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绿筠轩原文 诗词名句

绿筠轩

作者: 刘绍朝代: 元代

绿筠轩原文

大隐向城偏,开轩种修竹。

青云覆炎夏,萧洒森翠玉。

天声动灵籁,雨色散芳沐。

始惬君子心,高閒继前躅。

嗟嗟武公远,发兴在淇澳。

贞操孰切磋,坚持念幽独。

秋清石阑爽,华月帘阴绿。

安得和凤吟,从君鼓玄曲。

诗词问答

问:绿筠轩的作者是谁?答:刘绍
问:绿筠轩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刘绍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绍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十

参考注释

大隐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伯夷 窜 首阳 , 老聃 伏柱史。” 郁达夫 《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忆 东方 大隐无?”

(2).指真正的隐士。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 ,采芝於 商山 。”

开轩

开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晋 张协 《七命》:“望玉绳而结极,承倒景而开轩。”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

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炎夏

酷热的夏天

炎夏盛暑

萧洒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翠玉

矿物,成分是NaAl(Si 2 O 6 ),绿色,蓝绿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有玻璃光泽,可做装饰品。也叫“硬玉”

天声

(1).天上的声响,如雷声、风声等。 汉 扬雄 《甘泉赋》:“登 长平 兮雷鼓礚,天声起兮勇士厉。” 唐 李白 《古风》之七:“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2).指佛音。 唐 孟郊 《读经》诗:“海萍国教异,天声各泠泠。”

(3).比喻盛大的声威。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 汉 之天声。”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章炳麟 《民报纪念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大 汉 之天声。”

灵籁

(1).优美动听的乐音。 明 王慎中 《登金山口绝顶》诗:“长啸发灵籟,倦坐席苔蘚。”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灵籟一天孤鹤唳,寒涛千顷老龙吟。”

(2).指迎神的乐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共听灵籟,同饮仙浆。”

(3).指风声。 明 杨慎 《江阴秋热八月作》诗:“灵籟无清吹,嵐光灭翠微。” 明 杨慎 《早秋野眺寄所迟客》诗:“烟杪散灵籟,寒漪聚渌文。”

雨色

(1).雨中的景色。 南朝 陈 萧铨 《巫山高》诗:“猿声不辨处,雨色詎分空。” 唐 宋之问 《早入清远峡》诗:“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 宋 吴文英 《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词:“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

(2).天欲下雨的景象。 唐 张旭 《山行留客》诗:“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 李白 《宿巫山下》诗:“雨色风吹去,南行拂 楚王 。高丘怀 宋玉 ,访古一霑裳。”

犹落红。落花。 宋 毛滂 《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词:“雨色流香绕坐中,映堦疏竹一丛丛。”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前躅

前人的遗范。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钦 仲舒 之睟容,遵缝掖於前躅。” 唐 刘禹锡 《登司马错故城》诗:“登临值萧辰,周览壮前躅。” 清 龚自珍 《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曰承前躅之养痈兮,丁南 赣 之多盗。”

嗟嗟

(1).叹词。表示招呼。《诗·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2).叹词。表示感慨。《楚辞·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唐 李颀 《行路难》诗:“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 明 张煌言 《长鲸行》:“嗟嗟长鲸尔何愚,如彼异类空屈节。”

(3).叹词。表示赞美。《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郑玄 笺:“重言嗟嗟,美叹之深。”《汉书·韦贤传》:“嗟嗟我王, 汉 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 明 陈烈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后序》:“嗟嗟树开国之勋猷,昭传世之文章。”

(4).象声词。犹溅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今惟见水异耳,嗟嗟有声,声闻数里。”

发兴

(1).发兵兴师。《汉书·严助传》:“ 闽越 復兴兵击 南越 。 南越 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而上书以闻。上多其义,大为发兴,遣两将军将兵诛 闽越 。”

(2).发生;兴起。《三国志·魏志·刘廙传》“ 廙 上疏谢曰” 裴松之 注引《刘廙别传》:“以为长史皆宜使小久,足使自展。岁课之能……课之皆当以事,不得依名。事者,皆以户口率其垦田之多少,及盗贼发兴,民之亡叛者,为得负之计。”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我国今日学界最缺乏者为教科书,教育会发兴之始,即欲以此自任。”

(1).激发意兴。 南朝 宋 鲍照 《园中秋散》诗:“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二:“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 金 元好问 《孟州夹滩饮承之御史家》诗:“美酒禁愁得,芳梅发兴饶。”

(2).指助兴。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四折:“妖嬈,向前些,高歌一曲,与先生发兴。”

淇澳

见“ 淇奥 ”。

贞操

(1) 坚贞的节操

(2) 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

切磋

(1) 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

(2) 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以资切磋。——清· 刘开《问说》

无人切磋

(3) 喻痛恻

心内切磋

持念

谓僧徒念诵经咒。《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每年诞节,诸州府奏荐僧道,其僧尼欲立讲论科……持念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近臣奏且詔 不空三藏 入内持念。 明皇 秉香炉, 不空 诵《仁王护国陁罗尼》。”

幽独

(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 司空图 《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2).独处。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秋清

(1).秋日气候清爽。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追夏德之方暮,望秋清之始飈。” 唐 王昌龄 《赠宇文中丞》诗:“秋清寧风日, 楚 思浩云水。”

(2).酒名。《新唐书·百官志三》:“享太庙,则供鬱鬯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酴醾、桑落之酒。”

石阑

见“ 石阑干 ”。

华月

(1).皎洁的月亮。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刘桢<感遇>》:“华月照方池,列坐金殿侧。” 唐 杜甫 《夏夜叹》诗:“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疎光。”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元夜之作》:“八表流云澄夜色,九霄华月动春城。”

(2).喻盛时。《文选·刘铄<拟古诗>》:“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刘良 注:“芳年、华月,喻盛时也。”

和凤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相随适 齐 ,有声誉。”后以“和凤”为后妃伴随君主之典实。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珮承风,竞峻当熊之节。”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韩元吉,朝代: 宋代
    使君仙骨迥无俦,合上琼楼倒玉舟。雪里渔蓑诗更好,盛传僧舍与歌楼。
  • 作者: 释绍嵩,朝代: 宋代
    谁复知予懒是真,平生自信解甘贫。苦无名位高今世,为有烟霞伴此身。长掩柴荆避寒暑,犹将谈风对风尘。只今那得王摩诘,状取江湖太古民。
  • 作者: 武元衡,朝代: 唐代
    山川不记何年别,城郭应非昔所经。欲驻征车终日望,天河云雨晦冥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焦山初萃羽卫屯,金山西望真弟昆。大江浩浩势莫并,罗刹奚足称抹坤。三度此曾未一驻,顿置自谓非温存。丹徒策马循野路,北固回望犹高蹲。剪流片刻达彼岸,眄影已觉清神魂。重书瘗鹤碑宛在,旧碑仍弆屋漏痕。僧庵镇宝定何是,合属周鼎宁虚言。龙光凤文腾駮荦,古色可睹不可扪。咏事义正王铨部,释文古博程昆崙。后来老沈歌亦好,皆足佳话传空门。忆我辛未喜创遇,长歌曾和元音浑。丁丑壬午姑舍是,见则见矣仍祗园。兹来胜境住信宿,风恬浪静峰黄昏。登临兴毕憩虚室,洪篇险韵从头论。聚星孤屿例尚在,萼山京口迹早吞。沧桑有变鼎不变,永同谯阜延高奔。册令世惠衣锡元,恒看虹彩烛紫阍。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殷勤为说西来意,得意忘言真不二。昨夜三更穿市过,只闻米贱油盐贵。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调苦歌非乐,岐多泪始零。羞弹长铗剑,终恋五侯鲭。陌草薰沙绿,江枫照岸青。南陔动归思,兰叶向春馨。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昨泛星槎归粤南,十年时事颇能谙。

    自从韩范归廊庙,边幅何人负重担。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弁射由来国俗称,时巡阅众每教仍。

    左支右诎斯观德,贯札穿杨讵炫能。

    所宝惟贤先正直,其争君子去骄矜。

    行宫驻节遑耽逸,祖烈煌煌勉继绳。

  • 作者: 黄庚,朝代: 宋代
    出色青边屋,幽深称隐居。瓶梅香笔砚,窗雪冷琴书。壁有先贤像,门无俗客车。代耕惟舌在,何必耦长沮。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启跸前朝虑雪多,登程昊佑赐晴和。

    自兹阴霁虽无定,率值朗烜未有讹。

    京兆报称优泽麦,田农问并可耕禾。

    先忧不负后乐卜,乐尚遥哉敢慰么。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