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崇祀乡贤诗(为坦卿萧公墱作)原文 诗词名句

崇祀乡贤诗(为坦卿萧公墱作)

作者: 李梓朝代: 明代

原文

子建赋才雄八斗,先生蕴奇倾二酉。

寓言蒙叟亦危机,问字子云为吃口。

孝廉抱膝傲眉山,屡蹶公车时不偶。

顿悟因缘若草霜,乘箕回首白云乡。

藏山业富书千卷,遗子象贤墨一庄。

长公皋座才超越,贤声独迈扬天阙。

仲君以次尽琳琅,州牧赞府盈床笏。

吾程元气久不舒,前辈仪型几代虚。

羡公丛桂风千载,藉有馀光被井庐。

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紫薇何必早蜚英,留与儒林歌且咏。

诗词问答

问:《崇祀乡贤诗(为坦卿萧公墱作)》的作者是谁?答:李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梓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梓名句大全

注释

1. 为坦卿萧公墱作

参考注释

赋才

亦作“ 赋材 ”。天赋,才能。 宋 苏轼 《追和林子中寄文与可》:“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 宋 王安石 《上运使孙司谏启》:“顾赋材之艰拙,借容德之庇存。” 明 宋濂 《<詹学士文集>序》:“窃自叹赋才暗劣,规规方圆中日蹈古人轨辙,不敢奋迅吐一奇崛语。”

八斗

见“ 八斗才 ”。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二酉

指 大酉 小酉 二山。在今 湖南省 沅陵县 西北。二山皆有洞穴。相传 小酉山 洞中有书千卷, 秦 人曾隐学于此。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荆州记》。后即以“二 酉 ”称丰富的藏书。 唐 陆龟蒙 《寄淮南郑宝书记》诗:“五丁驱得神功尽,二 酉 搜来秘检疏。”《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请箇先生教他读书,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 酉 。”《天雨花》第二回:“读书自幼到如今,五车二 酉 俱收纳。”

寓言

(1)

(2) 有所隐含的语言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蒙叟

指 庄周 。 唐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济川。”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刘参军》:“任真 蒙叟 放,慢世 长卿 情。”参见“ 蒙吏 ”。

见“ 矇瞍 ”。

危机

(1)

(2) 指产生危险的祸根

(3) 指严重困难的关头

问字

请教学问

闻道携壺来问字。——苏轼诗

客来问字莫载酒。——黄庭坚《谢送碾壑源栋芽》

云为

(1).言论行为。《易·繫辞下》:“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孔颖达 疏:“或口之所云,或身之所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口习丑言,身行弊事,凡所云为,使人不忍论也。”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举措云为,不可不慎。” 清 李颙 《四书反身录·中庸》:“能慎其所习,而先立乎其大,不移不夺,动静云为,惟依良知良能,自无不善,即此便是率性。”

(2).所为。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实 秦 人,矜夸馆室,保界 河 山 ,信识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乌睹大 汉 之云为乎!”《汉书·李寻传》:“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晻昧无光,各有云为。” 王先谦 补注:“云犹所也。” 明 宋濂 《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

(3).变化。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顾於冥冥内,为问秉者谁?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

吃口

亦作“喫口”。1.犹吃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如今是买喫口东西,他只认做把低钱交易,我却只受分两,所以得利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既缺衣食,我寻些喫口物事送他,使得么?”

(2).(吃饭的)人口。 叶圣陶 《一个练习生》:“德大当铺的主人久已想收场,可是收不了,在那里勉强支持残局,再不愿多添吃口。”

亦作“喫口”。口吃。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不为势趋,不为利眯,吃口涩辞,遇义大启。”

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

举孝廉不行。——《后汉书·张衡传》

抱膝

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诗:“ 邯郸 驛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宋 文天祥 《楼桑》诗:“天下 卧龙 人,多少空抱膝。” 清 萧芷厓 《冬日村居》诗之一:“小窗时抱膝,闲捡旧农书。”

眉山

(1).《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 韩偓 《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陈师道 《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 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 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书记》。”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荡,得之 庄周 者为多。”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次韵一道, 唐 代极盛时,殊未及之…… 宋 则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长篇押至数十韵者,特以示才气过人可耳。”

公车

(1) 公共汽车

西门町到公馆,坐公车要二十分钟

(2) 公家的车辆

(3) 汉代官署名

安帝雅闻 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我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不偶

(1).不遇;不合。 汉 王充 《论衡·命义》:“行与主乖,退而远,不偶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2).引申为命运不好。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 淮阳 叶生 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絶当时,而所如不偶,困於名场。”

顿悟

(1) 猛然醒悟

(2) 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因缘

(1) 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

(2) 缘分

他俩真有因缘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白云乡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 武皇帝 ( 汉武帝 )求白云乡也。”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遗子

(1).留给子孙。《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立身则十世可宥,遗子则一经而已。”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插架一万轴,遗子以固穷。” 明 汤显祖 《遂昌新作土城碑》:“衣食无所餘,至不能遗子嫁女。”

(2).产子;产卵。 宋 梅尧臣 《离芜湖至观头桥》诗:“争雏洲鹊鬭,遗子浦鱼跳。”《元典章·户部九·劝农立社事理》:“若自虫蝗遗子去处,委各州县正官一员,於十月内专一巡视本管地面。”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相传蝗为鱼子所化,故当大水之岁,鱼遗子於陆地,翌岁不得水,则变而为蝗矣。”

(3).遗落的种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经山晋杏》:“ 丹阳 经山寺 大银杏,相传 晋 物也,树围连抱七人,半枯中空,遗子所出小株,从中挺上,亦已盈斗矣。”

(4).遗孤。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抚我遗子,妾亦瞑目矣!”

象贤

谓能效法先人的贤德。《书·微子之命》:“ 殷王 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 郑玄 注:“象,法也,为子孙能法先祖之贤,故使之继世也。” 唐 刘禹锡 《蜀先主庙》诗:“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柳亚子 《子游先生遗像为哲嗣史良女士题》诗:“雪洁兰馨説象贤,明珠掌上更翩翩。”

一庄

(1).一个村庄;一个庄园。 唐 姚合 《过友人山庄》诗:“蕙带缠腰復野蔬,一庄山水数房书。”《宣和遗事》后集:“ 康王 遂徒步行至一庄。觉为饥渴所逼,奔入一村庄,略求浆饮。”《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那一村儿、那一庄儿腾挪腾挪也按插下你们众位了。”

(2).一桩,一件。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长老,小子相人多矣,未常有这等一庄事。” 元 无名氏 《十探子》第一折:“我将这一庄事苦苦的大人跟前哀告,必然与我作主。”

长公

(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胜 字 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 字 长公 。”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超越

逾越;胜过

超越权限

贤声

贤明的名声。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 明 李开先 《送王杏里上京改任》诗:“歷官籍籍著贤声,藩臬迟迴半此生。” 清 吴锡麒 《消夏第四集分得咏史乐府·夫人城》:“刺吏著威名,阿母有贤声。”

独迈

独自行走,孤行。 晋 陶潜 《自祭文》:“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天阙

(1).天上的宫阙。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织女赠牵牛》诗:“惭无二媛灵,託身侍天闕。”

(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宋书·桂阳王休范传》:“便当投命有司,谢罪天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在 乌场国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还天闕。”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闕致时康。” 清 吴伟业 《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十丈黄尘向天闕,霜天夜踏宫墙月。”

(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 牛头 ,方称天闕。”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仇兆鳌 注引 韦述 《东都记》:“ 龙门 号双闕,与大内对峙,若天闕然。”

(4).星名。《史记·天官书》:“两河、天闕间为关梁。”

以次

(1) 按次序

以次购物

(2) 某点以下

以次各位

(3) 其他

俺家也无以次人丁,便要访问李郎消息,也没个人。—— 明· 汤显祖《紫钗记》

琳琅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州牧

(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 唐 虞 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蔡沉 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 汉成帝 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 东汉 灵帝 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 魏 晋 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开 忠 二州牧,诗赋时多传。”

(2). 清 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赞府

古代对县丞的别称。《南齐书·高逸传·宗测》:“ 宋 末,刺史 武陵王 辟赞府, 豫章王 辟别驾,竝不就。”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戏论》:“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即道晴;赞府称晴,长官即道雨,终日如此,非不和乎?”参见“ 赞公 ”。

元气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 精神;精气

(3) 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气大伤

前辈

(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仪型

同“ 仪刑 ”。1.做楷模,做典范。《元典章·礼部三·祭祀》:“已上係自古忠义直烈,仪型后世,赞扬风化者,故歷代载於祀典。”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考乎其从游之徒,则践规蹈矩,仪型乡国。”

(2).楷模;典范。 宋 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简牘仪型在,儿童笺刻劳。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 明 薛蕙 《送杨石斋》诗:“事业存钟鼎,仪型照简编。”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故凡其意之所及,笔之所书,无不诚心佩服,奉为仪型。”

(3).仪容。 宋 苏轼 《滕达道挽词》之二:“骯脏仪型在,惊呼岁月遒。” 清 李长盛 《过史公墓》:“途过丞相墓,再拜想仪型。正气经天地,孤忠贯日星。”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光被

遍及。《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光与广通,皆充廓之义。《方言》曰‘幅广为充’是也。故《尧典》言‘光被四表’,而《汉书·礼乐志》曰‘圣主广被之资’。” 汉 班固 《典引》:“神灵日照,光被六幽。”《旧唐书·萧复传》:“陛下临御之初,圣德光被。”

井庐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通典·食货四》:“因井庐以定赋税。”

(2).泛指邻里;乡里。 南朝 宋 鲍照 《皇孙诞育上表》:“臺禁称祉,井庐相贺。” 钱振伦 注:“《左传》:‘庐井有伍’。” 清 恽敬 《新喻东门漕仓记》:“邻长、里宰、酇长、鄙师,即同井庐以行相推择者,故下之俗易达于上,上之风易究于下。”

质行

(1).谓品行诚朴。《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万石君 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 齐 鲁 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明 唐顺之 《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然 石 氏自 建 庆 而下,不再世,孝谨遂衰,岂非其质行有餘,而诗书问学之泽不足以维持之耶!”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 江苏 文胜、事烦剧,公倡以质行。”

(2).品德操行。《群书治要》卷四四引 汉 桓谭 《新论》:“智略有深浅,听明有闇照,质行有薄厚。” 明 宋濂 《故熊府君墓志铭》:“虽其后更名他师,而篤实有质行者,则府君之所啟也。”

乡闾

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乡閭之什伍。”《南齐书·礼志上》:“郡县有学,乡閭立教。” 宋 王安石 《原教》:“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乡閭之师,族酇之长。”

(2).家乡;故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少称乡閭,长闻邦国。” 宋 曾巩 《应举启》:“足跡不游於场屋,姓名不署於乡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壮岁乡閭,养志闲居。” 清 朱彝尊 《题张上舍劭竹林独坐图》诗:“十年不对乡閭竹,垞北垞南思 * 。”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归里和韵》:“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赋《遂初》。”

(3).乡亲;同乡。《后汉书·朱儁传》:“ 儁 以孝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閭敬之。”《旧唐书·高季辅传》:“丑言过行,见嗤於乡閭;忘义私昵,取摈於亲族。” 宋 苏辙 《巢谷传》:“予以乡閭,故幼而识之。” 明 无名氏 《白兔记·祭赛》:“乡閭来朝贺,社户保灾非。”

表正

(1).谓以身为表率而正之。《书·仲虺之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纘禹旧服。” 孔 传:“言天举王勇智,应为民主,仪表天下,法正万国。”《明史·解学龙传》:“ 纪 ( 王纪 )亮节弘猷,召置廊庙,必能表正百僚,裁决大务。”

(2).指宰辅。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僕射制》:“况朝廷之大,得不以耆年重望居表正之地,以仪刑百辟乎?”

芳名

(1) 敬辞,称年轻女子的名字

(2) 美好的名声

芳名永垂

俎豆

(1)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2) 指奉祀

俎豆千秋

辉映

光辉映照

紫薇

(1).花木名。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落叶小乔木,树皮滑泽,夏、秋之间开花,淡红紫色或白色,美丽可供观赏。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去年当此夜,坐对紫薇间。”

(2).见“ 紫微 ”。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蜚英

扬名;驰名。 明 李东阳 《祭陆鼎仪文》:“振饗乎文艺之场,蜚英乎霄汉之上。”

儒林

儒家学者之群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阔颡狞狞双目深,居然厎贡致西琛。

    茸毛猛欲降群兽,钩爪森还列五针。

    鸾凤腾拿有仙骨,狡猊剪拂具禅心。

    花前不用金绳掣,仿佛抟毬戏故林。

  • 作者: 赋梅,朝代: 宋代
    雕阑曲曲芙蓉水,天然一时潇洒。露浥冰壶,风摇玉佩,缥缈蓬莱如画。银烛欲下。照藻桷翬飞,杏梁虹架。如此规模,杜陵何止万间厦。明年春燕归早,卷帘应认得,旧家王谢。袖里经纶,幕中佳话,高断云根谁写。青冥综靶。看人在金坡,炬莲盈把。句忆湘南,渌池明月夜。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破后还将茅草盖,雨过风吹无罣碍。垢衣那肯便抛遗,切恐众生难理会。
  • 作者: 赵思诚,朝代: 宋代

    经济奇谋有祖风,渭川卜猎旧非熊。

    风云遇会千龄运,社稷扶倾万世功。

    偃息郊园酬雅志,咨询庙算简清衷。

    更须整顿乾坤了,绿野归来效晋公。

  • 作者: 王邦畿,朝代: 明代

    昔年送春亦寻常,今年送春意自伤。

    杨柳叶生晴处少,蔷薇花在雨中香。

    东郊酒尽难教住,南浦情深不忍忘。

    为嘱隔年好风景,早将梅信报林塘。

  • 作者: 洪迈,朝代: 宋代
    岁丰农犹饥,岁恶何可说。哀哉半菽氓,罪岁同一舌。年时旱尘涨,腊尽不见雪。青皇忽雨我,万顷麦苗活。令尹民父母,沟壑思手挈。祈年祓斋居,有酒不忍设。那知桃李径,狼籍香泥滑。芳意一如此,坐恐及鶗鴃。郊原伫开晴,出劳南亩馌。秋成已在眼,一醉宇宙豁。更呼湔裙人,劝此侧帽客。和公斜川诗,磨石鑱岁月。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钓船颇欲佐涪翁,当世知余莫取容。谁料传亡终欠识,但同物论惜元龙。
  • 作者: 晁说之,朝代: 宋代
    匆匆中夜辔,候馆若为容。山转时藏月,河分不割风。凭谁能食梦,总自解书空。省内吾难倚,诗书更使慵。
  • 作者: 薛师董,朝代: 宋代
    舒王不让杜樊川,二十八字今断弦。可怪苏郎呈好手,剪花排锦蒋山前。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露洗秋光透。指岷峨、无边峭碧,与君为寿。万里同随琴鹤到,只愿人情长久。尽头白、眼青如旧。从臾功名三尺剑,倚函关、风雨蛟龙吼。谈笑取,印如斗。从今尽展眉峰皱。看诸郎、翩翩黄甲,班班蓝绶。一簇孙枝扶膝下,翠竹碧梧争秀。便嘉庆、图中都有。花影婆娑清昼永,护新凉、更著丝簧手。欢未尽,剩添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