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原文 诗词名句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原文

蚴蟉青龙,婉嬗象兴。
其载伊何,煌煌金书。
乃由端门,乃行康术。
于以荣亲,振古所无。

诗词问答

问:《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蚴蟉

亦作“ 蚴虯 ”。1.蛟龙屈折行动貌。 汉 贾谊 《惜誓》:“苍龙蚴虬於左驂兮, * 骋而为右騑。”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俄而赤蜺电出,蚴虯神驤。”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闪红惊蚴虬,凝赤耸山岳。”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2).树木盘曲纠结貌。 宋 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之二:“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清 李邺嗣 《得杖》诗:“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

(3).书法夭矫飞动貌。《法书要录》卷四引 唐 张怀瓘 《文字论》:“僕今所制,不师古法……务於飞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 清 钱谦益 《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以代哀诔》诗:“江山胸鬱蟠,蛇龙笔蚴蟉。”

青龙

(1) 青色的龙。也指东方星宿名。即苍龙

(2) 道教所信奉的东方的神

(3) 古时行军以画青龙的旗帜表示东方之位

伊何

(1).为何,作什么。《诗·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 高亨 注:“伊,犹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么?”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其祜伊何?宜尔子孙。” 金 王若虚 《哀雁词》:“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

(2).谁,何人。 晋 陶潜 《劝农》诗:“哲人伊何?时维 后稷 。” 宋 苏轼 《和陶诗·和时运》:“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3).如何,怎样。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兰。”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辛伤伊何言,怵迫良已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态矇矓,不知伊何,遂诬妄若此。’”

煌煌

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金书

(1).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思温 行至 昊天寺 前,只见真金身铸五十三参,铜打成旛竿十丈,上有金书‘勅赐昊天悯中禪寺’。”

(2).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汉武内传》:“侍女 纪离容 至云:‘尊母欲得金书祕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 宋 秦观 《游龙瑞宫次程公韵》:“鹤衔寳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元 揭傒斯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馀杭》诗:“圣主隆象教,金书开寳坊。”

(3).指法律条文。《隋书·刑法志》:“将恐玉科轻重,全关墨綬,金书去取,更由丹笔。”

(4).指天神的诏书。 南朝 梁 沉约 《游金华山》诗:“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端门

(1).宫殿的正南门。《史记·吕太后本纪》:“ 代王 即夕入 未央宫 ,有謁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副之端门。”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於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 宋 晁冲之 《上林春慢》词:“鹤降詔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前汉书平话》卷下:“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

(2).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后汉书·李固传》:“加近者月食既於端门之侧。” 李贤 注:“端门, 太微宫 南门也。”《晋书·天文志上》:“太微,天子庭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

于以

(1).犹言于何。在何处。《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2).犹言于何。用什么。《诗·邶风·击鼓》:“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皇上嘉悼,思存宠异。于以赠之?言登给事。”

(3).犹言至于。《文选·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国语》云‘至于玄月’也。”

(4).犹是以。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御幄立而天开,教场平而霜劲。雷动风行,千骑万乘,于以威八荒,于以安百姓。”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观其日之始也……龙吐焰而氛霾荡尽,乌腾晶而魑魅潜藏。于以瑞呈五色,于以明列三光。”

因此;是以。 明 方孝孺 《祭王文节公》:“先生平生大节因得陈於殿陛,而达於旒扆之前。於以有学士之赠,於以有文节之謚。”

荣亲

旧指登科及第,使父母光荣。 明 汪廷讷 《种玉记·登隽》:“会看荣亲在这回。难兄难弟,纬武经文,双双凤飞。”

振古

远古;往昔。《诗·周颂·载芟》:“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朱熹 集传:“振,极也……盖自极古以来已如此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歷览振古,多同此疾。” 宋 司马光 《请迎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惟陛下天性纯孝,振古无伦。” 明 徐渭 《奉督学宗师薛公书》:“先生自振古以来有数之人,负当今天下之望。”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虚怀宏奬,振古罕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乐备金石,礼光尊俎。大享爰终,洪休是举。
    雨零感节,云飞应序。缨绂载辞,皇灵具举。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晨鸡未号霜塞涂,前村后村递招呼。长镵短篝采葛去,冰满髯鬓风无襦。频年米贱置不问,高藤稠叶青扶疏。但闻酒渴欲吞海,一片两片甘於酥。山深土厚雨露足,造物巧为凶年储。纸钱挂树跪致祝,地媪发閟何其都。初疑大泽龙蛇蛰,又疑京观鲸鲵屠。防风氏骨硕且大,母陀罗臂修而腴。赪肩下山日未晡,候门迎路欢妻拿。松明燃火{左土右专}地炉,且削且捣投冰壶。细如恍榔滑如菰,白如人面柔如肤。和以粉米随所须,饼饵其精饭其粗。潦田不收野草枯,饥虎藉此犹能驱。蕨萁札耳皆可糈,征自葛始功莫逾。小儿媚灶愁眉舒,大儿捧盎还嗟吁。青青之麦何时须,长葛尽矣吾谁餔。呜呼富青州,黄承事,古人有,今人无。醉摩便腹视饿夫,以腹揣腹心安乎。
  • 作者: 陆佃,朝代: 宋代

    渔翁披得一渔蓑,物色虽幽奈冷何。

    长怪高宗问霖雨,元来黔首要中和。

  • 作者: 叶向高,朝代: 明代

    路近家山思转悠,喜逢关尹暂淹留。

    虚亭有客携樽至,深洞何人秉烛游。

    碧汉泻流声不断,白龙吹雨气常浮。

    须知寒谷阳回日,好霈甘霖遍九州。

  •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飞流万仞捣龙宫,石磴千盘鸟道通。

    白昼雷霆光隐见,晴天云雾碧冥濛。

    湍声半落鼋鼍窟,日影斜窥虎豹丛。

    坐久石林清啸起,恍疑身世欲乘风。

  • 作者: 何吾驺,朝代: 明代

    倦即抛书隐衲衣,虚舟到处是禅机。

    凭君稳诵弥陀佛,待我功成拂袖归。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东路行宫斯最古,自京驻跸此开程。

    庭松已入画图格,阶草惯经枯菀评。

    六十七春秋瞥眼,寡鳏独黎庶关情。

    孜孜不敢初心负,皇祖恩深终始盟。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钉鞋踏破祥符路。似白鹭、纷纷去。试盝幞头谁与度。八厢儿事,两员直殿,怀挟无藏处。时辰报尽天将暮。把笔胡填备员句。试问闲愁知几许。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
  • 作者: 王冕,朝代: 元代
    湖州老丈久已矣,近来墨竹夸二李。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丈相抗衡。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江南山。今日披图见新画,乃知爱龙亦如我。何当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对坐。坐啸清风过长夏。
  • 作者: 翟杰,朝代: 宋代
    癸水绕东城,刀兵不用忧。须勤疏道力,常使达潮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