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初至广平纪事言怀呈同事合使原文 诗词名句

初至广平纪事言怀呈同事合使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原文

双节同来朔漠边,三冬行尽雪霜天,朝飧羶酪几分饱,夜拥貂狐数鼓眠。
光景不停如转毂,归心难遏似流烟。
须将薄宦同羁旅,奔走何时是息肩。

诗词问答

问:《初至广平纪事言怀呈同事合使》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双节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车服志》:“旌以絳帛五丈,粉画虎,有铜龙一,首缠緋幡,紫縑为袋,油囊为表。节,悬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赤麻,餘与旌同。”《新唐书·百官志四》:“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或神仙之仪仗。 唐 韩翃 《送高员外赴溜青使幕》诗:“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 唐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之一:“緑鬢縈云裾曳露,双节飘颻下仙步。” 唐 王建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 唐 史头上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朔漠

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后汉书·袁安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唐· 杜甫《咏怀古跡》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莫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朝飧

朝餐。 汉 张衡 《西京赋》:“屑琼蘂以朝飧,必性命之可度。” 唐 韩愈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朝飧思共饭,夜宿忆同氊。”参见“ 朝餐 ”。

几分

某一不确定或不特指的东西(如一个数量或程度);一部分,多少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计

(2) 一般的情况

今天太闷热,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装在套子里的人》

不停

一直在做或者运行着某件事情

转毂

(1).载运货物的车子。《战国策·秦策一》:“当 秦 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轂连骑,炫熿於道。”《韩诗外传》卷七:“堂高九仞,榱题三围,转轂百乘。”《汉书·货殖传》:“转轂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 颜师古 注:“转轂,谓以车载物而逐利者。”

(2).飞转的车轮。比喻行进迅速。《淮南子·兵略训》:“欲疾以遬,人不及步鋗,车不及转轂。” 唐 贾岛 《古意》诗:“碌碌復碌碌,百年双转轂。”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惟念时节迁流,疾于转毂。”

归心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流烟

见“ 流烟 ”。

亦作“ 流烟 ”。谓飘动的雾气。 南朝 梁 江淹 《当春四韵同□左丞》:“流烟漾璇景,轻风泛凌霞。”《花月痕》第十五回:“﹝ 荷生 ﹞仰观初月弯环,星河皎洁,俯视流烟澹沱,水木清华,因想起 愉园 水榭,今夕画屏无喧,风景亦当不减於此。”

须将

老将,宿将。 宋 叶适 《王运使挽词》诗:“须将未尽赏,酬折在丰碑。”

薄宦

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晋 陶潜 《尚长禽庆赞》:“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钦立 注:“薄宦,作下吏。” 唐 高适 《鉅鹿赠李少府》诗:“ 李侯 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怀灊楼读书之乐》:“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长蘅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诗:“我昔弱龄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拥青氊居。”

羁旅

亦作“羇旅”。1.寄居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 注:“羇,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 韩愈 《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 陆游 《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 南朝士,因 晋 中兴,南渡 江 ,卒为羈旅。”《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机 以羇旅事 颖 ,一旦顿居诸将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诇知余近事》词:“ 吴 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羈旅。”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息肩

让肩头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责任或免除劳役

子驷请息肩于 晋。——《左传·襄公二年》

四海之内,始得息肩。——《南史·循吏传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绍昙,朝代:宋代
    钱王活业付东林,古墓埋藏暗箭深。机正发时谁中的,空山落日几惊心。
  • 作者:郑清之,朝代:宋代
    曾记窗蝇古德诗,笑渠未有出头时。蓦然撞破窗间纸,透出虚空未是迟。
  • 作者:贯休,朝代:唐代
    赤芦盖屋低压恰,沙涨柴门水痕叠。黄鸡青犬花蒙笼,渔女渔儿扫风叶。有叟相逢带秋醉,自拔船桩色无愧。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羡前贤钓清渭。终须画取挂秋堂,与尔为邻有深意。
  • 作者:王哲,朝代:元代
    一斩红崖,按阔狭、方能及丈。横染架、细如*杖。在中间,谁做下,柴窝圆样。被拉浪。里面把龟儿放。也兀底。拟欲前行,恐失脚、怎生敢向。退后来、全无抵当。谩摇头。空摆尾,万般惆怅。转悒怏。和壳*儿软胀。也兀底。
  • 作者:释行海,朝代:宋代
    十五游方今五十,磨穿铁砚又重磨。江南自寄双鱼去,桥上谁乘驷马过。春入桑麻惊老眼,冷思天地发长歌。山林亦是吾君赐,日望官军盪白河。
  • 作者:陈藻,朝代:宋代
    江滩已过瘴烟收,野象逢人自缩头。官路十程如砥去,举杯先贺到漳州。
  • 作者:陈藻,朝代:宋代
    旧屋红蕖外,新亭绿树傍。江晴孤棹见,雨近众山藏。学圃未成趣,催诗何太忙。他年多橘柚,此地一潇湘。
  • 作者:敖陶孙,朝代:宋代
    邻曲竟还往,岁除当餽分。作我淡生活,小龙破密云。天机亦良勤,错综合瘁芬。松柏青始独,苕华黄已芸。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安石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不辞便送东山去,临老何人与唱歌。
  • 作者:王佐(汝学),朝代:明代

    老我来游看石船,洞门别是一风烟。

    昔人已去无回辙,犹记淳熙丙午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