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马汝砺原文 诗词名句

送马汝砺

作者: 石宝朝代: 明代

送马汝砺原文

山隐隐兮蛾眉,草蒙茸兮绿发。

送君去兮南浦,君之情兮北阙。

曰有罪兮薰天,宜祝融兮鬼罚。

念莫扑兮燎原,悔厝薪兮直突。

孰解网兮纵予,悬明照兮日月。

牛刀用兮鸡豚,宛驹变兮衔橛。

日窅窅兮飞鸿,秋萧萧兮纵鹘。

庐江兮悠悠,黄堂兮突兀。

此判兮不改,臣力兮当竭。

延北望兮瀛洲,俨瞻云兮拥笏。

君恩兮碎首,父诫兮铭骨。

身则远兮心迩,孰朝宁兮岩窟。

诗词问答

问:送马汝砺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送马汝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月韵 出处:熊峰集卷一

参考注释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眉

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唐· 李朝威《柳毅传》

蒙茸

蓬松;杂乱的样子

杂花蒙茸

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南浦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 李贺 《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 清 曹寅 《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

(2).词牌名。 唐 《教坊记》有《南浦子》曲, 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 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县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聂文郁 注:“本诗 南浦 ……应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诗:“ 南浦 随花去,迴舟路已迷。” 清 宋琬 《罗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长吟帝子之高楼; 白下 长干 ,重启 谢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开港 ,在今 武汉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适来往 南浦 ,欲问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县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

北阙

(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 萧何 治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颜师古 注:“ 未央宫 虽南嚮,而上书、奏事、謁见之徒皆诣北闕。”

(2).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復能屈身稽顙,还向北闕,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 唐 李白 《忆旧游寄淮郡元参军》诗:“北闕青云不可期, 东山 白首还归去。” 宋 陆游 《西郊》诗:“七十辞北闕,五亩寄西郊。” 康有为 《星海自京还》诗:“伏陈北闕有封事,醉卧西风賸酒楼。”

有罪

(1).有犯法的行为。亦指有犯法行为的人。《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国语·晋语七》:“臣闻 絳 之志,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其将来辞。”《汉书·宣帝纪》:“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 唐 虞 犹不能化天下。”

(2).有过错。 古华 《芙蓉镇》第一章五:“ 桂桂 心里好反悔,把自己的女人惹哭了,有罪。”

(3).表示失敬陪礼之辞。《快心编二集》第九回:“昨日有罪极了,又累 白老爹 走了两遭,叫老婢置身无地。”

薰天

(1).形容势炽。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回思尔时,事出迫夺,薰天之势,妾夫尚敢喘息耶?”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权奸信口弄雌黄,薰天炙手当朝相。”

(2).北方旧俗,于正月七日在庭中作煎饼,称为“薰天”。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北人此日食煎饼,於庭中作之,曰‘薰天’。”

祝融

(1).神名。 帝喾 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 黎 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唐 张说 《蒲津桥赞》:“ 飞廉 煽炭, 祝融 理炉。” 清 赵翼 《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燬,刹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龙 而辩於东方,得 祝融 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 鉤芒 与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颜师古 注:“ 祝融 ,南方神。”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 祝融 。”

(3).传说中的古帝。 汉 王符 《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 伏羲 、 神农 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据《路史》云, 祝融 葬 衡山 之阳,是以名之。 唐 韩愈 《谒衡岳庙》诗:“ 紫盖 连延接 天柱 , 石廩 腾掷堆 祝融 。” 宋 杨万里 《送刘子思往衡阳》诗:“ 洞庭 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 石廩 与 祝融 。”

鬼罚

鬼神的惩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谨操守》:“故纵免王诛,难逃鬼罚。”

燎原

(1) 火延烧原野

燎原烈火

星火燎原

(2) 比喻气势旺盛

直突

(1).直统统不拐弯的烟囱。《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楚 乡 祝融 分,炎火常为虞。是时直突烟,发自晨炊徒。”

(2).直言唐突。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三十九:“輒恃深眷,信笔直突,千万恕之,死罪!”

(3).径直突进。 杨朔 《锦绣山河》上篇一:“ 李湘 等一踏上岸, * 撇过去,冒着火焰朝前直突。”

解网

亦作“ 解罔 ”。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典出《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 南朝 梁 沉约 《汉东流》诗:“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唐 柳宗元 《寄韦珩》诗:“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是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罔祝禽者矣。”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钱公神道碑》:“公於是百道长围,一面解网。”

明照

明察;详察。《礼记·经解》:“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少。”《韩非子·奸劫弑臣》:“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然处卦之初,道未章著,上虽明照而未之信,故摧如不进,宽裕以待其时也。”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牛刀

宰牛的刀。语出《论语·阳货》:“子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常以喻大材器。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譬割鸡之政,亦有牛刀。” 唐 孟浩然 《赠萧少府》诗:“鸿渐昇仪羽,牛刀列下班。”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范南伯寿》词:“却笑 瀘 溪 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甌。” 清 沉起凤 《谐铎·鸡谈》:“尚得牛刀一试,冀他年大用也哉!”

鸡豚

(1).鸡和猪。古时农家所养禽畜。《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来忧御魑魅,归愿牧鸡豚。” 明 谢谠 《四喜记·寻乐江村》:“鸡豚早秋敛,盆醪自酣。”

(2).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语出《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郑玄 注:“畜马乘,谓以士初试为大夫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鸡豚牛羊,民之所畜养以为利者也。”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 寅 夙遭哀閔,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婚嫁,察鸡豚,持门户。”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其讲官学士,左经右史,鲜有志温饱,察鸡豚。”

宛驹

犹言千里驹。比喻英俊有为的少年。 清 孙枝蔚 《凌蔚侯长郎八岁读书日满百行所咏》:“ 宛 驹驰万里,竹马笑羣婴。”参见“ 宛马 ”。

衔橛

亦作“ 衔橜 ”。1.马嚼子。《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 造父 不能以服马。” 明 文徵明 《失解无聊》诗:“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一说,衔,指马嚼子;橛,指车之钩心。

(2).指驰骋游猎。《汉书·王吉传》:“訢訢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

(3).见“ 衔橜之变 ”。

窅窅

(1).隐晦貌;幽暗貌。《鹖冠子·天则》:“举善不以窅窅,拾过不以冥冥。” 陆佃 注:“不以潜晦举人之善。” 唐 戴叔伦 《赠徐山人》诗:“针自指南天窅窅,星犹拱北夜漫漫。”

(2).遥远貌。 晋 陶潜 《自祭文》:“窅窅我行,萧萧墓门。”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四:“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絶阻河关。”《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孤云落日春云低,良人窅窅羈天涯。”

(3).深邃貌。 唐 韩愈 《剥啄行》:“窅窅深堑,其墉甚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仰眺祗觉崇崇隆隆而不见其顶,下瞰祗觉窅窅冥冥而莫晰其根。”

(4).象声词。 唐 韩愈 孟郊 《远游联句》:“灵瑟时窅窅,霠猿夜啾啾。” 元 迺贤 《巢湖述怀寄四明张子益》诗:“凉波不动舟如飞,櫂歌窅窅声相随。”

冥冥。指阴间。

飞鸿

(1).指画有鸿雁的旗。《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孔颖达 疏:“鸿,鸿鴈也。鴈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

(2).虫名。《逸周书·度邑》:“ 发 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过野。”

(3).飞行着的鸿雁。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4).指音信。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餘年,事如梦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无端天外飞鸿到,传得家庭噩耗来。”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黄堂

(1).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后汉书·郭丹传》:“勑以 丹 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 李贤 注:“黄堂,太守之厅事。”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官宇》:“黄堂,《郡国志》:在鸡陂之侧,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儒林外史》第七回:“ 大江 烟浪杳无踪,两日黄堂坐拥。”

(2).借指太守。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上:“太守曰黄堂。”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黄堂。”《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虽是异途,却有四品黄堂之分。”

(3).墓地。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祖达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黄堂也。’”

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碎首

碎裂头颅。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谏的精神或行为。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儒书言 禽息 荐 百里奚 , 繆公 未听,出,当门仆头碎首而死, 繆公 痛之,乃用 百里奚 。”《汉书·杜邺传》:“臣闻 禽息 忧国,碎首不恨; 卞和 献寳,刖足愿之。”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臣每读前史,见开説纳忠之士,乃有泣血碎首,牵裾断鞅者。”《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请除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又言有君如此,碎首以之。”

铭骨

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君王早朝宴罢,切齿铭骨。” 唐 李白 《古风》之五:“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宋 苏辙 《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恩深不报,期铭骨以终身。”

朝宁

犹朝廷。 明 张居正 《谢赐敕谕并银记疏》:“念臣顷以微情,上干高听,仰蒙矜悯,特赐允俞,犬马之忠,既少伸于朝宁,乌鸟之愿,兼追尽于家园。”《明史·詹仰庇传》:“利填私家,过归朝宁。” 清 龚自珍 《对策》:“俊彦集於朝宁,而西陲特简爪牙。”

岩窟

山洞。 唐 郑惟忠 《古石赋》:“嵗月彫讹,丘陵芜没,巔坠坑穽,枕倚巖窟。” 唐 白居易 《岁暮言怀》诗:“只合居巖窟,因何入府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狄从夏,朝代: 明代

    孤馆寒灯夜,相看听晚笳。

    清宵醒客梦,明月落梅花。

    碧海潮声急,清霜雁影斜。

    不堪怜岁暮,况复是天涯。

  • 作者: 许申,朝代: 宋代
    寻常高讽散人歌,傲睨天随奈尔何。即问松江旧庐舍,羽真来往洞庭波。
  • 作者: 李堂,朝代: 明代

    步觉行云缓,人惊白发新。

    水声宜入夜,树老不禁春。

    欲与山为主,还留月送宾。

    终南非捷径,何处不容身。

  • 作者: 周弼,朝代: 宋代
    晴逼寒笆春满邻,汉奁芳额渐轻匀。东风未放全消息,雨萼愁香不见人。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玉塔界山松霭外,荻花翻雪晚风前。轮蹄漠漠红尘里,不著藤萝锁洞天。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仙人骑长鲸,醉与月相追。落笑千万篇,要与风雅期。里耳心巴唱,未省白雪词。欲当莫邪锋,断毛真一吹。文章游戏耳,功名须鼎彝。推毂天下士,岂无劂当时。我愚敢望君,君胡首肯之。酒酣激清啸,八极隘指麾。丈夫吧岁晚,不恨不别离。行行爱体素,江湖劳梦思。
  • 作者: 陈允平,朝代: 宋代
    暗柳花烟深何处花,翡翠花栊,鸳鸯楼阁。芹泥融润,飞燕竞穿珠幕。秋千倦倚,还思少年,袜步尘轻,衫裁罗薄。陡顿芳心暗老,强理新妆,离思都占眉角。过了几番花信,晓来剗地寒意恶。可煞东风,甚把夭花艳杏,故故凌铄。伤春憔悴,泪矗粉腮香落。挑脱金宽双玉腕,怕人猜偷握。渐芳草,恨画阑、休傍著。
  • 作者: 李壁,朝代: 宋代
    嵇康遇王烈,幽愤竟莫摅。我今识漫翁,转欲与世疏。况闻高斋胜,云月随卷舒。息深固以踵,道集其惟虚。一朝破生死,直到心地初。嗟我觉既晚,尚收废弃余。疑翁乃真契,百里纡柴车。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已障不自解,顾遣他人除。稽首谢至言,田荒始知畲。虽微跪履敬,脱粟荐霜蔬。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中睹世路恶,纷纷臭如帤。回光述鸿宾,妙解超堪舆。启钥借我读,怳梦犹华胥。匪惟见异人,乃复得异书。穷途有良遇,喜极还欷嘘。居然困韁锁,阻造焦生庐。后会岂无日,碧霄揽霞裾。不见垂天翼,变化本鲲鱼。
  • 作者: 释南,朝代: 宋代
    狗子无佛性,罗睺星入命。不是打 * ,被人打杀定。
  • 作者: 李白,朝代: 唐代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
    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怀君未忍去,惆怅意无穷。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