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菩萨蛮原文 诗词名句

菩萨蛮

作者:晏几道 朝代:宋代

菩萨蛮原文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诗词问答

问:菩萨蛮的作者是谁?答:晏几道
问:菩萨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菩萨蛮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晏几道的名句有哪些?答:晏几道名句大全

晏几道菩萨蛮书法欣赏

晏几道菩萨蛮书法作品欣赏
菩萨蛮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注释
弄:演奏乐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
十三弦:汉史游《急就篇》之三颜师古注:“筝,亦小瑟类也,本十二弦,今则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
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诗文赏析


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词的上片暗写湘灵鼓瑟的典故,点出“幽恨 ”;下片并未具体展开写幽恨 ,只写弄筝的情态 ,而幽恨自见。黄蓼园谓此词“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
起笔一句先写弹奏 。筝称之为“哀筝”,感 * 彩极为明显 。“一弄”,奏一曲。曲为“湘江曲”,内容亦当与舜及二妃一类悲剧故事有关,由此可见酒筵气氛和弹筝者的心情。“写尽湘波绿”,湘水以清澈著称 ,“绿”为湘水及其周围原野的色调。但绿在色彩分类上属冷色 ,则又暗示乐曲给予人心理上的感受。
“写”,指弹奏,而又不同于一般的“弹”或“奏”;似乎弹筝者的演奏 ,像文人的用笔,虽然没有文词,但却用筝声“写”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
上片歇拍两句,让人想到弹筝者幽恨甚深,非细弹不足以尽情传达,而能将幽恨“细传 ”,又足见其人有很高的技艺。从“纤指”二句的语气看,词人对弹筝者所倾诉的幽恨是抱有同情的,而所传之幽恨即是双方所共有的。词之上片,着重从演奏的内容情调方面写弹者。
下片转写弹者的情态 。“当筵秋水慢”,“秋水”代指清澈的眼波 。“慢”,形容凝神 ,指筝女全神贯注。“玉柱斜飞雁”,筝上一根根弦柱排列,犹如一排飞雁。飞雁在古诗词中,常与离愁别恨相连,同时湘江以南有著名的回雁峰。因此,这里虽是说弦柱似斜飞之雁,但可以想见所奏的湘江曲亦当与飞雁有联系,写筝柱之形,其实末离开弹筝者所传的幽恨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春山,指像山一样弯弯隆起的双眉 ,是承上文“秋水”而来的 ,用的是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 ”(《西京杂记》)的典故。女子凝神细弹,表情一般应是从容沉静的,但随着乐曲进入断肠境界,筝女敛眉垂目,凄凉和悲哀的情绪还是明显地流露了出来。
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感染力。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班婕妤,朝代:两汉
    标签:咏物写人中秋节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写人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 * 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 作者:刘向,朝代:先秦
    标签: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赞美写人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说 通: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
  •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标签:写人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 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代
    标签:梅花咏物写人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翦。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标签:女子写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龙烟日暖紫瞳瞳,宣政门当玉殿风。五刻阁前卿相出,下帘声在半天中。白玉窗前起草臣,樱桃初赤赐尝新。殿头传语金阶远,只进词来谢圣人。内人对御叠花笺,绣坐移来玉案边。红蜡烛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阁门宣。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边立起居。每日进来金凤纸,殿头无事不多书。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未明开著九重关,金画黄龙五色幡。直到银台排仗合,圣人三殿对西番。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凌烟画阁中。教觅勋臣写图本,长将殿里作屏风。丹凤楼门把火开,五云金辂
  • 作者:曹雪芹,朝代:清代
    标签:咏物月亮写人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 作者:李珣,朝代:唐代
    标签:写人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标签:婉约写人相思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
  • 作者:柳开,朝代:宋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边塞写人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