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热河回跸至喀喇河屯作原文 诗词名句

热河回跸至喀喇河屯作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热河回跸至喀喇河屯作原文

出以先驱跸路清,归当后扈奉前行。

明知十日趋承近,不尽万龄祈祝诚。

回视山庄云岭外,早临滦墅锦林横。

错红综绿缘秋暖,露重犹滋麦始萌。

诗词问答

问:热河回跸至喀喇河屯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热河回跸至喀喇河屯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热河回跸至喀喇河屯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巷八

2. 途中皇太后于十二日启銮按小行宫驻憩计廿一日可至石槽兹朕于十六日自山庄回跸按常程而行亦同日驻石槽即可诣行殿询安诘晨恭奉回銮违侍不过句日而依恋之诚弥切于衷

参考注释

先驱

最初发现或帮助发展某种新事物的人,为别人作出可仿效的榜样或为别人铺平可接踵而行的道路者

我们青年中的先驱

跸路

(1).谓古代帝王出行时,禁行人以清道。 三国 魏 曹植 《孟冬篇》:“ 蚩尤 蹕路,风弭雨停。”《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深愿陛下清宫蹕路,思二神为元鉴,不可忽天下之重,轻行斤斧之间。”《痛史》第二四回:“忽然一天传説 元 主回京,蹕路清尘,所有一切闲杂人等,俱要赶絶。”

(2).指帝王车驾行经之路。 唐 宋之问 《松山颂应制》:“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 清 龚自珍 《题虎跑寺》诗:“南山蹕路丙申开,庚子诗碑锁緑苔。”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七十回:“北狩经年蹕路长, 鼎湖 弓剑望 滦阳 。”

前行

前锋。《吴子·应变》:“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立 章邯 为 雍王 ,置 楚 军中。使长史 欣 为上将军,将 秦 军为前行。” 唐 韩愈 《再与鄂州柳中丞书》:“握兵之将,熊羆貙虎之士,畏懦蹙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

(1).以前的行为。《荀子·议兵》:“ 武王 之诛 紂 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孔丛子·论书》:“ 公 ( 定公 )曰:‘先君 僖公 功德前行,可以与於报乎?’”

(2).向前行走。《晋书·长沙王乂传》:“想来逆者,当前行一尺,却行一尺。” 唐 李白 《登太白峰》诗:“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庄绍光 也起来洗了脸,叫小厮拴束行李,会了帐,一同前行。”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

(3). 唐 宋 制,尚书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后行三等。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分行次等》:“故事,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

(4).用作对吏员的尊称。《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小娘子簌地两行泪下道:‘告前行,到这里隐讳不得。觅幅纸和笔,只得与他供招。’”

明知

知道得很清楚

明知故问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趋承

亦作“趍承”。1.指就教,接受教益。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趍承之晚。”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未卜趋承,更增慕恋。”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趋承能不心倾尽,半为勋高半谊敦。”

(2).侍奉;侍候。 明 张居正 《元日望阙》诗:“北闕朝元忆往年,趋承长在日华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初日还强勉趋承,以后打熬不过,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纪二》:“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朝夕趋承,冀尽孝养。”

(3).趋附奉承。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迨至 政 宣 间,一时权倖皆自此进,气燄赫然,都总管反趋承之不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同父 挥金如土,毫无恡澁。妓家见他如此,百倍趋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你想,督办要娶姨太太,那一个不趋承巴结?”

(4).引申为迎合。 李大钊 《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祈祝

祈求祝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献异书》:“方士 赵天寿 者进献符法三十六本……已乞留 静虚观 ,为上祈祝,不许。”《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六月,丁酉, 龙翔宫 奉安感生帝及从祀圣像,仍备祭器,比附 太一宫 礼例祈祝。”

回视

回顾,回头看。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明 李东阳 《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回视曩昔,同年而生,并命而出。” 清 姚鼐 《登泰山记》:“回视 日观 以西峯,或得日或否。”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云岭

(1).高耸入云的山峰。 晋 江逌 《咏秋》:“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 唐 岑参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诗:“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金 元好问 《岳祠斋宫夜宿》诗:“朅来石门道,烟岫接云岭。”

(2).山名。一称 大雪山 。在 云南省 西北部,为 澜沧江 、 金沙江 的分水岭。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主峰名 玉龙山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我家簪绂百余年,书种子今幸有传。折桂时能取黄牒,肯堂赖子挹青毡,一新扁榜照华屋,共集尊罍招众贤。须信后生尤可畏,要当争著祖生鞭。
  • 作者: 查签,朝代: 宋代
    槛外滔滔水,岩前冉冉云。行人舟似叶,题墨藓生纹。岁月帆樯去,山川楚蜀分。十年三舣棹,永愧北山文。
  • 作者: 李弥逊,朝代: 宋代
    肯将戏事扰虚怀,草木知名一样裁,不放寸阴随手过,自开十亩待春来。花边未许楚狂醉,江上应怜野老哀。賸欲着鞭陪胜赏,扶颠正急万牛材。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纵未肩康乐,犹堪跨惠连。生涯悬罄尽,诗句弹丸圆。古有王官采,今无海贾传。不知谁著价,携去访心泉。
  • 作者: 李云龙,朝代: 明代

    蛇蚹与蜩翼,觉有待为烦。

    吾爱柴桑老,能为神释言。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身寄他乡远,心惊土俗殊。闾阎讳冠带,小弟笑诗书。韩国纵横后,商顽习尚余。几时东去棹,笑脍楚乡鱼。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 作者: 郑域,朝代: 宋代
    嗟来咄去,被天公、把做小儿调戏。蹀雪龙庭归未久,还促炎州行李。不半年间,北胡南越,一万三千里。征衫著破,著衫人、可知矣。休问海角天涯,黄蕉丹荔,自足供甘旨。 * 依红无个事,时舞斑衣而已。救蚁藤桥,养鱼盆沼,是亦经纶耳。伊周安在,且须学老莱子。
  • 作者: 蔡襄,朝代: 宋代
    天畀元统,赤运开祉。圣祖神宗,海域平砥。思皇真考,岳封汾祀。饵系戎胡,包束戈矢。丕显灵德,光被万里。民寿而康,恩及萧苇。恭惟皇帝,继文之始。兢兢日慎,夙夜勤只。哀怜困穷,有如在已。惟刑是卹,弗繇怒喜。躬服俭约,黜弃浮侈。罔有逸欲,日惟三纪。大中则经,兴亡则史。阴阳时序,日纬躔轨。乐律本原,礼法根柢。兵韬术数,万微精旨。该通变贯,咸烛厥理。岁舍壬午,盗发南鄙。帝曰汝青,治办行李。毋大诛割,定患则已。猎猎灵旗,启道径指。凶渠踣仆,俘徒授耳。岭服既平,勋赏周被。封殁录孥,门房晔暐。粤兹明年,农家丰美。廛庐积腐,庾漕储峙。帝咨相臣,匪台德尔。穹昊眷赍,祖考佑俾。何施不报,将祀郊畴。号令四下,若建瓴水。
  • 作者: 林逋,朝代: 宋代
    千兵款户迂红旆,四壁留题拂紫苔。他日北山传故事,愿将猿鹤比云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