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林叔平还松江次韵以饯原文 诗词名句

林叔平还松江次韵以饯

作者:大圭 朝代:元代

林叔平还松江次韵以饯原文

毳袍归路北风寒,白首趋朝懒拜官。

车上尘来天欲暝,船头月落夜初阑。

故园举目盘龙汇,往事伤心唳鹤滩。

留得墨庄春意在,看花不必到长安。

诗词问答

问:林叔平还松江次韵以饯的作者是谁?答:大圭
问:林叔平还松江次韵以饯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林叔平还松江次韵以饯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大圭的名句有哪些?答:大圭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六

参考注释

毳袍

(1).毛制的长衣。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妇人不服宽袴与襜,製旋裙必前后开胯,以便乘驴。其风闻於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傚之,曾不知耻辱如此,又凉以褐紬为之,以代毳袍。” 元 汤式 《一枝花·题白梅深处》套曲:“指顾间自吟啸,但则觉花气氤氲袭毳袍。”

(2).毛制的僧袍。《全唐诗话》卷六引 五代 齐己 诗:“岂知物外金僊子,甘露天香滴毳袍。”

(3).借指僧人。 五代 齐己 《喜得自牧上人书》诗:“ 吴 都使者泛惊涛, 灵一 传书慰毳袍。”参见“ 毳衲 ”、“ 毳客 ”。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风寒

(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白首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趋朝

亦作“趍朝”。上朝。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宰相趋朝,騶唱过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趍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

拜官

旧时指封官

上尘

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意为有污尊长视听。 晋 庾亮 《让中书监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荣昧进,日尔一日,谤讟既集,上尘圣朝。” 宋 宋祁 《上李相为撰燕子楼记书》:“輒譔定记草,上尘省览。审若疎谬芜累,恐辱琬琰,伏望掇去,别咨名才。” 清 《与董樵书》:“形迹阻隔,悃款莫通。輒録数诗,上尘洞瞩。”

船头

即“船首”

落夜

(1).入夜。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还须忍耐休焦躁,多管花园落夜风寒暴。”

(2).住宿,过夜。 张英 《老年突击队》:“她知道丈夫不欢喜在别人家落夜的。”

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举目

抬眼看

举目四望

盘龙

(1).盘曲的龙的图像。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绣桷金莲华,桂柱玉盘龙。”《南史·梁纪上·武帝》:“有司奏: 吴 令 唐佣 铸盘龙火鑪,翔凤砚盖。”

(2).指以盘龙为饰的铜镜。 清 陈维崧 《水龙吟·巷口见磨镜者》词:“见一双小玉,盘龙暗捧,和羞映中门里。”

(3).形容卷曲如龙。 唐 李峤 《帘》诗:“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唐 韩愈 《芍药》诗:“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緑盘龙。”

(4).见“ 盘龙髻 ”。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墨庄

指藏书;书丛。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文学·收书》:“ 刘式 死,其妻聚书千餘卷,指示诸子曰:‘此汝父尝谓此为墨庄,今貽汝辈,为学植之具。’” 清 查为仁 《莲坡诗话》四十:“家伯查浦老人……一日饮 遂閒堂 ,留别主人云:‘……客位新咨目,书丛旧墨庄。’”又如 宋 张邦基 著有《墨庄漫录》十卷,自序称性喜藏书,因将自己的寓所取名 墨庄 ,并以为书名。

春意

(1)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看花

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秋风泠然动高竹,起并朝檐温体粟。忽惊剥啄意谁何,乃是和诗重拜辱。再三开阖手不置,不惟诗好字亦熟。我虽年事滥催忝,于此论功真未足。重怜别来不我舍,连日追随访林谷。和诗未厌数还往,别后要期常诵读。知音已死或绝弦,闻韶解忘三月肉。但得我辈识铮铮,徒使世人讥碌碌。
  • 作者:方蒙仲,朝代:宋代
    宜月宜风还宜雪,烟雨冥蒙景更宜。说与客来休剥啄,先生长是倚阑时。
  • 作者:严粲,朝代:宋代

    泥泞行良苦,青山且眼前。

    题诗如昨日,倒指已三年。

    僧榻寒宵雨,渔村落照烟。

    薄游聊复尔,终拟老林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烝徒无声颇自诩,便已高称如禁旅。

    尔时禁旅正恬熙,宿将曹高久莫睹。

    可勒贺兰岂易言,直是颠翁作颠语。

  • 作者:林之奇,朝代:宋代
    金刚圈裹翻身过,栗棘蓬莱满口吞。领得杨岐端的句,却嫌蒸饼大餫饨。
  • 作者:文同,朝代:宋代
    月为太 * ,石亦月之类。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异。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既名物乃人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没。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珠流璧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其为劳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时。既然须常换新者,人但不见神所为。日须天上生,月必地中产。君不见虢州朱阳县之山谷间,才成未就知何限。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孵孚换段}。灵媪弃置不复惜,任人取去为珍玩。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满库楼千万许。彦瞻博物天下称更无,定不以予之说寱语。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岩洞中,西湖前。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满,此人朅来就彼剜剔归上天。所以此石拆副不复合,至今神胞所附之处其痕圆。抛掷道傍凡几岁,风刷雨淋尘土秽。子平一见初动心
  • 作者:释道璨,朝代:宋代
    云门放洞山三顿棒,黄蘖打临济三顿棒。减灶添兵,伤盐费酱。一不成单,二不成两。多少芦花对蓼红,时人只看丝纶上。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一雨洗旱尘,吾庐气疏豁。土润竹萌出,水长渔舟活。桑麻郁千里,夹道光如泼。凭高望归云,更觉原野阔。沉忧宽旅食,分喜到僧钵。但仰皇天慈,不必尤旱魃。
  • 作者:释道颜,朝代:宋代
    宣德门前过,回头便招祸。若要无事时,且归屋里坐。
  • 作者:王翃,朝代:明代

    仰扪星熊居,阅团荆虎馆,险出蚕丛。

    线曳秋毫石栈,去天难穷。

    气淡泊,光朦胧。

    涌半崖、飞涛长松。

    并众壑冰声,千山枯影,日月肩摩空。

    寻开塞,升鸿蒙。

    挟无边秀色,苍然虚冲。

    寂历神游以目,鹿撞于胸。

    径路绝,风云通。

    摄梦魂、初离尘踪。

    将买鹤檐琴,终日高卧闻此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