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韵王长源饮垂丝海棠花下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王长源饮垂丝海棠花下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次韵王长源饮垂丝海棠花下原文

寇盗纵横已十春,今年花下得微曛。

应怜万木灰薪槱,喜见奇葩脱斧斤。

遣将几人非鞅鞅,覆盟今日尚棼棼。

凭君为国施长策,莫恋垂丝鄙献芹。

诗词问答

问:次韵王长源饮垂丝海棠花下的作者是谁?答:陈渊
问:次韵王长源饮垂丝海棠花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王长源饮垂丝海棠花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陈渊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渊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2. 四库本作世事关心

参考注释

寇盗

(1).盗贼。《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金玉崇而寇盗至,名位高而忧责集。” 清 倦圃野老 《庚癸纪略》:“富户俱称无钱,虽存亡危急之秋,寧资寇盗。”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革命,只赚着一舆台奴婢匪徒寇盗的 * 制。”

(2).侵扰劫掠。《史记·大宛列传》:“ 昆明 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輒杀略 汉 使,终莫得通。”《后汉书·班超传》:“往者 匈奴 独擅 西域 ,寇盗 河西 , 永平 之末,城门昼闭。”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选补》:“ 兴元 元年,改吏部侍郎往 洪州 知选事,时京师寇盗之后,天下旱蝗,穀价翔贵。”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下得

亦作“ 下的 ”。舍得;忍心。 宋 辛弃疾 《粉蝶儿》词:“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薄倖的冤家好下得,甚把人抛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尽今生翠鸞同跨,怎生般爱他,看待他,忍下的教横拖在 马嵬坡 下。”《水浒传》第八回:“ 张教头 便道:‘我儿放心!虽是 林冲 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 明 沉自徵 《鞭歌妓·得胜令》:“老爷,你好下的也。怎教我随着箇穷厮走。”

薪槱

亦作“ 薪楢 ”。1.《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 传:“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薪槱”喻贤良的人材或选拔贤良的人材。《晋书·罗宪滕脩等传论》:“薪楢之任,清规自远;鼙鼓之臣,厥声弥劭。” 南朝 齐 王融 《策秀才文》之三:“岂薪槱之道未宏,为网罗之目尚简。”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卜居求安》:“攄长策,运祕谋,潭潭相府待薪槱。” 清 李厚庵 《赠陈梦雷》诗:“駢肩三百士,济济听薪槱。”

(2).柴木。 宋 梅尧臣 《山木》诗:“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

(3).比喻基础。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先猎羣书以为薪槱,则辨同考异,慎於覈核而已。”

奇葩

(1).珍奇的花。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奇葩逸丽,淑质艶光。”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庆赏》:“只见万种奇葩呈艶丽,十分春色在枝头。”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春兰秋菊呵竟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

(2).喻出众的作品。 碧野 《名城颂》:“﹝《丝路花雨》﹞这朵鲜艳多姿的艺术奇葩,给死者以怀念,给生者以欣慰。”

斧斤

各种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宋· 苏轼《石钟山记》

遣将

谓派遣将领。《后汉书·荀彧传》:“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禅真逸史》第二一回:“ 杜伏威 想道:‘我只读得召将的神咒,不曾见甚遣将的法儿,怎么打发得他去?’”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列国有罪,则遣将征之,是近於弭兵矣。”亦指调遣人员。《 * 词话》第四六回:“好奴才,使你怎的不动,又坐坛遣将儿,使了那箇奴才去了?”

鞅鞅

因不平或不满而郁郁不乐。鞅,通“ 怏 ”。《史记·秦始皇本记》:“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汉书·高帝纪下》:“北面为臣,心常鞅鞅。” 颜师古 注:“鞅鞅,不满足也。”《史记·高祖本纪》作“怏怏”。《新唐书·文艺传上·骆宾王》:“下除 临海 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 清 钱谦益 《邹孟阳六十序》:“於是乎得则慄慄,失则鞅鞅。”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棼棼

(1).扰乱貌。《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孔颖达 疏:“棼棼,扰攘之状。”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陈仁子不知文章宾主》:“ 騶子 、 淳于髠 之流,棼棼焉尊礼於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今则 川 乱方亟, 鄂 乱迭兴,泯泯棼棼,几有剿不胜剿、防不胜防之势。”

(2).众多貌。 明 宋濂 《燕书》九:“ 腹击 至 赵 , 赵 苫成 常与之出游。指河山曰:畛畛乎有截也。指民物曰:棼棼众多也。” 明 唐顺之 《答王遵岩》:“僕又何用更置一茎草于 邓林 棼棼之间哉。”

为国

治国。《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 邢昺 疏:“为,犹治也。”《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顾 楚 之为国, 唐 之为天下,当其时皆何如?”

长策

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

治国安邦之长策

垂丝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 唐 李白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指如丝的枝条下垂。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柳垂丝,花满树。”

(3).白发下垂。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勅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休为建隼临 淝 守,转作垂丝入 洛 人。” 唐 白居易 《白鹭》诗:“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边双白鷺,无愁头上亦垂丝?”

(4).指垂丝海棠。 宋 张元干 《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词:“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

献芹

《列子·杨朱》:“ 宋国 有田夫……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慙。’”后遂以“献芹”谦言自己赠品菲薄或建议浅陋。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诗之九:“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宋 苏轼 《教坊致语》:“虽白雪阳春,莫致天颜之一笑;而献芹负日,各尽野人之寸心。”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今日将这碗饭送去与他充饥,野老献芹,聊表微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昱,朝代: 元代

    雨后乘船好,春流处处浑。

    买鱼荷叶浦,沽酒杏花村。

    野景苍茫过,清诗仔细论。

    矶头双白鹭,相对似忘言。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东南立国惟王谢,西北筹边只范韩。公不衮衣假黄钺,吾能右衽更巍冠。
  • 作者:方鹤斋,朝代: 清代

    巨叶临风摇宝扇,繁英映日系荷包。

    榴花落后朱明寂,火齐星星碧玉梢。

  • 作者: 刘珙,朝代: 宋代
    翩翩双黄鹤,结巢相因依。一为天风便,矫翮西北飞。岁华及晼晚,霜露侵征衣。此行亦良苦,千里以为期。堂上玄发亲,荣禄当及兹。人生会有役,不复情凄洏。徘徊都门道,欲语行且迟。念子抱孤桐,窈窕弦古词。清商奋逸响,激烈有余悲。不辞弹者劳,正恐知音稀。知音何足贵,我顾不可追。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山堂返棹留闲憩;画阁开窗纳景光。

  • 作者: 张枢,朝代: 宋代
    灿锦堂西过夕阳,水风吹起芰荷香。内监催扫池边地,准备官家纳晚凉。
  • 作者: 陈宓,朝代: 宋代
    说梅津潄不濡唇,秧稻堪惊陌上人。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
  • 作者: 孙因,朝代: 宋代
    谢隐士当少微兮,精神见乎天文。严子陵应客星兮,光芒动夫至尊。居剡下以高洁兮,戴安道之父子。游嵩岳以偕隐兮,孔述壑之弟昆。却米饷而不受兮,朱百年之夫妇。受肥遁以就闲兮,阮万龄之祖孙。闭蓬户以观书兮,淳之栖於穷岫。轻白璧而不盼兮,景齐隐於日门。扣药船而引声兮,歌竞传於仲御。渔镜湖以赋诗兮,岛尚号於千干。黄公列乎四皓兮,成定储之羽翼。嵇康侪於七贤兮,著养生之至言。王子猷咏招隐兮,爱山阴之竹种。谢灵运赋山居兮,采地黄为溪荪。著貂裘坐岩石兮,弘之志不在钓。袘豹席与棕桥兮,志知岂羡回轩。彼皆不事王侯兮,以高尚而辟世。亦地气之所钟兮,多秀水与名山。客曰士各有志兮,斯固古之逸民。夫何欲洁其身兮,弗念君臣之大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流光和谷霭,写影带秋寒。

    好向边庭咏,偏宜武帐看。

    牧群声欲断,野烧燄将残。

    珍重姮娥御,迟迟度远峦。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合抱生毫末,无为厌小官。政成心更逸,道胜意常宽。野迥山形秀,云疏雪意阑。离杯如不心,何用御祁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