉本者,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笔,用时扑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2).指图画。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词:“ 麟阁 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 清 曹寅 《寄姜绮季客江右》诗:“九日篱花犹寂寞, 六朝 粉本渐模糊。” 缪鸿若 《题担当和尚画册》:“休嫌粉本无多剩,寸土伤心下笔难。”

(3).比喻底本、基础等。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曲谱者,填词之粉本,犹妇人刺绣之花样也。” 清 唐孙华 《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退思此事实创举,岂有粉本供师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至谓作者搜采异闻,乃设烟茗於门前,邀田父野老,强之谈説以为粉本,则不过委巷之谈而已。”

所得

指所获得的东西

所得无几

真迹

书画家本人的原作

这一幅画是唐伯虎的真迹

石渠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石壁峰前旧泮林,新培槐市绿成阴。川流决溃终归海,木德回环会守心。夷轨得朋殊未艾,长谣怀感抑何深。矧伊色笑逢民则,好续当年蹻蹻吟。
  •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春塍雪消龟兆坼,冻柳冰蒲俱好色。走马城东眼乍惊,可怜前日非今日。结交从古天地间,百年谁见一人闲。王城尘土化衣袷,五鼓驱车休夜阑。况我崎岖二三子,圣恩释累从瓯蛮。雄豪久铩酒量窄,耎懦新长诗辞悭。王孙物外有高兴,数携王赵两红颜。上书自去千牛卫,挂席欲过三神山。灰余方烈灶下响,雾廓初见岩中斑。醉吟谁共可怜春,江南太守旧诗人。赓酬不减笙磬答,秀发更为烟霞新。万卷藏书韦杜曲,忆子陈诗一言足。得意鲈鱼故未餍,多情桃叶应相逐。努力闲平盛世名,归及春风双鬓绿。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自刈香秔税水舂,旋篘新酒搦泥封。晚菘种已无余地,不枉归田学老农。
  • 作者: 赵令畤,朝代: 宋代
    轻鸥欲下春塘浴。双双飞破春烟绿。两岸野蔷薇。翠笼薰绣衣。凭船闲弄水。中有相思意。忆得去年时。水边初别离。
  • 作者: 石宝,朝代: 明代

    古树萧萧带远风,百年心在此声中。

    池头使者归王母,垄上耕人忆德公。

    高盖拥闾朝起凤,玉书幪锦夜垂虹。

    酬恩莫道非絪鼎,草色龟趺雨露同。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旗盖运迁,衣冠事乖,岂非命来。自黄粱枕觉,分明看破,翠蓬舟近,及早抽回。谁料山深,也同鼎沸,步步危机忙里催。愁无奈,过青山万叠,碧水千隈。此愁何计能推。算何日天教眉锁开。记六桥花舫,晴边访柳,孤山草酌,雪后评梅。回首西湖,伤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东风好,问如今吹入,谁处楼台。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趁溪茅舍竹篱阴,石径如蛇屈曲深。吏卒不行烟冷处,弟兄聊说岁寒心。床头无酒可归算,窗外有鸡留伴吟。过午忽修莱菔茶,悠长滋味在山林。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标签: 哲理

    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 作者: _,朝代:近现代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 *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时时屈指春余几,日日攒眉雨不晴。邂逅三年为此客,蹉跎一事竟何成。牡丹花过劳乡梦,石首鱼来听市声。自古忍穷尽豪杰,囊无挑药未须惊。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