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静怡轩原文 诗词名句

静怡轩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静怡轩原文

插架有书函,与稽夙所耽。

心怡非外骛,神静得深探。

元化化无迹,熙春春未酣。

棚梅不攻火,发却后江南。

诗词问答

问:静怡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静怡轩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静怡轩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四

2. 庭前梅树二株不事薰?祗以?棚护之已蓓蕾而未花

参考注释

插架

图书馆将书刊放于藏书架上

插架的外文书有609部

书函

(1) 书信

书函往来

(2) 书套

外骛

(1).谓流溢于外。 宋 苏轼 《天庆观乳泉赋》:“凡水之在人者,为汗,为涕,为洟,为血,为溲,为泪,为涎,为沫。此数者,皆水去人而外騖,然后肇於有物,皆咸而不能返,故咸者九而甘者一。”

(2).谓别有追求,心不专。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一》:“惟本原盛大者,能时措出之而不穷,故君子务本,专用力于德性而不敢外騖。”

化化

化其所化。犹言感化外物。《文子·守真》:“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不达此道者,虽知统天地,明照日月,辩解连环,辞润金石,犹无益於治天下也。”《列子·天瑞》:“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张湛 注:“不生者固生物之宗,不化者固化物之主。”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庭戒诸儿》:“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然其清浄可以治人。”

迭音后缀。用来加强语气。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冷化化的那里寻去?”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羞人化化的,怎么叫!”

无迹

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熙春

(1) 明媚的春天

(2) 同“熙春茶”

却后

亦作“却后”。犹过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却后数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壻身名宦,尽不减 嶠 。’”《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儿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却后七日,当还本生。”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宣化大同近邻接,被灾右重左微轻。

    一朝两处驰章至,首夏下旬霈泽并。

    早黍晚禾耕种起,高原低隰浍沟盈。

    昊天生物恩诚普,感谢心殷敬自盟。

  • 作者: 周必大,朝代: 宋代
    甘寒何必柘为浆,也解逡巡造醴凉。更喜鹤鸣添子和,休因荔进引蕉黄。花如宋玉窥邻女,诗似刘郎问泰娘。只欠西湖双画舫,便疑风景类钱塘。
  • 作者: 钱时,朝代: 宋代
    上有鹰鹯下网罗,千重云水万重波。安之若命心无慊,知者其天尔奈何。面面好山清净供,声声幽鸟太平歌。凭谁寄语乔丞相,尽觉门中受用多。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晓从北郭过西城,十里沙堤似席平。澹日向人供帽影,微风傍马助鞭声。欢情寂寂随年减,俗事纷纷逐日生。到处每求佳水竹,晚途牢落念归耕。
  • 作者: 丁谓,朝代: 宋代
    水边遥见久停桡。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颜发今如此,光阴更几何。不堪上麟阁,只合入鸡窠。足弱追花懒,瞳昏认字讹。一般差 * ,卷里警联多。
  • 作者: 大圭,朝代: 元代

    金殿重重护采霞,天门赐坐拥袈裟。

    尚方晨钵分云子,中使春杯献乳花。

    雉尾风清天咫尺,螭头香煖雾横斜。

    圣恩特许还山蚤,官柳黄时喜到家。

  • 作者: 张谷,朝代: 元代

    隐居城市绝尘埃,秋菊春来手自栽。

    一卷楞伽读未罢,南山相对翠崔嵬。

  • 作者: 赵公豫,朝代: 宋代

    连朝襆被冷凄凄,客屐湘江到浙西。

    长叹故园秋渐老,快逢诗伯句频携。

    回廊待月来僧梵,曲径看花听鸟啼。

    转盼雪霜应按候,调琴协瑟念山妻。

  • 作者: 曾几,朝代: 宋代
    市上无佳笔,营求亦已劳。护持空雪竹,束缚欠霜毫。此物藏三穴,须公拔一毛。不堪髯主簿,取用价能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