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金莲出玉华原文 诗词名句

金莲出玉华

作者:王丹桂 朝代:元代

金莲出玉华原文

无为清静。
虎绕龙蟠归大定。
清静无为。
子母和同出入随。
逍遥自在。
去去来来绝挂碍。
自在逍遥。
一任出林与市朝。

诗词问答

问:金莲出玉华的作者是谁?答:王丹桂
问:金莲出玉华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金莲出玉华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丹桂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丹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龙蟠

龙蟠里,在现在南京市清凉山下

清静无为

道家谓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

闻昔人君崇尚土木,孰若清静无为,邑人以康。——宋· 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

子母

(1).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 、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 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2).指大小、主从关系。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

(3).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重曰母,轻曰子。以贸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 唐 杜甫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夫时患钱轻,以至於量资币,权子母。代復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 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母,重也,其大倍,故为母。子,轻也,其轻小半,故为子。”

(4).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碑》:“立廩以周食,圃畦以毓蔬,权其子母,赢且不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获百金,入都营运。半年,子母几相等。” 金和 《印子钱》诗:“今日与女钱十千,明日与我三百钱,三百復三百,如此五十日,累累十五千,子母偿始毕。”

(5).指杯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龙朔 年已来,百姓饮酒作令,云:‘子母相去离,连臺拗倒。’子母者,盏与盘也;连臺者,连盘拗倒盏也。”

和同

(1).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和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和能生物,同无所成。《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务和同也。” 韦昭 注:“和谓可否相济,同谓同欲。”《国语·周语中》:“和同可观。” 韦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道行,则德义可观也。”《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 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朱熹 集注引 尹毅 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参阅《左传·昭公二十年》。

(2).和睦同心。《管子·立政》:“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汉书·吾丘寿王传》:“今 汉 自 高祖 继 周 ,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 宋 欧阳修 《笔说·富贵贫贱》:“凡事不和同,则不济。” 明 柯丹丘 《荆钗记·合卺》:“夫妻到老两和同。” 黄远生 《政界内形记》一:“国务卿之不能和同一致以进行者,则组织之始已种其因,固无可言矣。”

(3).调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淮南子·俶真训》:“含阴吐阳,而万物和同者,德也。”《宋史·乐志十三》:“天人和同,恩泽洋普。”

(4).伙同;合伙。《唐律疏议·名例四·略和诱人》:“和同相卖者,谓两相和同,共知违法。”《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和同相卖为奴婢者,各断一百七。”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按察使与藩司﹞厥后和同溺职,而事权归两院矣。”

(5).“和光同尘”的略语。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之一:“治惟尚和同,无俟於謇謇。” 龚颐正 《续释常谈》引 唐 韩偓 《金銮密记》:“上执 偓 手,涕泣曰:‘我劝你且和同,果如此,有何利益苦 * !’”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余私念助人为理,覆人之产,不祥;自折其志,苟为和同,不义。” 钱锺书 《围城》三:“买 * 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参见“ 和光同尘 ”。

(1).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哲学常用语。龢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龢能生物,同无所成。《国语·周语中》:“饮食可饗,龢同可观。” 韦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用行,则德义可观。”

(2).谓平和,不交战。《国语·周语中》:“夫战,尽敌为上,守龢同顺义为上。” 韦昭 注:“守龢同,谓不相与战而平和也。”

(3).调和。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因天地之资,而与之龢同。”

出入

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逍遥自在

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除却五欲,疮疣解脱,逍遥自在。——宋· 道原《景德传灯录》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来来

(1).以来。 唐 段成式 《戏高侍御》诗之一:“ 青琴 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 阿真 。” 唐 皮日休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十日来来旷奉公,闭门无事忌春风。”

(2).由来。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画锦》之三:“珍重朱栏兼翠栱,来来皆自读书堂。”

挂碍

牵挂;惦念

心中甚挂碍妻儿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任出

谓取保出狱。《后汉书·质帝纪》:“其令中都官繫囚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 李贤 注:“任,保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任出,谓责保出囚,须秋乃断也。”

市朝

众人合集的场所;公共场合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齐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韩元吉,朝代:宋代
    经旬泥潦路难乾,烟袅长林雨暗山。常笑诗人愁屋漏,却思寒士与千间。
  • 作者:释智遇,朝代:宋代
    袈裟裹草鞋,赤脚桐城走。只者破生涯,抵死扬家丑。
  • 作者:朱蒙正,朝代:宋代
    风浪江头正激湍,小亭溪上水平宽。濯缨不做弹冠想,一曲沧浪钓雪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偶忆瓦砚或尚有,居然此器呈座右。

    未央铜雀各存一,贮之乾清题句久。

    斯盖其次未经咏,徒命西清试吟手。

    重观历历作古人,不觉怅然为搔首。

    四时代嬗刻无停,信哉何物如汝寿。

    然予更复致疑焉,瓦片识年理难剖。

    即今宫殿黄瓦覆,何曾一一年岁镂。

    或云六朝好事者,所仿为之志不朽。

    此事虽假亦久哉,恶知非真亦非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依旧元都观里花,碧阑干外一枝斜。

    可知人面原常在,当日春风漫自嗟。

  • 作者:释怀深,朝代:宋代

    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

    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

    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

    散花时再拜,人世莫惊猜。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冷雨凝雪未成雪,潭空鱼寒归石穴。长篙扣穴倩鲤鱼,寄信山头来奠设。鱼传水鸟飞上山,山木槎槎乾吹咽。旋灰起角巫鼓鸣,漆俎铜盘颤牲血。瑟琶嘈嘈神降言,福汝佑汝无灾蘖。西向啐饮东向回,溪心却望山崔嵬。
  • 作者:吴当,朝代:元代

    紫髯都护气降傩,姬妾毡车橐载驼。

    马挏浓于燕市酒,貂裘多似野人蓑。

  • 作者:章甫,朝代:宋代
    閒居何所宜,把酒策第一。石田今有秋,痛饮事可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