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管干珍和琳奏报漳卫各河长水运道疏通情形诗原文 诗词名句

管干珍和琳奏报漳卫各河长水运道疏通情形诗以志慰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去年筹运在迤南,今年筹运在迤北。

南之微湖一尺增,北漳卫复愁无力。

豫齐漕运已报误,南运踵至那免塞。

巡漕御史虽例催,阁学经事命协画。

二人同心尽力筹,苦于水弱徒乏策。

虔祷漳源神锡佑,油云四布敷甘泽。

两河各长数尺水,军民商旅欢无极。

不惟利运且利农,慰以谢天增惕息。

诗词问答

问:《管干珍和琳奏报漳卫各河长水运道疏通情形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

2. 近年因微山湖水势微弱不能收符定志漕运每形迟滞去夏命侍郎明兴动帑挑挖深通较旧志一丈一尺之外尚多收一尺是以今岁自临清以南闸河水势充盈足资浮送

参考注释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筹运

犹运筹。制定策略;谋划。 唐 杜甫 《送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番禺 亲贤领,筹运神功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言道著》:“主帅纶巾羽扇,端坐臺上筹运。”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圣神筹运於廊庙之间,而指麾嗾使於万里之外。”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一尺

(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 ,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 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 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 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漕运

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

踵至

接踵而来。

御史

(1)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

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

顾召赵御史。

御史诣学宫。—— 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齐康。

阁学

(1). 宋 代 显谟阁 、 徽猷阁 等阁直学士的省称。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龙图阁 学士旧谓之老龙,但称龙阁, 宣和 以前,直学士、直阁同为称,未之有别也。末年, 陈亨伯 为发运使……进直学士,佞之者恶其下同直阁,遂称龙学,于是例以为称。而 显謨阁 直学士、 徽猷阁 直学士欲效之,而难于称謨学、猷学,乃易为阁学。”

(2). 明 清 时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阁学》:“ 明 《殿阁词林记》有殿学、阁学、詹学、翰学之名。国朝阁臣大拜,祇称中堂,或称相公,而内阁学士则称阁学。”

经事

(1).经典规定的常道。《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汉 徐干 《中论·智行》:“禳祸於忽杪,求福於未萌,见变事则达其机,得经事则循其常。”

(2).治理世务。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智能经事,未必及道。”《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当世。”

(3).顶事;耐用。《宦海》第十七回:“况且那外堂工夫又是些伤筋动骨的勾当,有几个不经事的,不上半个月,就得吐血咳嗽的病,并且死了好几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八章:“这对于她,已是第三只手表,真经事,足足带了七个月,尚未被她弄坏。”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尽力

竭尽全力

尽力相助

苦于

为某种情况所苦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去年又想闹阔了,然而苦于没有题目,穷思极想,才想得一个法子,是给他娘做阴寿。”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青年作家大抵苦于生活,倘有佳作,只能就近卖稿。”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譬如抑扬的腔调非不悦耳,而观众苦于不能听出字句的意义。”

锡佑

赐福。 明 刘基 《朱鹭》诗:“朱鷺来,集 太液 ,帝锡祐,荒广斥。”

油云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后诗文中因以“油云”指浓云。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谷风拂脩薄,油云翳高岑。”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送神》:“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 宋 陆游 《叶相最高亭》诗:“肤寸油云泽天下,大千沙界纳胸中。” 林百举 《梦作诗数首醒记三句足成二绝》之一:“油云幕幕雨丝丝,正近江城梅落时。”

四布

(1).指各地所赠以助丧葬的钱币。《礼记·檀弓上》:“ 孟献子 之丧,司徒旅归四布。” 郑玄 注:“旅,下士也。司徒使下士归四方之賻布。” 孔颖达 疏:“四方賻主人之泉布也。” 唐 权德舆 《朝议大夫赠太子太傅卢公行状》:“歷官俸赐,必振六姻之乏;即远裳帷,唯资四布之賻。”

(2).向四方传布、散发。《后汉书·隗嚣传》:“威命四布,宣风 中岳 。” 三国 魏 应瑒 《奕势》:“或假道四布,周爰繁昌;云合星罗,侵逼郊埸。”

甘泽

(1).甘雨。《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昔 东海 孝妇,感天致旱, 于公 一言,甘泽时降。”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仇兆鳌 注引《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浓云密布,甘泽如倾。”

(2).甘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两河

(1). 战国 秦 汉 时, 黄河 自今 河南 武陟县 以下东北流,经 山东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沧县 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 晋 陕 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吕氏春秋·有始》:“ 两河 之间为 冀州 , 晋 也。”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 晋 宋 二 萧 之世,其道大行; 齐 魏 两河 之间,兹风不坠。”

(2). 唐 安 史 之乱后,称 河南 河北 二道为 两河 。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况今 元济 承宗 尚未擒灭, 两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吴伟业 《武林谒同门张石平》:“二室才名官万石, 两河 财赋导 三江 。”

(3). 宋 称 河北 河东 地区为 两河 。《宋史·李纲传》:“莫若於 河北 置招抚司, 河东 置经制司,择有材略者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 两河 於敌国之意。” 清 钱谦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之一:“ 两河 三镇 全输却,残局休论 十六州 。” 邓方 《论诗》:“哀哀望 两河 ,独使人肺酸。”

尺水

小股水流;浅水。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寸胶不能理 黄河 之浊,尺水不能却 萧丘 之热。” 唐 窦臮 《述书赋上》:“犹尺水之含众象,小山之拟万仞。”《宋史·洪迈传》:“ 冯湛 创多桨船,底平檣浮,虽尺水可运。”

军民

军人和平民

商旅

(1) 指来往各地做买卖的商人;行商

从各地来的商旅云集本市

(2) 商人和旅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女怨无终。” 汉 枚乘 《七发》:“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王西彦 《乡下朋友》:“广大无极的田园景色,简直叫人无暇接收。”

(2). 中国 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归於无极。” 宋 周敦颐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璵姑 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势力尊者就是儒家説的个无极,上帝同 阿修罗王 合起来就是个太极。’” 郭沫若 《集外(一)·创造者》:“本体就是他,上帝就是他,他在无极之先,他在感官之外。”参见“ 太极 ”。

(3).布名。《隶释·汉国三老表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繒卅匹,王具剑、佩书刀、綉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后汉书·马援传》“﹝ 公孙述 ﹞更为 援 制都布单衣” 李贤 注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都致、错履、无极,皆布名。”

不惟

(1).不仅;不但。《书·酒诰》:“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宋 范成大 《照田蚕行》:“不惟桑贱穀芄芄,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过了一天又一天,到现在不惟没等到,村里关于他们的风言风语倒渐渐听不到了。”

(2).岂非。《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 郤 为戮於 晋 , 王叔 负罪於 周 ,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

(3).不思虑。《书·酒诰》:“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 孔 传:“不念自息。”《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视明听聪,靡事不惟。” 李善 注引《字林》:“惟,思也。”

谢天

旧时以香烛供品,叩谢上天,祈求保佑,谓之“谢天”。《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房子説定,説道谢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陈兵鸣炮,谢天立誓。”

惕息

(1).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颜师古 注:“惕,惧也。息,喘息也。” 唐 李绅 《却到浙西》诗:“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明史·韩雍传》:“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亦惕息无敢肆。” 无名氏 《康有为》:“ 康有为 高官厚禄之思想弥漫於脑筋,骤不可爬搔,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机,奉数行之密詔,感泣至今,思得当以报於 汉 也。”

(2).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 汉 扬雄 《长杨赋》:“﹝ 匈奴 ﹞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书·辛云京传》:“ 回紇 恃旧勋,每入朝,所在暴钞,至 太原 , 云京 以戎狄待之,虏畏不敢惕息。”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标签: 宋词三百首抒情怀古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无罪福,无损益,不消更念波罗蜜。念来年久却成魔,返谤修行无圣力。
  • 作者: 郭印,朝代: 宋代
    结茅覆短椽,仁风追太古。回视轮奂美,唾笑如粪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水窦由来窦,浮休岂有休。

    宋臣兹偶偈,金帝昔曾游。

    朅尔筌蹄会,无过名字留。

    寄题聊托兴,不必远鸣驺。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穷腊一尺雪,跨春气逾严。童仆苦病瘃,庭户无与杴。日消夜复冻,霰积泥相腌。懒出独怀远,何由寄江帆。
  • 作者: 释玿,朝代: 宋代
    鹊既鸣鹊鹊,鸦则鸣鸦鸦。禾山四打鼓,赵州三吃茶。春来花处处,云散月家家。达磨当年无板齿,祗应特地过流沙。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鸡声人语小家乐,木叶草花深巷香。春去已空衣尚絮,雨来何晚稻初芒。祗今农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贮水塘。
  • 作者: 苏味道,朝代: 唐代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 作者: 潘大临,朝代: 宋代
    归自江南即定居,漫劳新友问何如。刚肠肯为藜羹转,病骨聊凭竹杖扶。南圃土腴千树橘,东湖春水百金鱼。明年生计应堪说,待倩君倩买异书。
  • 作者: 宋庠,朝代: 宋代
    春溜簷声细,层波幕影斜。雷车陈后馆,云枕楚王家。桂凝霞杯蚁,莲空蜜炬花。莫漂枝上蝶,幽梦在天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