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再和寇十一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再和寇十一二首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再和寇十一二首原文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诗词问答

问:再和寇十一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再和寇十一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陈师道再和寇十一二首书法欣赏

陈师道再和寇十一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再和寇十一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相违

(1).互相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於淖。”

(2).彼此违背。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宋 苏轼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然泛览古人日记,实与此道相违。”

自量

自己审度估量;自知之明

这人太不自量

资身

资养自身;立身。《汉书·韩信传》:“寄食於漂母,无资身之策。” 宋 陆游 《散发》诗:“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过了数日, 苏秦 欲出游列国,乃请於父母,变卖家财,为资身之费。”

无策

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多方

(1)

(2) 有三方或三方以上参与的

(3) 多方面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多方引导

多方抢救

逢场作戏

原指卖艺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场表演。后用作随俗应酬,凑热闹的意思

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宋· 苏轼《南柯子》

误笔

犹笔误。 清 查慎行 《人海记》:“廷试策偶误笔,以涂注不便,例多任之。”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兰亭序》:“《兰亭序》‘后之揽者’句,揽当为览,或云通用,或云误笔,其实乃自避家讳。”

所长

职位名称。

我要参加某工商所所长职位的竞争演讲

名字

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

不归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青史

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终老

指度过晚年;养老

为终老之计

白云乡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 武皇帝 ( 汉武帝 )求白云乡也。”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五斗

(1).见“ 五斗米 ”。

(2).即五星。《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参见“ 五星 ”。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汪莘,朝代: 宋代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虎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 作者: 卫宗武,朝代: 宋代
    十分春过半,穉绿已侵花。又见源抽蕨,相将舌吐茶,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 作者: 任希夷,朝代: 宋代
    木落同高八月天,山荒屋老意萧然。道人香火但灰冷,何处如今更有仙。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雨晓略止,城南礼梵宫。

    往来限日里,雭复途中。

    一例龙和象,谁参幡与风。

    寺名曾取义,泚视此相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冰无澄鲜能,水实澄鲜所。

    冰水本一体,虚寔用因迕。

    用岂能离体,实亦虚之伍。

    能所胥幻缘,更闻诸佛语。

    如是炙毂辩,究无其定处。

    莫若俯而观,无可无不可。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溪斋遂泛舟,挹清更乘便。

    向南转而东,石壁沿峭茜。

    壁上栖岩室,日照如霞绚。

    朴斲非䌽画,林卉丹青变。

    去岁摄山况,弹指面前见。

  • 作者: 韩愈,朝代: 唐代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 作者: 刘挚,朝代: 宋代

    钱家书橐盛儒林,禹穴时容探万寻。

    嗜好自同皇甫癖,写传应慰献王心。

    此于取与无伤义,盍以幽奇付赏音。

    犹说冬官未通借,览之安得有千金。

  • 作者: 任希夷,朝代: 宋代
    虚斋留御榻,小径近层岩。再拜观奎画,浑疑侍玉阶。
  • 作者: 曹邺,朝代: 唐代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