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钱维城天台十景图·其五·华顶凌云原文 诗词名句

题钱维城天台十景图·其五·华顶凌云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天台最高处,凌云数十里。

阴晴皆见日,殊难明其理。

经台传何人,依稀始智顗。

诗词问答

问:《题钱维城天台十景图·其五·华顶凌云》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八

2. 华顶为天台最高处旧相传其上虽晦雨可见日出入但日出必至地平以上人始得见华顶虽高岂能见于未出之前或夏秋之雨远近阴晴不同尚有罅漏可见若遇连阴云翳四宇咸周安能独遗日出入处略无遮蔽耶其说盖山僧傅会揆之于理殊不足信顶有经台亦智顗故迹

参考注释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凌云

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阴晴

(1).指向阳和背阴。 唐 王维 《终南山》诗:“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为功名苦战争,徒然竞,百年身世,数度阴晴。”

经台

用于讽诵佛经的平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面南岭,建经臺;倚北阜,筑讲堂;傍危峰,立禪室;临浚流,列僧房。” 清 董国华 《忆旧游·秋寺》词:“凄然经臺静,嘆莲花香老,冷到 * 。”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六法原称韵作高,山楼绘景得奇遭。

    试看生动鸣天籁,不藉寻常般礴劳。

  • 作者: 何巩道,朝代: 明代

    阴阴林莽蔽西堂,树底停车巳自凉。

    游倦客皆青眼老,吟多僧亦白髭长。

    井窥天色沉秋日,城落帆痕曳夕阳。

    行到野塘花欲谢,曲栏空倚木樨香。

  • 作者: 释智朋,朝代: 宋代
    黄檗棒头,马祖喝下。家家春风二三月,处处绿杨堪系马。
  • 作者: 吴全节,朝代: 元代

    雨外夕阳摇树明,山云吞吐乱阴晴。

    飞帆一点知谁子?疑在元晖画里行。

  • 作者: 林季仲,朝代: 宋代
    松竹森森灏气生,一帘疏雨故人情。扁舟还载离愁去,不见西城刘叔明。
  • 作者: 王绩,朝代: 唐代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寒苞初吐黄金莹。色染蔷薇犹嫩。枝上紫檀香喷。洒落饶风韵。南枝一种同春信。何事不忺朱粉。自称霓裳孤冷。怨感宫腰恨。
  • 作者: 柳宗元,朝代: 唐代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 作者: 朱高炽,朝代: 明代

    曙光犹未分,芳园露华炫。

    碧桃千万树,鲜妍如锦绚。

    隔林莺语滑,两两间关啭。

    掖垣将启扉,漏箭传声远。

    花底候宫车,更觉东风软。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公业平时劝用儒,诸公何事起相图。只言天下无健者,岂信车中有布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