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诸公赋翠毛笔因次韵为羊毛笔叹原文 诗词名句

诸公赋翠毛笔因次韵为羊毛笔叹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原文

髯参草卧残阳浦,拔毛竟作文中虎。
金华化石久已陈,玉置摛辞疾於羽。
醉猩耆酒少乃劲,狡兔饱霜工媚妩。
磔残鼠须肯收录,剥落鸡毛谁比数。
文章诸公多好奇,往往得名专翰府。
乃知草圣不世出,罕识公孙大娘舞。
君不见华元分羹奇祸作,糜身鼎烹竟无补。
又不见晋宫洒盐儿女曹,愤郁令人噤难吐。
物生正系遭不遭,敢向词林叹辛苦。
椽书大砚如南溟,吾其鹏乎匀鹦鹉。

诗词问答

问:《诸公赋翠毛笔因次韵为羊毛笔叹》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髯参

“髯参军”的省称。 晋 郄超 为 桓温 记室参军,多髯,时人称“髯参军”。后用以称记室参军。 唐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 髯参 六义穷。” 金 元好问 《闻希颜得英府记室》诗:“近得 髯参 信,知从 兔苑 游。”参见“ 髯参军 ”。

残阳

将落的太阳

残阳如血

文中虎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谢希深 ﹞以启事謁见 大年 ,有云‘曳铃其空上,念无君子者,解组不顾公,其如苍生何!’ 大年 自书此四句于扇曰:‘此文中虎也。’”后以“文中虎”指擅长诗文的人。 宋 刘才邵 《勒兵行》:“监丞健笔文中虎,须臾作歌继《常武》。” 宋 刘克庄 《送黄舒文赴钦教》诗:“博士文中虎,垂髫已定交。”

金华

浙江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222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84万,市区人口11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以金华火腿闻名

化石

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标准化石

久已

早已;早就

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摛辞

亦作“ 摛词 ”。铺陈文辞。 晋 郭璞 《<方言>序》:“类摛词之指韵,明乖途而同致。”《晋书·陈寿虞溥等传赞》:“ 彪溥 励节,摛辞综理。” 唐 孙樵 《与王霖秀才书》:“储思必深,摛词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何以酬嘉惠,摛词代篚筐。”《“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工商学界对外宣言》:“沥诚摛词,惟 欧美 诸友邦人士共鉴之。”

耆酒

贪酒。《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齐 庆封 好田而耆酒。”《汉书·循吏传·龚遂》:“功曹以 王生 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

媚妩

姿态可爱迷人

鼠须

见“ 鼠鬚 ”。

亦作“ 鼠须 ”。1.鼠须笔的省称。 晋 王羲之 《笔经》:“鼠鬚用未必能佳,甚难得。” 唐 长孙佐辅 《相和歌辞·宫怨》:“看笼不记熏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宋 苏轼 《答王定民》诗:“欲寄鼠须并蠒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清 黄景仁 《岁暮怀人》诗:“乌丝阑格鼠鬚描,爱我新诗手自抄。”

(2).借指文才。 明 陈汝元 《青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隆凤炬,全仗鼠鬚;宠赐龙章,多凭兔鬣。”

(3).喻指稀疏的胡须。《花月痕》第九回:“﹝ 鸣盛 ﹞迷着两隻小眼睛,手里理着自己几茎鼠鬚。”

收录

(1) 编辑采用

这篇文章已收录在这部短篇小说选中

(2) 收纳任用

收录职员

(3) 指收音和录音

收录新闻广播

剥落

物体表面的覆盖物成片地脱落

鸡毛

长在鸡身上的羽毛或绒毛

比数

相与并列;相提并论。《汉书·司马迁传》:“刑餘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又念以重罪废斥,不敢復自比数於士友间,但愧缩而已。” 明 王世贞 《短长上》:“ 秦 人恐而退,自摈为戎,不敢比数于诸侯。”

考校计算。《周礼·夏官·大司马》“简稽乡民,以用邦国” 汉 郑玄 注:“简,谓比数之;稽,犹计也。”《汉书·梅福传》:“ 建始 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 春秋 ,水灾亡与比数。” 颜师古 注:“言其极多,不可比较而数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世人忧贫而致疾,疾而不可救药者,几与 恒河 * 数。”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好奇

(1)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明亮而好奇的眼睛

(2)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大多数活泼和好奇的有癖好者需要指导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得名

(1) 获得称号或名号

赵云因常打胜仗而得名“常胜将军”

(2) 出名;著名

以擅长油画而得名

草圣

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如 汉 代 张芝 、 唐 代 张旭 等。 晋 卫恒 《四体书势》:“ 弘农 张伯英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常曰‘怱怱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 韦仲将 谓之草圣。”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弘农 张芝 ,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絶伦……人谓为草圣。”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之七:“ 张旭 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清 赵翼 《稚存往宁国时曾约同游黄山迟余不到归以负约相嘲和韵报之》:“始知草圣运腕神,端仗劒娘斗眉嫵。”

世出

(1).应时出现。《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 李周翰 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吕延济 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

(2).不时出现。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开元 之际,而女祸世出; 天宝 以还,纲纪微矣。”

(3).指家世和生平。 宋 曾巩 《寿安县钱氏墓志铭》:“ 凝之 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公物其世出,詰其昆弟,皆是,亦流涕,饶与钱。”

公孙大娘

唐 开元 间教坊的著名舞伎,善舞剑器浑脱。《太平御览》卷五七四引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 开元 中,有 公孙大娘 善劒舞,僧 怀素 见之,草书遂长,盖壮其顿挫势也。”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吴道子》:“ 开元 中……时又有 公孙大娘 ,亦善舞劒器, 张旭 见之,因为之草书。 杜甫 歌行述其事。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歌行,指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分羹

借指父子不和,没有情义。《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六年》:“夫孝於其亲,岂不慈於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以此避地,未知信否。”参见“ 分我杯羹 ”。

奇祸

使人不测的、出人意料的灾祸

险遭奇祸

鼎烹

亦作“ 鼎亨 ”。鼎镬之刑。《汉书·严朱吾丘主父等传赞》:“ 主父 求欲鼎亨而得族。” 唐 杨乘 《甲子岁书事》诗:“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无补

没有补益,无益

这样恐怕无补于事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郁令

谓阻挠君令的发布。《管子·君臣下》:“鬱令而不出者,幽其君者也。” 尹知章 注:“鬱,塞也。君之令而不出行者,将欲幽君也。”

词林

(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南朝 梁 萧统 《答晋安王书》:“殽核坟史,渔猎词林。”

(2).词坛。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许昌 郭挺 元杰 ,从 李方叔 学,久蒙训导。 方叔 死, 挺 有挽诗云:‘憔悴词林失俊英,已应精爽在 蓬瀛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吾乡 公文介 公 鼐 , 万历 中,为词林宿望,诗文淹雅,絶句尤工。” 金婉 《为外录<词林正韵>毕书后》:“后此词林增善本,四声堪证 宋 名贤。”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宋 王应麟 《玉海·圣文五·康定赐翰林飞白书》:“ 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为学士, 仁宗 尝以涂金龙水牋为飞白‘词林’二字赐之。” 元 卢亘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归钱塘》诗之二:“昭昭日月揭,胡为厌词林?” 严复 《救亡决论》:“至于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

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南溟

见“ 南冥 ”。

鹦鹉

(1)

(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立雪,朝代: 元代

    采石江头李太白,狂不柰烦宫锦窄。

    赤壁矶下苏东坡,一叶泛泛凌风波。

    当时有月井有酒,和酒和月吞入口。

    酒肠得月冷于冰,化作瑰辞喧宇宙。

    两首赋,百篇诗,千秋万古称绝奇。

    两翁不作归来鹤,玉宇琼楼寒漠漠。

    若得长江变泼酷,少住人间亦差乐。

    望员晦缺秋复春,古来明月今来人。

    我时举酒问明月,月亦团团应不得。

    铁如意,玉唾壶,我歌君和声呜呜。

    烂醉起舞嗔人抶,问影莫是李与苏,月中仙子知得无。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裕性斋傍屋,斯惟小胜之。

    犹嫌十笏阔,恰置一窗宜。

    外景亦非远,中情雅得怡。

    芸编供枕葄,总是澹思时。

  • 作者: 释守卓,朝代: 宋代

    谁管川途冻未开,笑持铁钵出山来。

    心花不落东君手,待把灵根火里栽。

  • 作者: 杨公远,朝代: 宋代
    幡然何事赋归来,领略黄山酬玉杯。敲月几编虽满世, * 一念未宜灰。笑呼臞鹤梅边去,旋买寒花竹外栽。襟度汪汪千万顷,眼青应为野人开。
  • 作者: 李约,朝代: 唐代
    标签: 讽刺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就山以搆堂,堂岂如山久。

    斯堂固今为,山实太古有。

    居然堂占之,宁渠非享帚。

    名山意若云,复久待可否。

  • 作者: 江开,朝代: 宋代
    标签: 宋词精选妇女,伤别,青春

    春时江上帘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竺宇带烟郊,遥瞻松柏梢。

    往来接官路,憩息入僧巢。

    参佛惟乘兴,施檀聊解嘲。

    如询切已句,勿问惠心爻。

  • 作者: 彭显,朝代: 宋代

    淮南保障地,鼙鼓易歌吹。

    昨夜过京口,戍烽照不寐。

    大河与长淮,当年谁割弃。

    内讧立党碑,外弛撤边备。

    政府伊何人,谋国等儿戏。

    一木不可支,四海倏糜溃。

    营平提弱旅,勉士奋忠义。

    我忝参帷幄,日夕同涕泗。

    徒策祖生鞭,莫效陈平计。

    前指瓜洲城,间道竖赤帜。

    中流一回顾,奔涛来何奰。

    珍重蛟龙躯,险阻以相试。

  • 作者: 释元肇,朝代: 宋代

    翠丝缜密赤心存,肤腠凌风溜雨皴。

    直节向时曾遇上,微荄率土莫非臣。

    轮囷古柏空生蜀,偃蹇寒松枉仕秦。

    瀑布青山堪带砺,森森同见万年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