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酬王侍御原文 诗词名句

酬王侍御

作者: 鲍溶朝代: 唐代

酬王侍御原文

惭非青玉制,故以赠仙郎。希冀留书閤,提携在笔床。
讵能辉绣服,安得似芸香。所报何珍重,清明胜夜光。

诗词问答

问:酬王侍御的作者是谁?答:鲍溶
问:酬王侍御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鲍溶的名句有哪些?答:鲍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青玉

(1).碧玉。《吕氏春秋·孟春》:“﹝天子﹞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赋》:“柱何用於黄金,案寧劳於青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青玉》:“按《格古论》云:‘古玉以青玉为上,其色淡青,而带黄色。’”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 亡, 何扬州 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后因以“青玉”为敬称他人遗体的套语。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3).喻青翠的植物。指绿竹。 唐 杨巨源 逸句:“一院緑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宋 梅尧臣 《景纯以侍儿病期与原甫月园为饮》诗:“腮肥顶瘦裁青玉,钻凿商声五音足。” 元 杨维桢 《小游仙》词:“青玉参差嶰管裁,琯中吹得凤凰来。”

(4).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唐 骆浚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干耸一条青玉直,叶铺千叠緑云低。”

(5).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唐 元稹 《高荷》诗:“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6).喻竹席。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仙郎

亦作“僊郎”。1.年轻的男仙人。 唐 戴叔伦 《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2).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五代 和凝 《柳枝》词:“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儘放娇。”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閒。”《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霽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3). 唐 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唐 綦毋潜 《题沉东美员外山池》诗:“仙郎偏好道,凿沼象 瀛洲 。”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前蜀 韦庄 《漳亭驿小樱桃》诗:“当秊此树正华开,五马僊郎载酒来。”僊,一本作“ 仙 ”。参见“ 仙臺 ”。

希冀

希望得到

书閤

同“ 书阁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及帝崩, 继恩 白后至中书召 端 ,议所立。 端 前知其谋,即紿 继恩 ,使入书閤检 太宗 先赐墨詔,遂锁之,亟入宫。”

提携

(1) 牵扶;携带

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

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

(2) 照顾;扶植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白居易《伤友》

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携

(4) 携手;合作

我已命 * 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联遗书》

(5) 指代小孩

伛偻提携。——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笔床

亦作“ 笔床 ”。卧置毛笔的器具。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翡翠笔牀,无时离手。” 唐 岑参 《山房春事》诗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牀。”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亭中棐几湘帘,笔床砚匣,位置楚楚。”

讵能

岂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瑟詎能开。”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丝竹在 东山 ,怀哉詎能忘。”

绣服

(1).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临川王让太尉表》:“安车駟马,望高闕而朝至;绣服緹麾,轥康衢而暮返。”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姦猾,治大狱, 武帝 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唐 钱起 《送裴迪侍御使蜀》诗:“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軺满路光。”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齐己 《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 汉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旧只流东?” 明 刘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诗:“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芸香

一种多年生具浓香的木质草本植物( Ruta graveolens ),花黄色,复叶具有苦味

珍重

(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夜光

(1).月亮。《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王逸 注:“夜光,月也。”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赋》:“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 扶桑 ;其扬暉也,晃若九阳出 暘谷 。”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邱以视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2).星月之光。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唐 寒山 《诗》之二八一:“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3).萤火虫的别称。 晋 潘岳 《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俾子蜕蜣丸而化为蠽蝒,化腐草而为夜光。”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萤火》。

(4).珠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荆山 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南海 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死而目皆无精,夜可以鉴,谓之夜光。” 唐 卢照邻 《五悲》:“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飞夜光而弹伏翼。”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五:“鱼目混夜光,流俗难与伍。”

(5).冠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九星、灵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明知昨岁普丰收,岂乏前兹逋赋留。

    虽已经途例蠲免,更廑欠款细咨诹。

    概宽借廪谷和麦,并豁穷丁县与州。

    庶使闾阎元气复,力田耕作冀登秋。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探龙渊,履虎尾。别狐貉,辨蚖虺。头雪白,心灰死。老斲轮,不教子。君闻此,当洗耳。
  • 作者: 张伯玉,朝代: 宋代
    寄问副车毛国镇,别来风味久如何。蓬莱阁上谁同饮,宛委山前几番歌。应向兰亭摛彩笔,曾教西子画清蛾。若还问我今何似,比著前春醉更多。
  •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西北油幢叠总戎,六年幕府从裴公。谈兵玉帐知何在,宴客金钱定已空。麟阁英姿随爽气,凤池陈迹想清风。白头无路酬恩地,一寄哀情薤挽中。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㿥㿥复翩翩,江楼渺若烟。

    远师悟立地,丁令识当年。

    岂慕华车上,偏宜竹院前。

    缑山明月夜,笙韵落寥天。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不为潮从海上生,元来水浅浪波平。屈曲盘旋船百转,始知从古浙江名。
  • 作者: 徐陵,朝代: 南北朝
    玉镫绣缠鬃。金鞍锦覆幪。风惊尘未起。草浅埒犹空。角弓连两兔。珠弹落双鸿。日斜驰逐罢。连翩还上东。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檐前微雨歇,池上凉风起。桥竹碧鲜鲜,岸移莎靡靡。苍然古苔石,清浅平流水。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苍然莫色映楼台,江市游人夜未回。何处酒仙无一事,肩舆鼾睡过桥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蝉声喜高树,萤光随腐草。

    一般皆动物,适适惟自晓。

    曰水胡流湿,曰火胡就燥。

    日用或不知,何况人情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