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哀程袁州原文 诗词名句

哀程袁州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哀程袁州原文

坐令荆国得髦英,清献先生语不轻。
汉使曾观楚风俗,蜀翁未识鲁书生。
杨林坠露随沉魄,丛玉留诗负夙情。
欲问典刑波浪阔,遥知兰砌五经横。

诗词问答

问:哀程袁州的作者是谁?答:毛滂
问:哀程袁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名句大全

毛滂哀程袁州书法欣赏

毛滂哀程袁州书法作品欣赏
哀程袁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荆国

即楚国。

荆国有余。——《墨子·公输》

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髦英

英俊之士。《新唐书·裴度传》:“ 度 以时多故,宜延天下髦英咨筹策,乃建请还第与士大夫相见,詔可。” 宋 梅尧臣 《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诗:“ 淮 山邃秀付草树,不产髦英产佳卉。”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丛玉

古时测风所用。以玉石为之,悬于檐下,风吹动则相触成声。也称“风马”。后改用铜铁,称“铁马”。 唐 李贺 《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唐 李贺 《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诗负

谓以手承接、抱持。《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 孔颖达 疏:“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后因以指生子。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鹤山 云:礼於生子曰诗负,於祝嘏曰诗怀。”

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波浪

由风与水之间摩擦引起的水面不平状

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五经

五部儒家经书,即易、书、诗、礼、春秋

五代时始印五经。——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周濆,朝代: 唐代
    憔悴荣华怯对春,寂寥宫殿锁闲门。此身却羡宫中树,不失芳时雨露恩。
  • 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代
    师归旧山去,此别已凄然。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
  • 作者: 丁仿,朝代: 宋代
    万峰翠插锁萦纡,一沼光涵湛碧虚。驯虎旧闻输野鹿,化龙俄已失金鱼。白莲尚结高僧社,古木全荒隐士庐。襥被须期借禅榻,尽穿荦确与崎岖。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沿途宝稼阅回苏,岭过广仁气象殊。

    历谒金城文武庙,果然玉塞帝王都。

    万民便仰创垂祖,庶政勤仍朝夕吾。

    复值师贞廓尔喀,筹几望捷慎先图。

  • 作者: 陈瓘,朝代: 宋代
    影参岸柏童童绿,叶蔽汀兰澹澹香。斤斧不来人迹远,养成千尺势堂堂。
  • 作者: 曾几,朝代: 宋代
    移春小槛绿樽前,记得花头数尺圆。传语郑庄修故事,锦薰笼畔过年年。
  • 作者: 李颀,朝代: 唐代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左氏娇女篇,
    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曳裾此日从何所,
    中贵由来尽相许。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西上虽因长公主,
    终须一见曲陵侯。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余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 作者: 张伯端,朝代: 宋代
    要知金液还丹法,须向家园下种栽。不假吹嘘并著力,自然丹熟脱真胎。
  • 作者: 杨修,朝代: 宋代
    倾城倾国两妃嫔,此地闻名不见人。潜想旧时红粉面,落花风里步香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