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呈江主簿及茗源诸公原文 诗词名句

呈江主簿及茗源诸公

作者: 陈普朝代: 宋代

呈江主簿及茗源诸公原文

章甫公西愧点雩,断缨子路羡柴愚。
天知人弃终从福,道屈身伸赖读书。
有日官曹须忍耐,薰天声利尽欷嘘。
行藏谩似琅琊客,采药深山日不虚。

诗词问答

问:呈江主簿及茗源诸公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问:呈江主簿及茗源诸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普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章甫

古代一种礼帽

端章甫。——《论语·先进》

公西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西赤 、 公西葴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缨子

(1) 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帽缨子

(2) 像缨子的东西

萝卜缨子

知人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

(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

(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知天、知人,谓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屈身

(1).降低身份;委屈自身。《史记·乐毅列传》:“ 燕国 小,辟远,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礼 郭隗 以招贤者。” 宋 秦观 《王俭论》:“ 宋 初受命, 陶潜 自以祖 侃晋 世宰辅,耻復屈身,投劾而归,躬耕於 潯阳 之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玄德 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2).弯腰(行礼)。《 * 词话》第三回:“这 西门庆 连忙向前,屈身道唱诺。”《前汉演义》第二六回:“﹝ 英布 ﹞只得向前通名,屈身行礼。”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有日

(1).多日。《晏子春秋·谏下十九》:“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钱忠懿王 ﹞既至,会 太祖 幸 洛阳 郊禋,西驾有日矣。”

(2).有期;不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行有日, 甘罗 谓 文信侯 曰:‘借臣车五乘,请为 张唐 先报 赵 。’” 唐 韩愈 《答李翊书》:“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且喜他肯与我修鍊,丹成料已有日。” 苏曼殊 《碎簪记》:“接叔父书,谓闻人言,君受聘於 林 姓,亲迎有日,然歟?”

官曹

官吏办事机关;官吏办事处所。《东观汉记·光武纪》:“ 述 ( 公孙述 )伏诛之后,而事少閒,官曹文书减旧过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牘,幸不违俗也。”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谋归》:“官路驱驰易折肱,官曹随处是愁城。” 元 卢挚 《青华观西轩》诗:“琳宇夏天晓,官曹今日闲。”

忍耐

(1) 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经受

忍耐到底

(2) 宽容或克制

对那老是惹人厌烦的人(或事)再忍耐一会儿吧

薰天

(1).形容势炽。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回思尔时,事出迫夺,薰天之势,妾夫尚敢喘息耶?”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权奸信口弄雌黄,薰天炙手当朝相。”

(2).北方旧俗,于正月七日在庭中作煎饼,称为“薰天”。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北人此日食煎饼,於庭中作之,曰‘薰天’。”

声利

犹名利。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諲》:“ 諲 , 永嘉 人,初隐 少室 下,闭门修肄,志甚勤苦,不及声利。” 清 薛福成 《送吴南屏游庐山序》:“ 巴陵 吴南屏 先生以邃学鸿文,遗外声利,家居有年。”

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琅琊

见“ 琅邪 ”。

采药

见“ 采药 ”。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深山

处于群山之中,离平原地区很远的山区

深山寂寂,空谷鸟鸣

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驿路梨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夜朔风吹冻云,高峰低谷皆皴玉。

    虽寒不湿可三驱,连网周阹谢千轴。

    供役左贤还右贤,是皆惯马且耐寒。

    习劳示矩可辞冷,我亦因之试玉鞯。

    六霙时止复时洒,磬控疑骤蓝田野。

    丹黄青绿缋银崚,塞景清都入吟写。

    丽龟释弸真快哉,紫狐轻点祥花皑。

    陡忆伊犁大于掌,官军尚待歌归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山中土脉厚,卉木总昌昌。

    紫药翻风馥,白珠擎露光。

    丛高蜂倦采,瓣大蝶深藏。

    谢朓如曾遇,清词当异常。

  • 作者: 王恽,朝代: 元代
    音弱弱,宛犹在耳,且有衰年情之感。明日严甫修撰为求乐府,赋越调以歌年情乡之感。明日严甫修撰为求乐府,赋越调以歌之春风绿绮堂深,尊前初识*年面。烟花紫禁,几年供奉,香飘合殿。悲壮凄清,九天飞下,凤吟莺*。待近前细看,品题银字,知还是,红牙管。尽着金簧玉磬,泛宫声、五音初遍。朋簪四合,回头听处,少陵情惋。绿酒抛春,何心倾倒,汾阳金*。为斯人少漏,玉堂消息,写清商怨。
  • 作者: 贾岛,朝代: 唐代
    闭户息机搔白首,中庭一树有清阴。年年不改风尘趣,日日转多泉石心。病起望山台上立,觉来听雨烛前吟。庞公相识元和岁,眷分依依直至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雨霁将旬,郁炎迩日盛。

    朝暮虽爽凉,午暄特蒸凝。

    长此恐致旱,先忧已怲怲。

    思量渥澍佳,驱暑叶农庆。

    或云利收麦,是故恶夫佞。

  • 作者: 释宝昙,朝代: 宋代
    古天下士亦多艰,魑魅於今合改颜。道在盖公犹梦见,天怜贾谊得生还。风休江北一声橹,春尽剑南何处山。故国异方身健在,也知书眠未斓斑。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小雪

    雨过天晴馀水气,日光相射彩虹披。

    每于夏出原为惯,谓曰冬藏颇觉迟。

    何处应真成道去,更传仙侣设桥移。

    霁霄举目都无见,尽洗烦言却合宜。

  •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微云兮淡月,万籁静兮猿啼。梅花兮无人言,夜气清兮露凄凄。
  •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起念破清斋。贪爱必为灾。灵明何事别三台。窃蟠桃、非止两三次,因谪降,出蓬莱。岂比栋梁材。仙质肯尘埋。大罗天上好安排。炼金丹、九转功成日,重去也,免投胎。
  • 作者: 张辑,朝代: 宋代
    小楼柳色未春深。湘月牵情入苦吟。翠袖风前冷不禁。怕登临。几曲阑干万里心。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