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邹一桂秋英卷原文 诗词名句

邹一桂秋英卷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邹一桂秋英卷原文

派接徐黄江左邹,寒英设色足风流。

纷开木本及草本,底论深秋与浅秋。

蝶欲黄而犹待染,叶将红者未曾收。

玉栏金井休开展,犹恐霏烟露欲留。

诗词问答

问:邹一桂秋英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邹一桂秋英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邹一桂秋英卷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九

参考注释

江左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偏安江左

寒英

(1).寒天的花。指梅花。 唐 柳宗元 《早梅》诗:“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寒天的花。指菊花。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 元 曹之谦 《白菊》诗:“见説寒英能愈疾,拟开三逕著茅亭。” 清 周亮工 《墨菊》诗:“把得寒英色未伦,夕餐只认鞠通身。”

(3).指雪花。 宋 范仲淹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昨宵天意骤回復,繁阴一布飘寒英。裁成片片尽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

设色

涂色;着色

图画之设色者,用水彩,中外所同也。——蔡元培《图画》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木本

茎的木质部发达、比较坚硬的特性

草本

(1).原稿、底木。《后汉书·樊宏传》:“ 宏 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唐 王建 《宫词》之五:“红蜡烛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阁门宣。”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知兵》:“世所传 李衞公 《问对》三卷,或以为 阮逸 伪撰, 苏老泉 曾见其草本。”

(2).茎部为草质的植物。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草木之种类极杂,而别其大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草本之根愈浅,故经霜輒坏,为寿止能及岁。”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木棉布行于宋末元初》:“其时棉花未入中土,不知其为木本草本。”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九:“靠左边又有一大丛草本的绣球花,开得正茂盛。”

深秋

秋季的末期

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玉栏

玉石制的栏杆。亦用为栏杆的美称。 南朝 梁 费昶 《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轆轤。” 前蜀 韦庄 《过旧宅》诗:“朱栏翠楼为卜肆,玉栏僊杏作春樵。” 宋 梅尧臣 《再观牡丹》诗:“闻説偷观近玉栏,肠如车轂转千盘。”

金井

(1).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南朝 梁 费昶 《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轆轤。”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轆轤鸣晓瓮。” 清 陈维崧 《品令·夏夜》词:“夜色凉千顷,携笛簟,依金井,轆轤清冷。”一说即石井。金,谓其坚固。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鸡人罢唱晓瓏璁,鸦啼金井下疎桐。” 叶葱奇 注:“金井,即石井。古人凡説坚固,多用金,如金塘、金堤等。”

(2).借指墓穴或骨瓮。《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生死交》:“因此扶柩到此,众人拽棺入金井,并不能动,因此停住坟前,众都惊怪。”《广西僮族文学》第四章:“这个‘地理先生’给 侬智高 看好了一块风水地,叫 侬智高 把自己父亲的骨骸装在‘金井’(即骨瓮)里,埋在好风水的地方。”

开展

开朗;开豁

思想开展

烟露

烟雾露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岐伯 曰:‘风温春化同……燥清烟露秋化同。’”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是以业蔼鸿经,则烟露呈炤;精昭景纬,则川岳发华。” 唐 韦应物 《黿头山神女歌》:“蕙兰琼芳积烟露,碧窗松月无冬春。” 明 高启 《青丘子歌》:“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岑参,朝代: 唐代

    峨眉烟翠新,昨夜秋雨洗。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
    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哀猿不可听,北客欲流涕。

  • 作者: 李正民,朝代: 宋代

    一叶扁舟一席风,梦回已听景阳钟。

    夺袍有意趋文阵,鼓箧无言拙笔锋。

    好把犁锄傍东郭,难陪衿佩集西雍。

    只缘未富三冬学,饮墨何须见愠容。

  • 作者: 释斯植,朝代: 宋代
    阖门烟霭外,地阔水城高。蜃气蒸吟鬓,霜风入緼袍。娄程秋岸雨,一饭野船蒿。若问当时事,人夸有二豪。
  • 作者: 杜本,朝代: 元代

    山深人寂寂,涧曲水沄沄。

    顾尔非忘世,遗身在白云。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大雨山中采药回,丫头岩畔觅诗来。唤船野渡逢迎雪,携酒溪头领略梅。久客愁心端欲折,何时笑口得频开?殷勤记著今朝事,破驿空廊叶作堆。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六出英英九夏寒,短丛香玉映清湍。主人自出无人管,输与泠然隔岸看。
  • 作者: 李景云 崔时佩,朝代: 明代

    瑶琴意趣。教我闭门禁指。

    调养圣贤之心。洗荡巢由之耳。

    丑:这玉簪斑管何用。生:玉簪细巧。

    玉簪细巧。全无瑕疵。

    霜毫健美。细思之。

    今日淑女思君子。好似娥皇忆舜帝。

  • 作者: 曹彦约,朝代: 宋代
    我计短於头触篷,公才高似目飞鸿。已驰骓马雄西楚,尚引蜉蝣缀国风。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欲持枉尺归绳墨,祗恐旁观血指红。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一船在后忽搀前,前后篙师各粲然。山入春来肥更秀,向人依旧耸寒肩。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